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阿里巴巴二十年进化史:组织、业务与价值观

记者:王付娇

9月9日,最后一天上班的马云喜提微博热搜,共引发了111万多的搜索。当天,马云回到滨江园区看望老同事,现场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9月10日教师节这天,55岁的马云将正式辞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一职。

在最近的采访中,有员工评价马云是个“疯子”、“理想主义者”。他常常超人预期,唱歌、拍电影,天马行空。很多阿里的员工相信马云能看到未来5-10年的事情。如果一般人在地上行走或奔跑,马云在阿里人心目中,就是在天上飞的鹰。

淘宝大学培训专家张桥刚讲了马云遇见关明生(阿里巴巴集团COO)的一个故事:马云选择任用关明生的一大原因就是性格互补,关明生见面没有迟到、办公桌上放了一页纸、一支笔,井井有条。马云断定关明生能成为互补搭档。由此可见,马老师对自己有清晰认知。

张勇的性格恰恰相反。

内部员工形容张勇最多是像一个“有温度”的AI:财务出身的张勇更有规矩感,自我更迭和管理能力更强。他就像一台永动机,张勇家在上海,他在杭州已经住了11年的酒店,因为省事。

阿里巴巴二十年进化史:组织、业务与价值观

在之前接受采访时,张勇说过自己很少失眠,哪怕是在双11大战前夜,也要睡上5个小时。张勇创造性地开创了双11的全民狂欢节、完成了盒马鲜生新零售落地。像一台精密地仪器一样,他推动着20岁的阿里巴巴集团以平均50%的营收增速向前奔跑。

9月10日这一天,马云即将辞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身份,把亲手创办的阿里交给年轻人。如今的情况已经与十年前在黄龙体育馆,马云和十八罗汉宣布“退休”有了本质不同。阿里巴巴能运转二十周年,且作为一家要跨世纪存活102年的企业,离不开这三个关键词:组织、业务、价值观。

组织梯队:“良将如潮”

美团联合创始人王慧文在一次演讲上说,“所有新经济公司里,只有阿里的组织能力过关”。

这段话后来被反复引用,能获得竞对如此肯定的公司不多。

十年来阿里巴巴一直在以合伙人机制为基础,建立了自己的人材梯队和接班人体系。按照马云在去年的公开信中所说:阿里巴巴如今已有“良将如潮”的人材团队和接班体系。

以张勇为代表的新一批领导者已经成为阿里的中流砥柱,马云曾在公开信中把张勇评价为“合伙人制度”下人材梯队中的“杰出商业领袖”。同时,阿里巴巴已经拥有了多元、年轻的管理和人材梯队。

阿里的合伙人中有两位“80后”(天猫技术负责人吴泽明和蚂蚁金服副CTO胡喜)。淘宝总裁蒋凡是一名85后。阿里资深总监以上的核心管理人员中,“80后”占到14%。阿里管理干部和技术骨干中,“80后”已经占到80%,“90后”管理者已超过1400人,占管理者总数的5%。在36位合伙人中,女性占三分之一。

在过去几年,阿里巴巴也曾完成过几次权力的交接,并从中积累经验。不仅阿里和蚂蚁,菜鸟、阿里云等板块也都已经完成过至少一次的管理层交接。

从多次交接经验看,马云颇为欣慰和放心。合伙人制度被马云称为阿里内在动力机制,其构成既不全是创始团队,也不是大股东,而是一些对公司文化高度认同、业务上有重要贡献的员工。到2019年,合伙人制度正好10年。

采访中,内部员工评价称,“这两年的阿里巴巴处于最佳状态,虽然竞争压力还在,但从2017年开始,阿里的护城河逐渐显现,战略也更加清晰。”

这种组织架构并不是一日之内形成的。阿里巴巴以平均每年2-3次的速度调整组织架构,与之相伴的是阿里高管的轮岗。张勇习惯于在双11之后调整组织架构。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经告诫企业,需要在每隔6-12个月就打开企业的天窗,看一看外面的世界。这句话听上去容易,但实践而难,特别对于平台型和巨型公司。

这种架构调整曾经给阿里人带来很多不适,后来被逼迫到不得不适应。

现商越创始人、老阿里人苗峰讲了他适应阿里组织架构调整的案例。苗峰技术出身,2013年进阿里之前在to B公司用友做了11年。进阿里的第一天,苗峰就要面临整体公司环境的大变动,他跟着行癫开始做天猫的技术业务;随后被调去O2O部门,做本地生活服务。

他慢慢改掉了在用友穿着白衬衣上班的习惯,后来也开始穿着拖鞋去公司。在阿里巴巴的五年时间里,他明白了一点,无论在做哪个业务,都要把整个事情放在一个商业链路里去看。在阿里的经历也为后来他自主创业打下了基础,创业公司的组织架构、文化都有向阿里模仿学习的痕迹,这在杭州非常常见。

负责阿里云农业大脑的程序员唤月认为,对于9月份发生的这一切,影响不大。“我觉得不管是马老师还是逍遥子(张勇花名),只要公司大部分人他有实现自己的价值,并且认可公司的价值的这样的人在,我觉得这家公司就能航行很久。”这也是绝大部分员工的心理活动。

目前为止,阿里巴巴已经是一家涵盖本地生活服务、文娱、云计算、金融等覆盖人们生活方方面面的巨型公司。回顾历史,这些年阿里组织架构调整的频率越来越高。

2015年12月,阿里创造性地设立了中台事业群,让组织结构从“树状”变为更灵动的“大中台、小前台”的“网状”组织结构,这种组织结构避免了不同业务对应不同基础能力的重复建设,也为持续创新提供基础。“企业是否该设置中台”随后被当做管理学经典问题反复被拿出来讨论。

2016年底,阿里提出了“五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新技术、新能源)战略,次年,在“五新”战略开始之年,阿里再次进行全面的组织结构升级。2017年11月15,张勇宣布,更加聚焦五新战略,将升级组织保障,进行组织和管理职责升级。

2018年双11过后,张勇提升了阿里云的地位:阿里云事业群升级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同时成立新零售技术事业群,天猫将升级为“大天猫”,全力打造阿里商业操作系统。

到2019年6月的最新一次公告,明确了阿里大文娱事业群的一号位,樊路远担任阿里大文娱事业群总裁;盒马升级为独立事业群,同时蔡崇信完成交接。

“拥抱变化”在阿里内部是作为口号之一提出的,贯穿在日常工作和组织架构调整的方方面面。以原阿里云事业群总裁胡晓明(孙权)为例,他最早是蚂蚁的开创者之一,后被调往阿里云。在2018年的架构调整中,胡晓明又被调往蚂蚁金服,据说让整个蚂蚁焕然一新。

1999年,马云赴硅谷为刚刚创立不久的阿里巴巴寻求融资。按照惯例,寻求融资必须提供BP(即business plan,商业计划书),但马云却做了一个决定——变化时时刻刻都在发生,“I never plan”(我永远不做计划)。

自此,拥抱变化被作为阿里土话,落实在阿里的组织变革中。

业务演进:新的敌人常有

20岁对于一家企业来讲,应该处于什么阶段?

谷歌20周年的时候,谷歌首席工程师和搜索副总裁Ben Gomes在媒体沟通会上说,把搜索业务拓展到发展中国家的“信息荒漠”是该公司面临的最大挑战,与此同时,在世界各地,谷歌都面临数据隐私问题和垄断审查。

2015年是亚马逊的20周年,它已成长为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仅次于谷歌和Facebook,业务涉及电商、硬件、视频、传媒等等,其创始人贝索斯甚至还涉足航空航天。而就在不久前,亚马逊刚刚关闭了其中国区电商业务。

同样的,阿里巴巴20年之际,它的敌人不比2003年迎战ebay时更轻巧。

经过“All in无线”转型,阿里巴巴完成了从PC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的迁移。阿里巴巴在2014年上市,之后提出了三大战略:全球化、农村化、云计算和大数据。小微金服集团也在那年,发展为蚂蚁金服集团。

2016年6月,阿里巴巴成立大文娱集团,后面又筹建了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加上阿里健康、阿里体育以及创新业务,业务全面开花。

2017年,之前被认为已经没有悬念的电商行业凭空出现了拼多多。

成立4年多的时间里,拼多多登上纳斯达克,市值迅速攀升至400亿美金。由于精准切中下沉市场,拼多多抢走了原本属于淘宝的部分用户。

最近几年,阿里自己的业务演进也十分迅速。从2017年马云提出新零售战略以来,集团围绕“新零售”做了大量的布局和落地,这其中有资本层面对大润发的收购等,也有盒马鲜生这种新鲜业态的成功尝试。集团其他业务也是遍地开花,就在两天前,天猫国际宣布收购考拉,并领投网易云音乐。

在阿里内部,是有一定的容错空间的。老员工陈吉平(现袋鼠云创始人)也表示,阿里做失败的项目也不少。

“我们内部一盘点,十个项目有八个都失败了。阿里内部鼓励赛马,具备竞争土壤。反过来说今天土壤在了,一定能长出树来。既然来往做不起来,钉钉起来了,这就是成功。”陈吉平说。

阿里巴巴也创造出了很多新商业机会。

2018年加入淘宝直播的主播人数较此前一年增加180%,主播星探、直播内容策划等直播生态相关工作,目前有一线电商主播孵化公司超过600家;在盒马鲜生里,也出现了生鲜买手、拣货员、海鲜饲养员等新兴岗位。

平台公司的变化也必然给其商家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阿里的一些动作经常会让我们重新去思考。我们该匹配最新的团队、或者该搭怎样的组织方式,来适应种种变化。”小熊电器副总经理欧阳桂荣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聪明的商家已经懂得如何敏捷地捕捉阿里调整的步伐,以此获得窗口红利。即使这样的调整会付出成本,比如淘宝内容化转型期间,商家录制视频、直播,成本要远远高于传统图片展示。

欧阳桂荣认为,小熊电器就是这样的企业,“关键是要自己考虑清楚,一但有失败,能不能接受,能不能从过程中吸取价值。让自己对商业,对整个市场有更深的理解。”

2006年,阿里巴巴B2B业务上市前夕,在一次和投资机构分析师的沟通中,马云提出“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听到这个说法,很多分析师愣住了。有一位分析师当场表示:“如果你认为股东第三的话,我当时就不会买你的股票。”

时至今日,阿里巴巴内部还依然会提起这个故事,强调客户的重要性和对市场的敏感度。

当时马云的回应:“你现在卖还来得及。钱这个世界上多的是,我们要选择的是相信我们理念的钱。”

时任高盛(亚洲)集团董事的林夏茹说:“阿里巴巴是高盛在亚洲开展投资以来的第一家一流的企业。”

价值观:即将升级

关于阿里巴巴的价值观有很多争议。

除了上文提到的“拥抱变化”、“客户第一”以外,还有“因为信任,所以简单”;“此时此刻,非我莫属”;“因为相信,所以看见”;“今天的峰值是明天的日常”等“土话”都是阿里价值观的反应。

不屑的人说它是“洗脑文化”,而信奉它的阿里人即使在出去创业后,也会将其完整照搬到新公司去。不仅照搬阿里的花名文化,也学习了一整套阿里话术。

价值观是一家公司最核心、内在的东西,是它的基础设施。它会影响到一家公司在关键时刻的业务决策,落实到每位员工的日常考核中。

20周年之际,阿里将对其价值观做出一次更体系化的升级。

据其内部员工表示,这次修改历时14个月,5轮合伙人专题会议,9场组织部成员讨论,超过2000多条员工建议,修改超过20稿。将于20周年晚会当晚公布。

马云曾提到“阿里巴巴在历史上所有的重大决定,都不是因为这个业务能赚多少钱,没有思考这个业务能赚多少钱,而是来自我们的价值取向。”

阿里的价值观也经历过一些发展和演化,据阿里早期员工回忆,创业初期因为18个人,就引入了一些校园文化,采用老师、同学这样的称呼;第二阶段,在关明生进入公司后,提出了“独孤九剑”。

可是“独孤九剑”太长了,每一条有五个细则,9×5=45条,很多人连默下这些都十分困难。那个时候的阿里还处于以销售为导向的阶段。管理层经过讨论后,就形成了今天的“六脉神剑”:客户第一、团队合作、拥抱变化、诚信、激情、敬业。

一些小事也可以看出阿里价值观的影响力,1999年,阿里巴巴第一次融到500万美金,没有分钱,而是立刻去招人,“此时此刻,非我莫属”在这时被提出。

早期曾有一个大单,客户要求给两个点的回扣。销售反馈给马云,被一口拒绝,阿里巴巴永远不给客户回扣。“我们不是通过给客户好处费来赢得订单,而是给客户盈利和创造价值来赢得。”马云说。

阿里的反腐力度在互联网公司中也是靠前的。

最有名的是“中供事件”。2011年2月21日,阿里巴巴B2B公司宣布,为维护客户第一的价值观,捍卫诚信原则,2010年该公司有1107名(约占0.8%)“中国供应商”因涉嫌欺诈被终止服务,该公司CEO卫哲、COO李旭晖为此引咎辞职。阿里称,公司绝不能变成一家仅以赚钱为目的的机器。

但反过来,阿里巴巴的价值观也曾产生过相反效果和激烈的讨论。

2016年,阿里几名负责安全的程序员因为写脚本抢月饼被开除,引发全网对阿里价值观的激烈讨论。而在采访中,阿里内部认为,“就是因为太在乎价值观了,所以这件事才会引起阿里内外如此激烈的讨论。在其他公司可能根本不是一件事。”

无论退休与否,马云依然是这家公司的精神领袖。他现在忙着全世界飞、和马斯克对话,也会花时间在研究年轻人身上。

对于年轻的领导者,集团特别开设了一个“风清扬”班,用以培养人才。20个月里一共上15次课,每次课1-2天不等,这1-2天里,马云几乎全部投入在里面。有些国际的课程,马云甚至会全程陪同一起去。

阿里巴巴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回顾阿里巴巴20年,从创业,到成长,再到今天成为一家全球性的企业,阿里巴巴与跟他同行业、同时代的其他公司也有着诸多不同。

在马云看来,阿里巴巴走过20年,正式因为把目光放在明天,始终为了解决问题。他说,For fun走得太远,For profit走得太近,都走不长。一个企业做得多大,在于企业解决多大的社会问题。

不过,今天开始,他可以活得更任性些了。

相关阅读:
58同城任命周浩为国际业务总裁 任命叶伟为CFO 马云的社交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