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 > 正文

为何不靠谱文章会刷屏?自媒体让我们成“乌合之众”

原标题:自媒体让我们成了“乌合之众”

来源:证券时报

【张口直言】

理性和独立思考才是离开“乌合之众”的最好工具。

张峻恺

春节之前一篇《一个寒门状元之死》一夜之间火遍了你我整个朋友圈,这篇文章事后证明是某自媒体捏造的文章,文章中的所有内容几乎都是拼凑和杜撰。当然作者事后出来道歉了,并自我做出整改的承诺,人民日报还专门发微博谴责自媒体没有社会责任,为了流量刻意传播毒鸡汤。

整件事情事后看起来像个闹剧,但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这样一篇不靠谱的文章会得到如此的话题性,并在你我的朋友圈中刷屏?

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法国、后拿破仑的革命时代的居斯塔夫·勒庞在其经典著作《乌合之众》中写到,舆论通常是愚昧的,人民群众的眼睛不仅不是雪亮的,还是容易被激动的言论导致丧失理性。“法不责众”的心态容易激发群体心里的暴力倾向。

这一两百年前对大众舆论的经典论述其实完全可以用来形容现在,自媒体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无非是把200年前人民的行为放大。对于群体情绪来说,重要的是文章言论是否符合自己内心的发泄需要,对于逻辑漏洞,群体情绪一般选择视而不见或者强化否认,群体一般愿意去相信一些有具象化的描述,并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去把描述进一步具象化,让一个虚无的故事变得更加让人信服。比如有些人看到某官员在赈灾现场笑的照片,舆论就会把这官员引向腐败,无同情心,不作为,甚至包养情妇这种无限联想中。但实际上,这些联想有多少是真实的?群体情绪通常会不断强化其想象画面并最后让全体人民相信。

我相信在自媒体时代有些人已经理解了群体性舆论的特性,并在利用这种特性来实现自己的某些目的,《乌合之众》书中给出了如何引导群体情绪的方式,首先需要树立一个意见领袖的角色,这个角色需要具备说出煽动性语言的能力,并且把自己的言论通过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的方式传播,就会有一帮支持者通过自己的联想能力为这种言论不断完善并传播下去。当年掌握这种引导群体舆论能力的人有拿破仑、希特勒,而在今天的自媒体时代,各种大V、专家、大师也无不在使用相同的方式,比如不停地喊楼市涨、不停地喊股市底,还有不停地售卖焦虑等,所不同的仅仅是他们今天可能只是为了金钱、利益。

春节这几天又发生了曲婉婷微博事件,曲发了一条希望妈妈的案件尽快结案的微博后,网友直接把曲这条微博骂上了热搜,还有无数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去分析曲事件的所谓真相。到底曲妈妈是不是贪污3.5亿?有没有挪用东北人民下岗的资金?女儿是不是希望尽快结案判刑好留得钱财?这些对于我们这些“乌合之众”来说根本无法核实,但整个舆论已经完全导向要尽快结案,判死刑,牵出背后靠山,抓曲回来这一倾向。有些人发文分析曲妈妈一心求死以把赃款留给自己女儿;有些人已经言之凿凿地给出了曲妈妈贪污东北工人下岗资金的证据;有些人还写文章把自己东北亲戚如何下岗后要卖身赚取生活费,最后窘迫而死的责任直接归咎到曲身上。对于这些信息的真实性,我只能说我无法像群众舆论一样如此确信,并释放出自己的语言暴力。

在自媒体时代,群体的情绪不会因为人们受教育的程度变得越来越理性,相反,群体舆论可能会因为互联网的效率使其攻击性变得成指数级的放大,受教育程度高的人也可能在群体舆论的庇护下变得更加有侵略性。因此,人民日报所说的自媒体要承担社会责任也并非泛泛而谈,操控大众情绪,的确尤为可鄙;而对于我们一般个体来说,理性和独立思考才是离开“乌合之众”的最好工具,我们要善用这两个工具,不要随波逐流陷入语言暴力。

(作者系通信博士)

相关阅读:
爱奇艺2018年报:花出去的钱最后都会回来 互联网宝宝收益率 连跌三周降至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