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来源:界面新闻
作者:饶文怡
腾讯变革的阵痛开始显现。
虎嗅发布的一篇名为《我如何成了腾讯架构调整的炮灰》的报道提到,一款名为“她face+”的P图小程序,此前曾经以每月500万元左右的价格向腾讯云购买云服务以及一项名为“人脸融合”的技术服务,后者由腾讯旗下的另一个产品部门“天天P图”提供。
之后,“她face+”的活跃度不断提高,一度冲到了小程序细分品类的前列位置。但从9月底开始,它们发现“人脸融合”的技术支持被停止,素材库无法更新,而同时天天P图也推出了类似的小程序。随着腾讯组织架构调整,原本属于同一事业群的天天P图和腾讯云被拆分到了不同的事业群下,这一冲突也因而未能得到妥善解决。
最终受害的还是作为外部客户的“她face+”。根据产品创始人的说法,这使得产品的用户增长极速下滑。目前,产品所属的企业已经在深圳和北京等地对腾讯提起诉讼。
截至发稿,对于此事腾讯方也未给界面新闻更多回应。
去年国庆前夕,腾讯公布组织架构调整的消息浮出水面后,界面新闻曾经做出过这样一个判断:
尽管组织架构调整的消息已经传出,但如果没有紧随的配套计划来对内部的种种弊病进行改变,那么这场变革将会是苍白且毫无意义的。
对于腾讯来说,过去20年,基本都是围绕着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而发展的。伴随着to C经验的不断增长,腾讯也衍生出了一系列适应这种发展方式的生存发展,比如内部赛马。
很多时候,内部竞争确实是催生微创新的重要途径。来自内部的压力通常会让产品团队迸发出更加闪耀的火花,从而将这些独特的闪光点落实到产品上。像微信、王者荣耀这样在赛马机制下形成的产品案例,我们已经听得太多太多。
这也使得赛马机制,已经在多年的发展后被腾讯视为一个成功的机制,而这种观念也许甚至是根深蒂固的。
因此,尽管组织架构调整的决定已经确定了几个月,但在腾讯内部,这种推崇内部竞争的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改变的。
腾讯高级副总裁汤道生曾经对界面新闻表示过,面向to B方向新设立的CSIG事业群不会采用赛马机制。但他也许也没法阻止其他部门继续遵循这种充满竞争性的发展观念。不同观点之间的碰撞冲突,还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有的时候,这种冲突甚至会波及无辜。
上述事件涉及的共有三方:腾讯云、天天P图、初创企业。按照文中描述的情况,初创企业完全是躺着中枪的一方,天天P图和腾讯云之间业务流程沟通的不顺畅,才是导致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从管理的角度来说,腾讯在推进了组织架构调整之后,应当在业务的整体流程上同步变动。以往同在一个事业群下的产品业务,在调整之后的合作机制应该怎么处理?双方的业务kpi怎么考核?如果不能保持合作关系,是否有预案处理?这都是腾讯在这个事件发生之前应该预见到的。
传统的to C业务,需要考虑的并没有那么多。但一旦腾讯要将业务开始对外输出,重视对外合作,那么利益涉及的就不仅仅是内部团队这么简单。怎么在保持内部竞争的同时,兼顾外部合作伙伴的利益,也是腾讯在to B转型的过程中需要重新补课的地方。
除了机制的重新建立之外,腾讯还要好好审视,怎么处理传统to C业务和新兴to B业务的联系。
在宣布组织架构调整的内部信中,腾讯就提到,在产业互联网的大趋势下,腾讯“清晰地将自己定位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助手’角色”,“为我们的合作伙伴、各类企业和机构带来商业价值”。但在上述案例中,合作伙伴的商业价值,似乎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证。
面对传统业务和新业务方向的利益冲突,腾讯总要做一个取舍:是选择保证原有业务的利益,还是以合作伙伴的利益为最高优先级?是否能够做出这个决定,也许后续还会影响到腾讯组织架构调整的最终结果。
毕竟,与大公司合作,其实就是图一个安心。没有人想看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故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特别是这些小本经营的初创企业。
无论如何,腾讯要从to C的主航道,突然转向到to B,并不是在纸面上看得那么简单。就如同我们去到地球另一端,要经历时差和季节的剧烈变化一样,腾讯的变革,必然会带来漫长的阵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