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营实习生王凡北京报道
申波,中国最大运动社交和赛事服务平台之一咕咚的创办人,现任咕咚CEO,全面负责咕咚的战略规划和运营管理工作。2012年,从事通讯行业的申波选择了充分竞争的互联网行业。而在互联网诸多垂直领域中,他选择了体育运动领域。
申波认为,随着国民经济增长以及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追求,中国运动健身产业正面临巨大机遇。但这个机会是慢产业,收获是需要耐心的。申波认为,由于中国人口比较多,使得中国在培育期的用户市场规模已经是远超国外,但健身产业要达到国外水平至少还得十年,十年之后将会达到爆发期。
据申波观察,中国现在三四个亿的运动人口,两三年后达到7亿,人口绝对素质提高,即便该产业处于培育期上升期,但它的规模效益已经很大。据咕咚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7月底,咕咚累计拥有1.5亿用户,男女比率6:4,25—35岁人群占43%。迄今共产生了50多亿条运动数据。
电商智能硬件部分的收入,咕咚的自有品牌收入占到70%,咕咚智能运动产品所占的收入比例还在持续上升,并逐渐成为公司扩大营收的核心来源。2017年咕咚智能运动产品整体销量超过20万件,公司总营收约1.5亿。2018年咕咚智能运动产品跑鞋预计达到50万双。
21世纪:你们进入体育运动产业的布局逻辑是什么?
申波:我们从2012年到2017年已经见证了整个中国大众运动人口的快速爆发。从最初运动人口很少,直到最近几年大家可以看到,无论是马拉松举办的场次,还是健身房的崛起,都证明了中国大众体育运动在快速崛起。
我们开始创业为什么没有直接去做健身在线培训,主要就是因为当时运动人口比例不高。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让大家先动起来,动起来过程中有些用户才会追求如何运动才更好。这就像跑马拉松需要循序渐进、不断练习才能慢慢跑半马、全马,体育是一个不断进化不断升级和进阶的过程。
21世纪:在培养用户运动习惯方面,你们做了哪些努力?
申波:我们在2012年上半年发布这个软件的时候,它有个特点就是可以把运动数据分享到微博上去,当时国外软件它只能分享到Facebook、twitter,不接地气。所以,我们当时就做了个推广,我们只要看到微博上有人在运动,就发私信给他们。“你看我们做了一个国产的运动软件,不但可以记录准确,还可以分享你的数据到微博上,这样做的第一波推广。”包括运动员也是我们的基础用户,然后从基础用户开始再逐渐向大家扩散。
另外,社交网络的发展,包括微信的崛起也大大促进了运动的热潮。有段时间大家都很爱晒运动,互相激励。从外部因素看,国内运动基础设施增多也使得民众运动热情高涨。比如现在每个城市都有跑步绿道、公园等。这使得大家运动场景不断增多。
21世纪:咕咚未来布局的重点是什么?
申波:我们现在分两个部分。一个是用户激励体系,这个我们做了五六年了,还会持续做;另外就是我们最近布局的重点,把已经逐步形成运动习惯的用户分离出来,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在线培训服务。
平台未来盈利方式最重要的是在线课程变现。我们打造一个课程的商店,用户可以在商店里选购各种喜欢课程,那么课程有些需要硬件支持,有些不需要硬件支持,这就可以形成我们的一个模式。在线课程分两类,一类是人工智能类,只要购买我们硬件设备就会搭配一些在线课程,提高用户使用率;第二类是真人教练培训。目前正在内测加上公共测试,从目前的第一波学员的反馈来说是非常好的。
21世纪:你怎么看我国健身产业发展?
申波:我们整个运动健身产业还处在上升期。从运动人口比例来说,中国还处在培育期,远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水平,这个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从挑战来说,大家可能在探索不同的模式,究竟是线上还是线下?但是我觉得这都是不同的发展路径,最终的结果都是民众究竟是哪里运动和锻炼,而我们作为服务商如何更好提供运动锻炼服务,这才是一个核心。(编辑: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