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圈 > 正文

《超级装备》重巧深 把“智造美学”焊在了每一帧

最近,一条热搜吸引了观察君的注意:当逍遥游中的鲲鹏变成现实,会是什么样?

掌握“轻功水上漂”,可开展水面救援;20秒内汲水12吨,还能当“空中消防员”。它就是全球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大型工业纪录片《超级装备》第二季,“鲲龙”等超级装备共11次登上微博热搜,#177秒看中国的超级装备##世界首座用低热水泥浇筑的大坝##脑起搏器如何改善帕金森症状#等话题累计阅读量破2亿。

鲲龙AG600水面滑翔

鲲龙AG600水面滑翔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同样是描述庞然大物,庄子在两千多年前用极具浪漫主义的文字展开想象。如今走纪实风格的影像语言又会如何呈现?来看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副院长张斌的评论。

“中国智造”是当代中国最闪亮的国家名片之一,其中的高端装备则是“中国智造”这顶皇冠上的璀璨明珠,集中体现了中国工业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

继第一季收获观众喜爱和赞誉之后,《超级装备》第二季在呈现对象和表现手法上换挡升级,以“重、巧、深”的创作理念形成独特的吸引力,建构专属于中国工业纪录片的“智造美学”。

重要重磅视角独特“拍”重若轻

“重”,首先表现在装备本身的重要和重大。

《超级装备》第二季以《蓄势赋能》、《智领仁心》、《机甲力士》、《纵横天下》和《急救先锋》五集内容,聚焦当今中国能源、医疗、基建、交通、救援五大领域中最先进的18个尖端装备,展现中国尖端制造的最新成果。

“重”,其次表现在装备本身的规模和复杂。

第二季里的装备,有些在体积和重量上是“超级巨无霸”,如,十万吨级海上石油生产平台“深海一号”,百万千瓦级发电机组位列世界之首的白鹤滩水电站,全球单臂起重能力最强的浮式起重装备“振华30号”。

振华30号航拍

振华30号航拍

这些装备的规模和复杂程度都堪称空前,远超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通过纪录片,得以首次呈现在观众面前。

有些装备的“超级性”,体现在其复杂程度和超高效率上。比如,由五个不足一米见方的箱型设备组成的血液分析流水线,其实是由6万多个精密零部件构成的微型验血工厂,每小时可接纳1000支血液试管,大大提高了效率,方便了就医百姓。

这些超级装备是中国工业科技的拳头产品,也是推进中国经济向产业链前端迈进的牵引器,充分彰显了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

巧拍巧选镜头从“可见”到“不可见”

聚焦装备的工业科技类纪录片,很容易陷入纯装备展示和知识介绍的窠臼,难以对观众形成持续的吸引力。《超级装备》第二季通过叙事上的精巧安排,在展现装备的同时牢牢抓住了观众。

这种“巧”,首先是反映在超级装备的选择上。

大部分装备的“超级性”,观众肉眼可见,但所见并不意味着所得。因为纪录片选择的装备,本身就存在“可见”与“不可见”两个部分。

世界首台两米PET-CT“探索者”,内部由50多万枚晶体之“眼”构成,其精密复杂的制造场景可通过镜头呈现,但其实际应用则属于“不可见”的部分。通过揭秘超级装备的“不可见”部分,纪录片从对象层面上就构筑起了对观众的持续吸引力。

探索者制造环境

探索者制造环境

这种“巧”,也体现在叙事手法的创新上。

《超级装备》第二季每集50分钟,呈现三至四个装备,也就是每个装备所占时长仅有15分钟左右。如何在短时间内既说清楚超级装备的“超级”从何而来,又能保持对观众的吸引力不中断和不下降,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本片放弃了简单的线性叙事,转而采取了“复线叙事”的方式:每集平行讲述三个装备,每个装备又分三部分讲,每次只讲三分之一并设置一个悬念,时长不超过5分钟。纪录片通过调动叙事技巧,不断向观众输入新的信息和场景,并用悬念从情感上“牵”住观众,有效避免了观众的审美疲劳,形成了这部纪录片独特的艺术魅力。

这种“巧”,还体现在影像语言的创新上。

针对超级装备的特点,纪录片充分调动了“电影眼”的影像创造潜力,形成了奇观影像和微观影像的结合。电影级的画面质感,配合无人机航拍、探针式微距摄影、高速剪辑、快速转场、装备操作人员主观视角等手段建构影像体系,提升了单位时间内影像的信息传递量,有效创造了纪录片的视觉冲击力。

这种创新,在对医疗装备的影像呈现上,尤其体现得充分。将一滴血在微型验血工厂中的旅程这一不可见世界,变成一个充满故事的可见世界,构筑了一段微观世界的奇妙旅程。

深入深潜人文与装备深度交互

如果说纪录片可以成为一本“相册”,《超级装备》第二季的创作者希望给“相册”留下怎样的历史影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本片体现了“智造美学”与家国人文情怀的深度交融。

毫无疑问,拍摄《超级装备》第二季,本身就是家国情怀的体现。该片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的重点项目,摄制过程得到了国家相关部委的直接支持。摄制组历时两年多,从南到北,上天入海,记录下了中国装备制造的高光时刻。

《超级装备》第二季展现了中国高端装备制造自主性发展的速度与高度,其背后是国家繁荣发展的有力支撑和国家创新能力的快速飞跃,展现了中国制度对于推进中国制造向高端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纪录片还把镜头对准制造装备和使用装备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中国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用智慧乃至生命创造了这个国家的核心工业基础,今天的科技工作者同样在用自己的知识创新为国家提升竞争力,奉献着才华和青春。因此,《超级装备》第二季也在有限的时间里,展现了超级装备的缔造者如何克服那些看似不可能克服的困难。寥寥数笔,却令人印象深刻。

如何让千吨级运梁车架桥机横跨40米桥孔已经是世界级难题,同时还要解决其超大机身通过狭窄隧道这一更大的困局。设计者的巧思一方面体现出中国人的智慧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中国发展本身对这些超级装备提出的需求,体现了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

在每集结尾,《超级装备》第二季还颇具匠心地设计了彩蛋——让相关从业人员来压轴讲述。最朴实的劳动者表达着最朴素的愿望,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幸福与烦恼,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到,是怎样一群人在支撑和维护着国家超级装备的运行。

正如总导演韩晶在接受采访中提到,“超级”其实是个人文概念,体现的是“人文性”的内涵。

这些普通劳动者的泪水和欣慰,让纪录片在“硬核”之外有了更多的生命情感的注入,更有温度,也更加动人,从而让这个钢铁世界盛开出温馨的人文之花,余音不绝。

(作者:张斌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副院长)

搜索

复制

18岁张元英放弃参加今年高考 称将专注娱乐圈活动 海贼王新剧场版日本票房大爆 目前已破180亿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