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2》海报
封面新闻记者荀超
10月19日在上海举办的“合光•向融” 2020年度发布会上,《1921》、《庆余年》第二季、《赘婿》、《人世间》等56个影视项目的最新消息相继发布,引发众多关注。其中,《庆余年》第二季正式启动的消息,让众多影迷高兴不已。
那么,在新文创生态下,网络文学IP影视化改编的规律和方法有哪些?在发布会后的“如何‘向融’?——IP作家对话影视编剧”圆桌论坛上,阅文集团白金作家唐家三少、会说话的肘子,阅文集团著名作家天下归元、知名编剧李潇、秦雯、王倦一一分享自己的观点。
王倦
唐家三少认为,成功的网络文学IP改编,必须要能尽量保留原著的故事核、主设定,只有这样才能在延续原著IP人气同时,不断破圈,推动IP的持续增值。王倦则认为,IP作者和编剧的相互信任以及深度交流,对IP影视化改编的成败,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实,如何实现更高质高效的网络文学IP改编,一直是行业高度关注的痛点。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腾讯动漫董事长程武谈到:随着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新基建”的基本完成,要想持续打造出更多高水准、高价值的文化内容,需要进一步推动内容产业链耦合,尤其是对网络文学、动漫这两个“内容源头”与影视行业这个“内容放大器”之间耦合模式的探索。这将成为推动中国数字内容产业布局从广度转向深度、由高速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
谈及近年来最优秀的网络文学IP改编作品,在场作家和编剧一致将票投给了《庆余年》。这部由王倦操刀,改编自阅文集团白金作家猫腻同名小说的电视剧,在去年取得了收视与口碑双丰收。《庆余年》的改编会如此成功,同为IP原作者,唐家三少和天下归元认为,最关键的原因,在于编剧对于IP原著的深刻理解。
“《庆余年》不好改。”唐家三少表示,IP改编剧本最重要的地方,是把IP人气延续下来,在保留原著粉的基础上,吸引更多的非网文受众的粉丝。“这一点《庆余年》就做得特别好,原著粉基本没有不满意的,又抓住了很多新观众的心,它的吸引力是全年龄段的。”
天下归元认为,《庆余年》的成功离不开猫腻《庆余年》原著的高水准,更离不开编剧王倦对原著的理解。“王倦老师的改编,第一保留了原著的内核,第二用轻喜剧的方式阐述使剧作的观赏性更高,第三成功勾画了主要人物的群像。”
就如何处理好原创IP与改编剧本之间的关系的问题,王倦给出了自己观点:“IP改编要专注于故事,特别重要的一个词就是尊重。我既然接了这个IP,首先一定熟读它,因为我要了解它的精神,要了解表现什么意义,表现每一个人物。如果不够尊重这个作品,改编很难获得成功。”
在王倦看来,除了把握作品的内核,了解读者的想法、与读者实现情绪上的共振也同样重要,“我经常看一些连载的评论,透过评论可以看到读者诉求本质是什么,它有最朴素的情感在里面。你可能挖得更深一些,抓住背后的那个经典的人类共情点。”
会说话的肘子对此表示认同,“其实网文的内容、风格、品类更新迭代很快,所以网文作者要通过读者理解现在的时代,让读者来告诉我们,时代变没变,或是变成什么样。”
站在编剧的立场,秦雯认为,好的IP改编就像是谈恋爱,要彼此尊重,既要尊重原著IP的作者,也要尊重编剧自己,两个人应该是站在一个平等对话的基础上来改编。天下归元也非常赞同这种观点,相比过去线性的改编过程,她期待未来IP作者能够以策划或顾问的身份参与到作品改编中。“互相理解,求同存异,相辅相成,最后水乳交融,是我期待的,IP作者与编剧间的理想状态。”天下归元说。
要实现网络文学与影视产业更好的耦合,除了要推动IP作者与编剧间的有效协作,在李潇看来,更重要的,还是要有一个完善、健康的产业链条。李潇说:“我们现在并不缺好的作家和编剧,缺的是既懂IP作者和编剧,又能跟市场接轨的优秀制作人。”
这种需求,与腾讯和阅文的规划不谋而合。在当天的发布会上,程武表示,未来,腾讯和阅文将会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持续加码在影视领域的投入,充分发挥腾讯影业、新丽传媒、阅文影视这“三驾马车”的各自优势,协同推进影视内容生产。“‘三个兄弟’会各自拿出最长的那块板,与合作伙伴们开放协作,不辜负每一部好作品,不断开拓每个IP的价值空间。”
(责编:拾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