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郎君》海报
《耳光》海报
最近看了两部印度电影/剧,都很注重讲故事的技巧且风光旖旎、地域色彩浓厚,背景都是印度上流阶层,也都很懂得满足海外观众对印度的兴趣和期许。
BBC出品的迷你剧《如意郎君》(A Suitable Boy)和印度出品的电影《耳光》(Thappad),一个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印度举行首次大选前夕,一个发生在今天,中间相隔大半个世纪,却能轻易连接在一起。
《如意郎君》中追求婚恋自由的女主角拉塔(坦娅·曼尼克塔拉饰),婚后若被心烦意乱的丈夫扇了一记耳光,想必会和《耳光》中的女主角阿穆丽塔(塔斯·潘努饰)一样经历震惊、伤心、质疑、挣扎,从阶层、财富和教育赠予她的美梦中惊醒,重新看待婚姻——绝大多数印度女性最重要的归属。《耳光》海报
还有另一种可能,拉塔婚后没挨到那记火辣辣的耳光,顺利地生儿育女,成了《耳光》中女主角的婆婆和母亲。这两位老年女性婚后用隐忍和牺牲保全了家庭的完整,她们有过的梦想(当歌星)和爱情(后与丈夫分居)早就不存在了,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最终完全占据她们的身心。根据角色需要,她们规劝挨了耳光的阿穆丽塔要懂得“翻篇”,美满婚姻不易,没必要揪着丈夫偶尔的过错不放。
印度的女性地位发展缓慢,这种相隔半个多世纪还能无缝衔接的女性命运,想来很辛酸。在印度的富裕高贵阶层,受过教育、开过眼界的年轻女性只要稍微具有自我意识,必定和整个社会规则产生矛盾。这类题材因为包括了爱情、美人、财富、反抗和悲剧的元素,而一直受到影视剧行业的厚爱。
一个被反复使用的题材,到今天已被打磨得光润。就像古老剧种,众角色都有自己的一副面具,一种命运,区别只在于如何编织剧情。说起来和中国的才子佳人剧十分相似,年轻女子总是多情浪漫,她们的情郎多薄情,家族中男性长辈往往霸道,女性长辈则同情含悲,身边总有一两个活泼勇敢的女友。
说的难听点,悲剧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被加入太多讨好观众使其顺滑香浓的糖和奶,难免要让人倒胃口。
时间和变化这两个重要的戏剧元素,在其中看似在场,其实经常是缺席的。无论怎么闹腾,这些角色都不会从原有的阶层坠落。在这个封闭的阶层里,人物的安全获得保证。他们所在的印度和广大印度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在这里,穷人和普通人要么完全不存在,要么以喜剧性的配角存在,要么融入风景中,仅以斑斓的色彩存在于印度土地的雄伟布景中。
加上印度影视剧特有的幼稚浪漫,搞得屏幕上的人都像一群过家家玩的孩子,有时候童趣得蛮可爱,有时候又做作得吓人。
在这种行业传统中,以此为题材的《如意郎君》和《耳光》显得有点特殊。
先说《如意郎君》,BBC以历史剧的手法把Vikram Seth的长篇巨著(1474页)拍成6集一小时的迷你剧,显然不能再忽视时间。拉塔的曲折婚恋之路两侧,将走马观花地掠过印度建国后的变迁景象。所谓把家国之变投射在个人经历上。
但奇怪的是,已经播出近半,我们还在跟随拉塔的恋爱跳跃在印度最美丽的部分,大河上泛舟的清晨,大雨中的门廊檐下,艳粉色的胡里节,荫凉洞穴般的华丽“宫殿”。
可以理解,印度的美太难割舍。镜头流连其中,深受诱惑,不舍得剪掉每一处美景。看着拉塔和另一位大美人塔布饰演的女伶萨伊达的一颦一笑消磨意志,外面剧变着的世界,巴基斯坦和印度、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的撕扯都不重要了。
如果不能像萨蒂亚吉特·雷伊的“印度三部曲”一样排除诱惑的色彩和炫耀的欲望,有史诗野心的《如意郎君》可能也会变成甜蜜的宝莱坞爱情片,相当好看,但仅供消磨时间。
《耳光》比它锐利,摆在印度的真实现状中相当激进。一对因为爱情而结婚的年轻夫妻,因丈夫偶尔气急之下打了妻子而婚姻破裂。事情并非不可原谅,但周围几乎所有人都站在男性的一方,认为跑回娘家的妻子阿穆丽塔是年轻气盛,小题大做。
它展示的是一个缓慢的崩溃过程。和拉塔一样,阿穆丽塔也受过高等教育。大学氛围令她暂时摆脱现实,沉浸在“自由和平等”幻觉中。她反复强调,当初是自己选择当主妇,选择男主外女主内的平等夫妻关系。女帮佣知道那记耳光和她的不快之后,像从前一样告诉阿穆丽塔自己昨晚又遭丈夫殴打,以为女主人的态度会有所不同。今日不同往时,“被丈夫打”成了两个地位悬殊的女性共同的经历。但阿穆丽塔依然神情漠然,充耳不闻。
这个细节成了整部影片中最真实的部分,有点类似梦境中与现实相连接的关键道具/情节,暗示观众真实和虚幻的界限。
因为这处情节的存在,阿穆丽塔离婚记发展到后来的用力过猛桥段仿佛有了另一种含义:丈夫的悔意,婆婆与母亲的歉意,都是她幻想出来的。女佣愤而暴打丈夫,赶跑他后在家里尽情舞蹈的场景,只能是现实的反面。
写到这里,想到热播国产剧《三十而已》,题材也是有钱(或向往有钱)、有能力的年轻女性的婚恋围城,真真假假,粉饰的和真实的共存。背景和印度同类作品一样,皆是一整版的“渣男”。
这种满足女性观众的意淫,看的时候很爽,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什么时候能盼到男性不再作为反派出现,女性不仅会婚恋,还会工作(是真正的工作,不是虚头八脑地端个架子),就好了。
(责编:珞小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