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圈 > 正文

《清平乐》的纸鸢:宋室风筝的千年传承

苗心禾陪伴徽柔一起动手做纸鸢

苗心禾陪伴徽柔一起动手做纸鸢

曹丹姝若托纸鸢寄锦书

曹丹姝若托纸鸢寄锦书

宋长虹在制作宋室风筝

宋长虹在制作宋室风筝

许多古装剧总让人诟病:女主时尚的烫染头发,透着廉价的钗环珠翠,与朝代不符的服装……热播剧《清平乐》却颠覆了这一切,被誉为一部宋朝讲究的生活指南。正午阳光出品,必属精品,当一个讲究的制片方遇到一个更讲究的艺术家,会碰撞出什么火花?《清平乐》剧中出现的纸鸢,出自汴京宋室风筝第六代传承人宋长虹之手。最初,剧组找到宋长虹订制风筝时,曾被她拒绝了。封面新闻记者5月15日采访了宋长虹,借助《清平乐》,让大家一窥宋室风筝的故事。

宋人之风雅

若托纸鸢寄锦书

《清平乐》以北宋为背景,在风起云涌的朝堂之事与剪不断理还乱的儿女情长之间,还原了一个复杂而真实的宋仁宗。剧中多次出现纸鸢——风筝的镜头,寓意深厚。第20集中,赵祯走出坤宁殿,便看到皇后、苗娘子、徽柔等在放风筝,于是开心地抱起徽柔,顺带跟曹丹姝说起了话。此时空中出现了迎风飞舞的菱形风筝。有观众评价:“放风筝这段拍得太美了吧。夕阳余晖中,空中飘着风筝,仁宗缓步而来,与皇后相视一笑。晚来风渐起,能饮一杯无?春风岁岁至,千樽亦不足。这意境简直就是顺手拈来的一阙词,宋人生活之风雅就是这样的吧。”

据了解,两宋时期,风筝在社会经济和文化活动中占有相当地位,汴梁风筝经千年传承,至今不绝。皇后曹丹姝也有手持菱形风筝,表达“若托纸鸢寄锦书,不知寄往何处”的惆怅。第26集中,少年赵宗实和高滔滔共同放飞一只大雁风筝,滔滔问宗实:“我画的雁好不好看?”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这位未来的英宗皇后“不想少年做官家”。高姑娘说:“在你心里我最好,在我心里你最好,如此便是啊”,空中的大雁纸鸢就是传情的道具和见证。

剧中出现的大雁风筝和菱形风筝都是剧组慕名委托汴京宋室风筝订制的。“汴京宋室风筝”,是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造型逼真,画工细腻,扎工精巧。最独特之处在于象形类品种丰富,比例形状都和真的相似,且多取材于市民喜闻乐见的虫、鱼、鸟、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

今人之执着

遍访名师求真知

2018年12月,剧组工作人员辗转找到宋长虹,问能不能做大雁风筝,后来宋长虹才知道是《清平乐》剧组。“因为我家没有大雁这款风筝,我也从来没有见过大雁,两个月后还要参加河南省文旅厅组织的南非和伊朗欢乐春节文化交流活动,需要赶做一些展出用的风筝,时间紧,我开始没有答应。”

宋长虹提出愿意介绍其他老师,但对方说只有宋长虹家的风筝符合这种风格,并说这是一部宋代的戏。能在剧中展现开封非遗文化,尝试制作大雁风筝也颇有挑战性,宋长虹答应了。考虑到历史剧会要求严谨,在大雁风筝的用色上,宋长虹特意请教了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对中国重彩画颇有研究的苗炜老师。这个大雁风筝从设计到制作完成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宋长虹介绍:宋室风筝坚持纯手工制作,有着美好的寓意。“比如我家双头鹦鹉风筝:鹦鹉和‘英武’谐音,寓意英明神武,鹦鹉在中国象征着爱情,特性是爱家护家,鹦鹉也是长寿鸟,双头鹦鹉寓意百年好合,比翼双飞。鹦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聪明伶俐,学习力强。所以我们把双头鹦鹉风筝做成了材料包,以此推广宋室风筝。”

传承之曲折

壮意留与待来人

幼年时,宋长虹的父亲靠制作风筝、销售风筝给家庭增加收入。但对她而言,看到的更多是父亲的辛苦,所以长大后,她和弟弟都没有选择跟父亲学习制作风筝。宋长虹回忆:“那时候我不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门手艺?那么枯燥、辛苦,制作好还要去销售。我为什么不直接做销售呢?”宋长虹选择做销售工作,一做就是二十多年。岁月流逝,父亲华发渐生,这门手艺即将后继无人,父亲总是说:“我做风筝的时候,你和你弟弟都不看,等我不在了,你们什么也不会。”如今71岁的老人,虽然眼晴不好了,但还是喜欢做风筝放风筝。父亲对风筝的真爱,深深地触动着宋长虹。

“他舍不得这门手艺在我和弟弟这一代丢掉。”宋长虹曾对父亲承诺:“等到有一天,我不工作也饿不着时,再跟你学做风筝。”她透露,这样说是因为当时认为这门手艺不能养活自己。

三年前,宋长虹兑现了这份承诺,随着做销售的资金积累,她实现了财务自由,看着父亲一天天老去,更加觉得传承是一种责任,国家都这么重视发扬传统文化,作为宋室风筝第六代传人更是不能懈怠。她把全部的时间精力投入到跟父亲学习制作风筝上。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能让手艺失传,不能让父亲失望。

转型之创新

从陋室飞向世界

宋长虹毕竟做了二十多年的销售,掌握了制作技艺,她开始考虑如何宣传推广宋室风筝。何不发挥自己做过销售、当过讲师的优势,通过沉浸式、体验式的风筝制作活动,更好地传承非遗文化?她选择宋室风筝的经典款——双头鹦鹉风筝为突破口,制作成材料包。这款风筝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父亲为恋爱中的男女专门设计的,宋长虹曾问父亲:“为何不采用典型的鸳鸯造型?”父亲说鸳鸯太直白。那个年代,恋爱中的男女都是含蓄的,不会在大街上拉拉扯扯搂搂抱抱。

父亲设计的双头鹦鹉风筝,两只鹦鹉的嘴似挨非挨,既含蓄又有美好的寓意。宋长虹每次给大家上体验课的时候都会讲一遍双头鹦鹉风筝的创意和寓意,让大家记住双头鹦鹉风筝,记住宋室风筝。

近年来,宋长虹积极开展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工作室接待了来自泰国、俄罗斯、美国、日本、意大利、乌克兰等二十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及国内大中小学生近千人次,走进社区、机关团体、企业开展非遗公益性宣传近百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数百场,学习体验人数万余人次。

宋长虹很喜欢香港《文汇报》报道中的一句话:宋长虹用自己的“销售思维”让这只“非遗风筝”从陋室飞向世界,从一个人的“艰苦手艺”变成一群人的“快乐体验”。

她说,自己将继续好好学习,传承民间手艺,让更多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封面新闻记者吴德玉

人物简介

宋长虹,1975年生,河南省开封市人,汴京宋室风筝第六代传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开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2019年获河南文化和旅游厅、河南文联、河南省广播电视台主办的第四届丝路中原文化娱乐盛典“年度传承与创新”大奖。宋室风筝的风筝作品《百蝶图》作为河南省2019年唯一入选第十四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优秀工艺美术类终评的作品,并获得入围奖。

(责编:珞小嬜)

相关阅读:
80年代女神新剧同框 一群老闺蜜敌不过一个苏老爹 北电原党委书记侯光明:建议设立中国功夫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