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圈 > 正文

《急诊科医生》预言冠状病毒?医疗剧还任重道远

《急诊科医生》剧照。

《急诊科医生》剧照。

近日的疫情,让网友翻出来了2017年的《急诊科医生》,一时间“预言剧”的短视频片段转遍朋友圈。看到片段里医生果断高效的应急方案和专业科学的隔离方法,与现在正在紧急解决中的疫情不谋而合,大家不禁慨叹“这才是专业的医疗剧”。可回望过往华语电视剧的历史,似乎,鲜见高质量的国产医疗剧。

医疗剧的意义是让大家对这个行业有更多尊重和了解

其实,医疗剧也是行业剧的一种,但不知怎么,国内电视剧一碰到行业剧就突然缩水,不论专业度还是剧情性都有些逊色。为什么呢?有的人说这得怪编剧。的确,行业剧的写作需要编剧有极高的行业知识水平,而医疗剧更需要编剧要么曾经深入行业,最好有极为专业的医学背景,要么能够快速做大量的功课,通过一段时间的信息收集来完成医疗领域的描写。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医疗剧会请国内医学领域的院长、主任或专家来担任顾问的原因。但编剧其实不是最主要的。

反观国产电视剧,行业剧并非主流,所谓大部分行业剧都是披着行业外衣的爱情剧。这不是一部剧的病症,而是诸多当代题材国产剧的通病。情理上来说,爱情剧赚钱,有收视,有热度;道理上来说,这世间万事逃不过一个爱情。本身,国内医生这个职业因为各种原因就没有得到最为应有的尊重,这就间接导致了大家对这个行业没有十分高昂的兴致。褪去医疗行业的神秘感和医生本身救人的神圣感,大家对于医疗剧的关注点最终还是落在了成群结队的小鲜肉身上。那些收看医疗剧的,少见专业的医生,因为他们的生活里都被医院和病人全部占满,那大部分的观众群体,还是平常看甜宠偶像都市爱情的年轻群体。所以一部医疗剧,最后变成了一部爱情剧,是眼下大数据显示观众喜爱类别的结果。

客观来说,一个行业能否成为影视中的热门,很大程度要看这个行业的特性能否为剧集提供很好的戏剧化素材,以及能否为主人公提供面临两难困境和灵魂极限拷问的机会。我们看医疗剧,少部分人看的是医学知识,大部分人还是想看这个随时事关生死抉择的行业,到底有着什么辛酸血泪的故事。而医疗剧的意义,最后给大家的,也是希望更多的人对医疗行业多一份尊重,多一点了解。

《急诊科医生》有美化和戏剧化,但也有真实

《急诊科医生》这部剧被大家认可,被很多观众叫好,则是这部剧在专业知识上尊重观众,做到了“让大家更多地明白医生这份职业是多么不容易”。很多身边的医生表示,剧中关于气管插管、胸外按压、电除颤的手法和步骤是可以接受的,至于那些心电图的图形,表单的数据对不对,不特意去看,其实无伤大雅。而他们十分欣慰的是,此剧在片尾多加了一个急救常识,这样的全民科普,才是医疗剧的最高意义。

你说《急诊科医生》有美化,有虚写么?影视从生活中取材,最终为了视觉呈现,一定要有所改动。而医疗剧为了让大家更加重视医疗,将一些人设高光化,将一些剧情戏剧化,在合理之中。比如说,有一个很感动的情节是,剧中的医生自己掏钱给患者治病,可现实里,如果每个医生都这么做,那将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更何况,医疗也并非高富帅行业,很多医院还在自负盈亏,医生也不过是一份打工的职业,靠自己所学的技术和知识养活家中老小。再比如,很多医学学生诟病此剧,表示女主无视一切规培、轮转、专培和晋升制度,放到现实里,就算你毕业院校再牛,只要工作年头不到就不能代表医疗水平。的确,医学是一种经验学科,从博士毕业三十多岁开始到考职称评主任,无不是一路摸爬滚打。所以很多人对一个哈佛大学应届急诊医学博士毕业生十分轻松被聘成副主任医师并且带组的设定多有吐槽。但没有办法,如果你真的去讲一个五十多岁的主任,那观众的看点又在哪里?

不管怎样,在《急诊科医生》里,你能看到故事在用心的,尽可能地避免将医护人员过度神化。之前的一些医疗剧,医生在抢救病人的时候被另外的病人打,抢救被中断,病人死了,还要应付病人家属的医闹讨责。可医生也是普通人,做不到一边被莫名其妙地挨打一通还能一边笑着救人。所以在《急诊科医生》里,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一些真实的医生,一些现实的急诊科状况。而正是在这些真实与现实背后,我们才能涉身其中地感触他们有多么不容易。

医疗剧的聚焦点是对社会性的观照

回到与现在疫情神似的那个片段,很多人惊叹这是电视剧的预言,也有人理性地点出这是在复刻当年的SARS情况。把现实里发生过的故事放在影视剧的剧情里是很多创作者在接触陌生领域都会参考的事情。因为事实发生,有所依据,所以在撰写的时候才能更加可信。但值得注意的是,哪怕取材于现实环境中的样本案例十分丰富,它的聚焦点,其实不在职业本身的纯粹医疗知识上,反而是在对社会性的观照里。用现实事件寻找素材,但要慧眼发现社会缺口是编剧在创作医疗行业剧的一大秘诀。而用一些医疗故事对当前医疗生态中的某种现实有所观照,也在试图纾解如医患关系等既存的社会焦虑问题,更是国产医疗剧的使命——展现当下中国医疗生态现状。

在《急诊科医生》播出的时候,江晓琪在剧中的一句话曾经也一度上过热搜——“每个病患在我们面前只是每天的几十分之一,而我们在每个病患面前,却是唯一。”你会发现,这是中国医疗的“独特”状况,是中国医疗剧在设计案例时候不得不且必须要考虑进去的具体现实。给病患一个抉择,一头是“钱”,一头是“命”,给医生一个两难,一边是“人情”,一边是“人事”。所以,不知不觉,中国的医疗剧,要背负一系列在冲突与矛盾的医疗话题背后的思考命题,最终落点的,还是医生身份的定义,以及医学观念的碰撞。而每一个新的医疗剧能带给我们的,依旧是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个陌生又熟悉的领域时,是否会产生一些新的理解?

其实,医疗剧一直以来,都是行业剧“三角铁”的坚韧一角,与公安刑侦和律政题材各自为营。医疗行业覆盖社会面广泛,医疗剧的出发点在关注底层社会生活,可谓当红的“主流正能量”类型。在创作上,医疗故事又有诸多典型样本,属于改编来源丰富、创作素材精彩的“纯天然优势”题材。但看过很多网友评出来的国产医疗剧排名,其中大多是《麻醉风暴1》(2015)>《麻醉风暴2》(2017)>《心术》(2012)>《外科风云》(2017)>《急诊科医生》(2017)。可实际上,每一年都会出现一定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医疗题材剧集,可最终,却免不了被大家拿来和这些经典剧集比较,然后口碑一落千丈。

但医疗剧的发展与进步,我们也都看在眼里。2020年的医疗剧上,也已经逐渐衍生出当红小花搭档人气小生主演的主流形式。在杨紫、肖战主演的《余生,请多指教》,杨幂、白宇主演的《谢谢你医生》,以及王子文、陈晓主演的《了不起的儿科医生》里,能够欣慰地看到,这些当年由张嘉译、海清等人撑起来的医生角色现在更新换代到了这批年轻人的手中。但同时,也有一些担心,毕竟医疗剧并不像有扮相的古装剧和浪漫的甜宠剧,可以靠可盐可甜可奶可欲就实力收割一波好评,相反,一个很小的错误就很容易遭到网友们的炮轰。

当然,在疫情的当下,也有一些影视策划团队开始将库存里的医疗题材都翻出来看能否孵化。相信,此次在疫情之后,也一定有很多以本次疫情为故事原型的影视剧集大批量出现。而对此次疫情的描写,最为规矩的,无非是外部侧重全国各地万众一心援助武汉,内部聚焦医生护士如何不顾自己生死和未知风险抢救患者。但在未来,那时候的医疗剧,或许会有更高的一个立足点。或许,从比如政府、基金会等大家此前不理解的视角切入,以其他旁支人物比如记者、援助的志愿者作为主角去引入这个疫情的故事,也不失为一个剑走偏锋的绝招。

□秋小墨(剧评人)

新京报编辑吴龙珍校对刘军

(责编:珞小嬜)

霉霉纪录片上线得高分 回应变胖与坎爷矛盾 疫情当前 《中国医生》告诉我们医生的爱与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