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大河的形象很鲜活
羊城晚报记者王莉
此前,以《抗日奇侠》为代表的一拨“抗战神剧”,让抗战题材剧成了不少观众心目中的“雷剧”,而剧中主演王新军也被网友恶搞,得了个“雷剧本神”的称号。“聆听观众的声音是我的职责所在,大家这些年来的肯定与批评,是我成长过程中的宝贵财富。”王新军没有逃避问题,他历时5年打磨出自己的导演处女作《河山》,希望重新定义“抗战剧”,改变观众的偏见。
作为一部献礼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精品抗战题材剧,正在北京卫视热播的《河山》以史为据,通过一群极具代表性的小人物在大时代下守护大好河山的故事,彰显抗战英雄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王新军表示:“希望《河山》能成为一部对得起观众、对得起历史先烈的抗战题材剧。”
抗战题材:曾经走入误区
出生于军人家庭的王新军,自己也曾是一名军人,因而对抗战题材有着与生俱来的亲切感:“我更愿意用生死情怀去诠释亲情、友情、爱情和家国情。”有两部经典之作始终萦绕在王新军心头:一部是他参与其中的《历史的天空》,“它对我以后在剧组里的要求和标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部是他遗憾错过的《亮剑》。所以,他有了“想拍一部作品向《历史的天空》和《亮剑》致敬”的想法,由此诞生了他的导演处女作《河山》。
王新军曾经演过很多军人角色,包括《独立纵队》里的抗日英雄孟云霄、《垂直打击》里的特战队大队长杨亿,还有《黄河绝恋》里的血性军人黑子,不过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抗日奇侠》里“手撕鬼子”的王牧风。“《抗日奇侠》也许从创作开始就走入了误区。”在王新军看来,创作者误认为抗战剧就是相对低成本的,而且误以为观众会喜欢娱乐性的情节:“‘雷剧’的出现是一个行业的惯性问题,而随着我们的思想认知与创作手法逐渐统一,抗战题材精品剧的诞生就是必然的了。”
人物创作:在框架内行走
带着对以往作品的反思,王新军决定以扎实的人物创作为核心,围绕人物将故事娓娓道来。在《河山》中,王新军扮演的卫大河是一个性格豪爽、心思敏锐又有点叛逆的陕军团长。在捍卫国土时,他宁死不屈、霸气十足;在陪伴父母时,他却像个地主家的“傻儿子”;在追求爱人时,他又显得笨拙可爱……比起传统的抗战英雄形象,卫大河更贴近一个活生生的人。王新军希望塑造出来的形象既丰满立体又不会因此失了约束:“人物创作要在框架之内自由行走,而不是随心所欲。”
剧中的卫大河操着一口西北方言,口头禅“哈怂”也成了新晋网络流行词。此外,剧中还融入了大量真实的西北生活细节,从肉夹馍、臊子面等特色面食到传统节日习俗,都透露着浓浓的西北文化气息。从小生长在西北地区的王新军对这些很熟悉:“我是西北人,爱吃面。这戏里有贴窗花、过元宵节等场面,是我们的地域特色,也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现。”
夫妻搭档:秦海璐[微博]做后盾
王新军和秦海璐夫妻档出演一对恋人,两人在剧中默契配合获取敌人情报,打赢了数场战役。除了领衔主演,秦海璐还是该剧的出品人兼艺术总监。妻子的全力支持让王新军感动不已:“从初期筹划到后期制作,海璐没有给我一丝一毫的压力,完全让我按照自己的想法完成了这部剧。”
《河山》还集结了李雪健、张嘉译、辛柏青[微博]、尤勇等众多实力派演员。15年前因为合作《历史的天空》,王新军和李雪健结下深厚的情谊,李雪健的一句“要拍能够留得下来的戏”一直激励着王新军。此番两人再度合作饰演父子,王新军说,父亲这个角色就是照着李雪健来写的,而李雪健也凭借精湛的演技,将一个乡绅失去老家的委屈、抗敌报国的激情,以及在力图自保与民族大义之间的摇摆诠释得淋漓尽致。
真实还原:发型都要统一
为了还原抗战时期的真实场面,王新军亲自“开路”:“这部戏全都是实景拍摄,找场景的过程十分艰难。如今现代人的生活痕迹已经遍布每个角落,包括摩托车、汽车、建筑风格等等,都会影响剧中的时代真实感。开拍之前,我们的选景就像打仗一样。我们大概走了4000多公里,所有场景都要走一遍,尽可能把这段历史更真实、更客观地呈现出来。”
拍战争场面还要请来数量庞大的群众演员。在王新军看来,如何把众多群众演员变成一个个久经沙场的战士,这是很大的挑战:“群众演员毕竟不是军人,所以从站立到行走等各方面,都要对他们提出军事化标准的要求。”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做思想动员,因为每个进组的群众演员第一件事就是剃头,“除了一些特殊人物,我们要求所有在一线打仗的战士都要把头发剃掉。观众们看剧时如果留意观察就会发现,大家军帽下的发型是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