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孩子》
《国家孩子》正在央视1套重播,制片人刘小锋[微博]回忆:“这个剧本在上海孵化,故事从上海开始,收尾在内蒙古;我们拍摄从内蒙古开始,在上海杀青。”草原的风,上海的美,远方的情,老人的泪……历历在目。
刘小锋只看了一集剧本,他就决定买下版权。他是《浴血十四年》中的项彬礼,《炮神》中的杜清明……每年都有佳作登陆央视。在《国家孩子》这部剧中,刘小锋的身份不仅仅是演员,还转型担任出品人、制片人。故事讲述上世纪六十年代“国家孩子”被内蒙古牧民收养后的家庭缩影和人文情感,虽然黄浦江的水给了这些孩子生命,却是大草原的乳汁哺育他们成长。
比剧本更感人的是真实的生活,“国家孩子”有两个故乡,难分难舍,无论在哪,明月寄相思。刘小锋说,“我们剧组开机前一天,就在驻地不远的地方,几百位老人都是当年的‘国家孩子’,正在聚会,我们赶过去拍了一段。”而在《国家孩子》开播后几天,故事的原型都贵玛获得了“共和国勋章”。在拍摄的过程中,刘小锋见到了现实生活中的“国家孩子”。譬如开机当天那位在远处观望的74岁老人,她幼年父母双亡,和9岁的哥哥相依为命,最终被放在福利院门前,成为了一名“国家孩子”,被草原牧民抚养成人。在刘小锋看来,这些“国家孩子”身上既有对养育他们的土地深深的情感,又有对家乡无法割舍的情缘。
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重温感动,刘小锋选择了故事原型的所在地——四子王旗,“那里一个乡就有3000多平方公里,一个市有5.4万平方公里,差不多半个江苏省那么大。距离我们宾馆最近的拍摄地也要90公里,一般的取景地需要单程300公里。”奔波在路上,几十台车,剧组几百号人的路途安全,这是刘小锋作为制片人最担心的,“好在都是一路顺风。”还有水土不服,天天吃牛羊肉,不少南方的剧组成员只能以泡面度日了。刘小锋想让剧组工作人员在片场能安心地吃顿饭,不要端着盒饭蹲在路边吃,他买来了帐篷,谁知道草原的风那么大,几天就吹坏了,不停更换。
也有幸运的一面,11月份剧组结束在内蒙古拍摄的最后一天,气温在零下10摄氏度,大家还能坚持。拍完第二天,气温骤降到零下20摄氏度,“别说演员,机器都开不开。”刘小锋说,“有意思的是,我们转场到上海拍摄,正好遇到了进博会,上海的外滩妆点得美轮美奂,让我们拍到了最美的上海。”
如今,《国家孩子》从央视八套到央视一套,一直保持着全网收视排名的首位,刘小锋还记得在这部电视剧筹备之初,很多人并不看好,当时大家都认为这个故事不一定有“流量”。如今刘小锋说:“我也会开着弹幕看剧,从弹幕的内容上可以看出来,很多年轻人看了之后对父母更加理解,很多十几岁的孩子每天都会追剧,这让我觉得拍这部戏非常值得!”本报记者吴翔
(责编:vha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