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圈 > 正文

金庸写作致富身家上亿 少时曾打抱不平被勒令退学

金庸

金庸

以笔名“金庸”写作多部武侠小说的著名作家查良镛昨日下午在香港逝世,享年94岁。查良镛生于1924年3月10日,浙江海宁人。他20世纪40年代移居香港,50年代开始以笔名“金庸”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包括《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其小说屡被翻拍为影视作品,享有“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的赞誉。

据不完全统计,金庸小说发行了1亿册,1992年,金庸以12亿港币的资产,名列香港百富榜第64位。可以说,金庸是写作致富最好的范例。

他的财商

武侠小说印刷上亿册 写作致富身家上亿

【小说】 他是不折不扣的IP大家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当时查氏家族是袁花镇大族,也是一个名门望族。

金庸出生的时候,家境相当富裕,祖上留下良田3600亩,家里藏书十分丰富。那个时候的金庸,每天以读书为乐。家中藏书丰富,再加上大量阅读,这为金庸日后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40年代移居香港,以笔名“金庸”创作武侠小说。从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取其中14部作品名称的字首,可概括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

1972年,金庸在完成《鹿鼎记》后封笔,不再写小说。他将近20年写的武侠小说进行一番整理修改后一一出版,他的部分作品还被翻译成英文、法文、韩文、日文、越南文及印尼文等在海外流传。可以说,这15部武侠小说使得金庸收获全球无数粉丝,武侠小说印刷上亿册,成为了一名不折不扣的IP大家。

【影视剧】

每翻拍一部就多一笔版权费

随着电影电视的普及,金庸的小说继纸质版后,又以影视的形式给他带来了不少收入。香港最早开始对金庸小说进行影视制作,《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等拍一部火一部,金庸的作品每翻拍一部,进入金庸兜里的版权费就又多一笔,哪怕仅仅是用一下小说里面人物名字,金庸也会收获一笔版权费。周星驰当年拍《功夫》的时候里面有一个“小龙女”的人物名,仅仅用一下这个名字,周星驰就付给了金庸6万元的知识版权费。

【报纸】

创办《明报》荣登亿万富豪榜

除了武侠小说的成就外,查良镛还是知名报人、社会活动家。他于1959年创办《明报》。在《明报》的经营过程中金庸的经商才华展露无遗,他在《明报》上连载自己的武侠小说,运用粉丝效应带动《明报》的发展,取得了成功。接着,金庸又扩大了经营范围,创办了多家报纸,包括《新明日报》《武侠与历史》《明报晚报》《财经日报》等,后来,业务进一步多元化,涉及到出版、旅游等。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明报》盈利金额上亿,1991年3月22日,《明报》挂牌出售,香港《资本》杂志评出“90年代香港华人亿万富豪榜”,金庸以12亿资产列第64位。

重庆经历

《三个火枪手》启发他创作武侠小说

1942年5月,查良镛高中毕业,第二年去重庆,考上了国民党“党立的最高学府”中央政治大学的外交系,他希望将来在外交方面为国效力。然而当时校内国民党学生“特务”横行霸道,学校纵容包庇,不加理会。据2005年5月央视《面对面》节目对金庸的专访时提到,1944年,在校就读期间,富有“侠义心肠”的查良镛,血气方刚,路见不平,多次挺身而出为受欺凌的同学仗义执言、打抱不平。有时,为了一些不合情理的校规,他也带头出面较真,屡屡顶撞、挑战上司,终为校方所不容,被视为闹事的“刺头”,被校方勒令退学。

其后,他只好投奔在国立中央图书馆任馆长的表兄,在其帮助下进了位于两路口长江一路的中央图书馆任书记职务。“书记”是馆内最低的职务,当时全馆共有22名“书记”,查良镛排在第16名,具体工作是登记借书和还书。月薪50元,这仅仅是表兄馆长月薪560元的十分之一左右。

根据公开出版的《探求一个灿烂的世纪:金庸/池田大作对话录》显示,查良镛当年在重庆的这段经历对他后来的武侠小说创作可谓影响至深。查良镛回忆说:“我在图书馆里一边管理图书,一边就读了许多书,我集中读了大量西方文学作品,有一部分读的还是英文原版。我比较喜欢西方十八、十九世纪的浪漫派小说,像大仲马、司各特、斯蒂文森、雨果。”书中透露,查良镛年轻时最爱读的三部书是《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大仲马的《三个火枪手》及其续集。这部书当时的译名是《侠隐记》《续侠隐记》。查良镛说,“《侠隐记》一书对我一生影响极大,我之写武侠小说可说是受了此书的启发。”据新华社、央视

(责编:得得)

"金学"是一门显学 演"郭靖"改变了胡歌一生的命运 金庸谈笔名:一时想不到就把镛拆开了,没特别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