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
在盘点金庸作品改编影视剧的时候,我们总能发现同一个角色,可以有如此多性格迥异特征分明的演员来演绎,比如吕颂贤、马景涛、霍建华、任贤齐、李亚鹏乃至周润发都演过令狐冲,黄日华、张智霖、李亚鹏、胡歌、杨旭文都演过郭靖,梁家仁、徐少强、惠天赐、黄日华、胡军、钟汉良也都演过乔峰。
虽然诠释角色的长短优劣自然也见仁见智,甚至个别演员有尹志平跑错片场冒充令狐冲的恶评,但说到底,或许也并没有特别的违和感,这恐怕是金庸先生笔下人物本身的丰富性决定的。
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的后记里面曾经这么说过:
“世事遇合变幻,穷通成败,虽有关机缘气运,自有幸与不幸之别,但归根结底,总是由各人本来性格而定。”
这是夫子自道的创作谈,金庸笔下的人物,至少是主要人物,在文学世界虽居江湖之远,但却是并不扁平化的,他们一经产生,往往就具有了各自的宿命,按照自己的性格逻辑顺理成章走了下去,作为武侠小说,锦上添花的开挂,峰回路转的奇遇,当然是不可免的,但无人不冤,有情皆孽,既是大悲悯,也是大真实。
而因之产生的丰富性,恰如金庸先生在其武侠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中描绘的“百花错拳”:“……只见陈家洛擒拿手中夹着鹰爪功,左手查拳,右手绵掌,攻出去是八卦掌,收回时已是太极拳,诸家杂陈,乱七八糟,旁观者人人眼花缭乱。这时他拳势手法已全然难以看清,至于是何门派招数,更是分辨不出了。”
朋友方才和我说,金庸先生书中的主角,是每个读者心目中幻想的自我升华,一千个人有一千个令狐冲,你一个演员,终究是演不出来。诚哉斯言!但换个角度,如果乐观一点,那么,只要演出某些群落心目中的令狐冲,那么也不妨碍相关的演员一招鲜吃遍天,至少是有自己的受众。
观看金庸先生著作改编的影视作品,某种意义上和赏鉴传统戏曲有相通的地方,情节桥段早已经了如指掌,戏词唱腔早已经滚瓜烂熟,却还想看谭老板的《秦琼卖马》是怎么样的,汪桂芬的《文昭关》是怎么样的,老乡亲的《三娘教子》是怎么样的,不同演员的诠释人物方式,本身就成为受众瞩目的重点,不容忽视。向来痴,从此醉,二刷三刷N刷都不影响观赏体验,这或许就是经典本身自带的属性。
而金庸先生能够制造经典,并且不是一部两部,而是著作等身的十四部或十五部,大概在于他本人学养的深厚,才华的横溢,这就像《倚天屠龙记》第二十章《与子共穴相扶将》中描写的张无忌习练乾坤大挪移那样,“张无忌练就九阳神功后,本身所蓄的力道已是当世无人能及,只是他未得高人指点,使不出来,这时一学到乾坤大挪移心法,体内潜力便如山洪突发,沛然莫之能御。”“张无忌所以能在半日之间练成,而许多聪明才智、武学修为远胜于他之人,竭数十年苦修而不能练成者,其间的分别,便在于一则内力有余,一则内力不足而已。”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就是金庸先生的乾坤大挪移;而这武功之所以天下无敌,无非是因为,金庸先生的学识智略以及包括创办实业、撰写政论所累积的人生经验,其实就是他的内力、他的九阳神功。
曲三道:“资质寻常之人,当然是这样,可是天下尽有聪明绝顶之人,文才武学,书画琴棋,算数韬略,以至医卜星相,奇门五行,无一不会,无一不精!只不过你们见不着罢了。”
幸运的是,我们见到了。(文/秦凌 评论人)
(责编:得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