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探索 > 正文

远程办公有什么优缺点?一大波研究结果正在赶来

远程办公有什么优缺点?一大波研究结果正在赶来

远程办公已是势在必行,而研究可以帮助用人单位激发在线办公的创造力。

2020年初,全世界的上班族被迫开启了远程办公的模式。通过这种转换,他们也参与了一系列没有预先计划的全球性实验:在过去两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社会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线下交流改成线上交流后会发生哪些变化。如今,他们的研究结果已经陆续发布。疫情让全世界知道了远程办公是怎么一回事。现在,当用人单位在决定未来采用哪种办公模式时,可以参考的证据也多了起来。

一些研究结果或许是早就能预见的:譬如,线下办公比远程办公更能激发思想的火花,更利于培养人际关系。去年,《自然-人类行为》就报道了一个研究结果[1],该研究分析了从2020年开始线上办公的6万名微软的员工。研究发现,随着办公模式的转变,合作速度减慢了,不同团队的员工无论是合作共事还是交流信息的机会都减少了。

远程办公有什么优缺点?一大波研究结果正在赶来

与此相对的是,大量通勤时间被省去了;对中国员工开展的一项研究[2]还发现,一些岗位的工作效率提高了,远程办公带来的自主性也让员工更加受益。许多大学也发现,本人无法到校或无法住在学校周围的学生,很欢迎能提供“混合”学习模式(同时提供线下课程和线上或录制课程)的课程。

《自然》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有些情况下,线下合作比通过网络会议开展的线上合作更能激发人们的创造力[3]。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MelanieBrucks和斯坦福大学的JonathanLevav通过结合实验室研究和实地研究,评估了远程办公对创造力和创意选择的影响。研究人员将约600人组成搭档(实验开始于疫情前)。第一组搭档被安排在同一个空间合作(疫情前环境);第二组搭档则在不同的房间进行远程合作。每一对搭档需要在5分钟内想出两个日常用品的创意用法:一个是飞盘,一个是泡沫包装材料。研究人员发现,使用Zoom一类视频会议软件的搭档,他们想出的创意数量不如在同一个物理空间的搭档。

研究人员随后检验了实验室的研究结果是否与现实世界的一致。为此,他们研究了办公地点分布在5个国家的某通信企业的约1500名工程师。他们还是将这些人分为线上和线下搭档,并安排了和实验室研究类似的任务。这次的研究结果和之前的一致——线下团队比线上团队想出了更多有创意的点子。

那么,为什么在这些实验中,物理距离更近更能激发创造力呢?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研究人员发现创造力与能够走来走去以及能够环顾房间里的物体具有相关性。更有创意的搭档对于周围环境的关注时间也更长。相比之下,线上搭档更容易盯着电脑屏幕看,把注意力局限在一个小小的长方体上。

不过,有些方面并不会受到在线互动的不利影响。比如,在从一堆创意中进行时,两组之间并无差异。而且,两组的信任度也保持在同一水平上。

除了这一研究,还有多项研究也描述或比较了线上和线下工作的不同体验。去年,密歇根州立大学的RabindraRatan和同事发现,远程办公的人会经历“视频会议疲劳”,并表示对镜头中自己的面部感到不满意[4]。需要不断注视屏幕中的自己让他们感到很累。

混合办公

这些研究和一些尚在开展的实验都是基于当前的视频会议软件和技术。这些技术仍在不断改进,更新的技术或能缩小这种创造力上的差异。比如,在商务、教育、科研中日益常见的合作软件(如虚拟白板),能让在线环境实现更多流畅、随意的交流。

毫无疑问,混合式办公已是大势所趋,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办公、通勤时间和成本都大大减少。现在是时候基于已经得到的研究结果,让混合办公以及远程办公模式展示其自身的优越性,同时保证它们绝不是全线下互动的一种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随着许多人重返办公场所,用人单位应该继续尝试不同的办公模式,并随时关注相关研究结果。科学家也应该继续探索让远程办公同样成功和高效的条件。

研究既能发现线上互动带来的各种机遇,也能提醒机构注意规避线上互动对工作效率和员工身心健康不利的情况。

参考文献:

1。Yang,L。 etal。 NatureHum。Behav。 6,43–54(2022)。

2。Bloom,N。,Liang,J。,Roberts,J。&Ying,Z。J。 Q。J。Econ。 130,165–218(2015)。

3。Brucks,M。S。&Levav,J。 Nature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643-y(2022)。

4。Ratan,R。,Miller,D。B。&Bailenson,J。N。 Cyberpsychol。Behav。SocialNetw。 25,124–129(2022)。

原文以Employerscanmakeremoteworkingasuccessbylisteningtoresearch为标题发表在2022年4月27日《自然》的社论版块上

©nature

doi: 10.1038/d41586-022-01044-z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NaturePortfolio”(ID:nature-portfolio)

相关阅读:
深夜emo危害大!《科学》:尽快改正,睡觉才能恢复好心情 预期寿命延长6年多!长寿之国5万人研究发现这8件事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