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标本馆
全球自然藏品单元热图
显示基于19种藏品类型和地球16个地理分区共304个网格中每个网格的藏品单元;“藏品单元”是指一个网格内的单一博物馆,如某家博物馆收藏有“亚洲温带/脊椎动物化石”网格的藏品,就是1个藏品单元;73家博物馆理论上应有22192个可能的藏品单元,本图仅包含1957个藏品数在1万件以上的藏品单元。
古脊椎所标本馆的小哺乳动物化石收藏柜
邓涛研究员在古脊椎所标本馆观察化石
据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自然博物馆的藏品具有独特的地位,能够帮助应对当今世界上的一系列危机。2023年3月23日,来自全球28个国家73家机构的学者在《科学》杂志(Science)联合发表论文,通过对世界上自然博物馆藏品进行的评估,发现这73家最大的博物馆和标本馆保存着超过11亿件生物、地质、古生物和人类学藏品。这些不可替代的自然藏品将有可能在21世纪指导未来与人类和生物多样性密切相关的决策,而全球藏品的战略性协调和使用将聚焦到未来的采集及收藏工作。此项研究揭示了自然藏品中众多的差距、挑战和机遇,以及高度的紧迫性,因为世界上仍然有大量未知的面临灭绝风险的物种。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标本馆位列73家机构之一,邓涛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作者。
在过去的三个世纪里,人们收集物品和标本,并将其保存在世界各地的自然博物馆和标本馆中。作为一个整体,这个全球收藏是我们理解自然世界和人类在其中的地位的物理基础。现在,随着人类对食物、材料和能源的需求激增,自然世界陷入了危机:森林变成农田,塑料充斥着海洋,生物多样性下降,地球系统遇到了转折点。自然藏品是一个无与伦比的信息来源,与野生动物保护、气候变化、流行病防治、粮食安全、入侵物种、稀有矿物和生物经济等各种问题直接相关。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成立于1929年,而其标本馆比研究所还要“年长”7岁。标本是古脊椎所的立所之本,是古脊椎所创新发展的源泉。在中国人将化石作为科学研究的材料进行发掘和保存之前,大量被称为“龙骨”的脊椎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的化石被西方人收集和运出中国,最终入藏于海外的博物馆等机构。以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及古脊椎所的奠基人杨钟健先生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古脊椎动物学家改变了这种状况,他们研究后的化石收藏在古脊椎所的前身农矿部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并一直在古脊椎所保存至今。对标本不仅要保管好、利用好,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增加新的藏品,填补脊椎动物化石在门类、地区和时代上的空白。得益于前辈们谆谆教诲的指导和身体力行的示范,古脊椎所经过90多年的努力,以46万余件化石和人类遗存标本保留下亚洲最大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收藏,并通过其下属的中国古动物馆向公众展出,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今天,全球有1000多家自然博物馆,其中最大的博物馆位于欧洲和北美。尽管这些博物馆对社会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但对公众甚至专家来说,其藏品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获取的。幸运的是,数字、同位素、成像和基因组技术以及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进步正在改变和扩大自然藏品的使用方式,大大拓展了可能的应用范围。
在全球范围内,自然博物馆每年接待超过1亿游客,其收藏、节目和展品在激励和教育广大公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幕后,博物馆通过激发对科学和自然的好奇心,培养大量实习生、学生和年轻研究人员,为科学教育播下种子。观众、藏品和专家的有意交叉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平台,将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使他们体验到我们今天的决定和行动的成果。
世界上的自然藏品提供了一个了解地球过去和现在的独特窗口,它们越来越多地被用于对未来做出可验证的预测,成为与生物多样性有关的重大政策框架的基础和主要知识来源。例如,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18年关于全球变暖的特别报告就使用了主要来自自然博物馆的超过3.85亿条物种记录。
展望未来,论文的作者们提出以下建议:1)自然博物馆需要关注未来,在快速变化的地球上继续采集和收藏,因为世界上许多地区和许多生物类群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详细的记录;2)增加基础设施的投资,并让已有的机构发挥新的作用,加快公共知识平台中的数据实践、数据共享和数据管理,构建扩展的数字标本网络;3)博物馆必须与藏品来源地区的社会保持接触,纠正早期殖民主义时代不公正甚至不道德的采集和收藏,通过互惠的方式围绕藏品建立新的伙伴关系;4)要有协调一致的全球战略,用于未来管理和公平使用全球藏品,以填补我们对自然世界的分类、地理、地层和文化理解方面的空白。总之,自然藏品的长期安全性和价值取决于发展全球和地区伙伴关系,不仅要证明它们与应对科学、社会和保护的挑战具有相关性,还要证明它们对地球上每一个人都有好处。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f6434
相关:中科院古脊椎所标本馆成为全球自然藏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总台央视记者帅俊全褚尔嘉):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北京时间3月24日,来自全球28个国家73家机构的学者在《科学》杂志(Science)联合发表论文,通过对世界上自然博物馆藏品进行的评估,发现这73家最大的博物馆和标本馆保存着超过11亿件生物、地质、古生物和人类学藏品。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标本馆位列73家机构之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成立于1929年,而其标本馆比研究所还要“年长”7岁。标本是古脊椎所的立所之本,是古脊椎所创新发展的源泉。在中国人将化石作为科学研究的材料进行发掘和保存之前,大量被称为“龙骨”的脊椎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的化石被西方人收集和运出中国,最终入藏于海外的博物馆等机构。
以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及古脊椎所的奠基人杨钟健先生等为代表的老一辈古脊椎动物学家改变了这种状况,他们研究后的化石收藏在古脊椎所的前身农矿部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并一直在古脊椎所保存至今。标本不仅要保管好、利用好,更重要的是要不断增加新的藏品,填补脊椎动物化石在门类、地区和时代上的空白。得益于前辈们谆谆教诲的指导和身体力行的示范,古脊椎所经过90多年的努力,以46万余件化石和人类遗存标本保留下亚洲最大的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收藏,并通过其下属的中国古动物馆向公众展出,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目前,全球有1000多家自然博物馆,其中最大的博物馆位于欧洲和北美。尽管这些博物馆对社会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但对公众甚至专家来说,其藏品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法获取的。幸运的是,数字、同位素、成像和基因组技术以及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进步正在改变和扩大自然藏品的使用方式,大大拓展了可能的应用范围。在全球范围内,自然博物馆每年接待超过1亿游客,其收藏、节目和展品在激励和教育广大公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关:为了向决策者提供资源而对全球自然历史博物馆藏品进行整合
据EurekAlert!:Kirk Johnson和同事在一则《政策论坛》中对世界上73个最大的自然历史博物馆藏品进行了定量调查。他们用这个全球性的数据集推出了一个框架,后者可将其所代表的数据整合到一个可用于解决各种全球性问题的资源中;这些问题包括入侵物种、生物多样性保护、气候变化和大流行病防备等。在世界各地自然历史博物馆中储放的大量藏品为了解地球的过去和现在提供了一扇窗户;它们在政策相关研究中正成为日益重要的资源。例如,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藏品数据已被用作几个主要政策框架中有关生物多样性知识的主要来源,它们包括2018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有关全球变暖的特别报告”。然而,尽管这些藏品价值巨大,但它们中蕴含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无法获取;人们对博物馆藏品所包含的数据也缺乏全面了解。
作为将世界自然史博物馆藏品纳入全球科学综合性基础设施的第一步,Johnson等人分析了世界上28个国家中的73个最大规模的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藏品。这涉及到与博物馆董事、首席科学和收藏馆员合作以设计并完成对其藏品进行简单快速的普查。这些发现被细分为16个地理区域中的19种不同类型的藏品。尽管该分析包括了超过11亿个实物,但作者发现,大多数的藏品信息都无法通过数字获取——只有16%的实物具有可通过数位方法找到的记录,只有0.2%的生物藏品具有可获取的基因组数据。这种处于支配地位的“暗数据”极大地限制了博物馆藏品在科学和政策制定中被更广泛地使用。
作者呼吁博物馆与专注于藏品数字化的倡议合作,这是让其藏品内容更容易获取的一项建议。他们写道:“自然历史藏品是一种科学基础设施,它是支持整个社会解决方案所必需的。”作者也指出了其分析的局限性,其中包括它“没有涉及数百家较小的博物馆、它们的藏品和其工作人员,而这些博物馆、藏品和工作人员构成了全球藏品的其余部分;这些博物馆因为其区域性藏品和特殊的专业知识而尤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