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探索 > 正文

四川资阳濛溪河4万年前古人类遗址考古发现疑似木器、骨器

四川资阳濛溪河4万年前古人类遗址考古发现疑似木器、骨器

四川资阳濛溪河4万年前古人类遗址考古发现疑似木器、骨器

四川资阳濛溪河4万年前古人类遗址考古发现疑似木器、骨器

遗址出土部分动物化石

四川资阳濛溪河4万年前古人类遗址考古发现疑似木器、骨器

遗址出土部分动物化石

据封面新闻(记者刘可欣杨帆李雨心陈远扬):近日,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古发掘专家座谈会在乐至县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基本建设在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石器、动物化石以及植物等丰富的遗物专家认为,濛溪河遗址对重新认识资阳人和研究四川盆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计模式、古环境地貌等学术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上世纪50年代,“资阳人”头骨的发现引起了世界关注。70年之后,旧石器遗址在资阳再露头角。2021年9月,因洪水导致河岸垮塌,冲刷出部分动物化石、石制品等遗物,经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所长郑喆轩现场勘察,发现保存较好的地层剖面。由于垮塌严重,2022年1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联合资阳市文物局、雁江区、乐至县文管所联合展开遗址抢救性发掘工作,一方面为了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保护一批重要旧石器时代遗存,另一方面初步理清遗址环境、年代和文化面貌问题,从而能为鲤鱼桥、资阳人等遗址的相关问题提供新的线索。2022年1月,考古工作正式开启,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介绍,濛溪河遗址包含多个地层及较丰富的遗物,目前为止共出土各类石器和动物化石千余件,石制品包括典型的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等。动物化石都比较破碎,部分可鉴别种属,包括牛、犀牛、大象、鹿等,还发现有疑似木器、骨器。同时浮选工作发现大量植物类遗存,以及石制品碎屑、化石等。整体而言,遗址遗存丰富,石制品、化石较多,植物类遗存在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得以大量保存非常重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遗址还发现了疑似骨器和木器,这在旧石器遗址中也不多见。

通过初步的碳十四测年,濛溪河遗址年代超过4万年。出土丰富的石制品等遗物表明该区域是古人类频繁活动的场所,相关发现对研究四川盆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计模式、人群迁徙、古环境地貌等学术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遗址的材料将进一步完善四川地区乃至中国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时空框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关:资阳濛溪河遗址新发现震惊考古界专家认为这是破解“资阳人”之谜的“钥匙”

据封面新闻(记者杨帆刘可欣李雨心):1月11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教授高星,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张家富等一行到乐至调研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古发掘工作。三天之后,记者从专家座谈会上了解,四川考古又一新发现在新年伊始再次震惊了国内考古界。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配合基本建设在对资阳濛溪河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丰富的遗物,专家认为,濛溪河遗址对重新认识“资阳人”和研究四川盆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计模式、古环境地貌等学术问题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王毅表示,1951年发掘的“资阳人”在考古学界深入人心,探索“资阳人”的历程中,濛溪河遗址的发掘令人振奋和激动。

据了解,当年发现的资阳人头骨距今大约3.5万年。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发现的第一颗古人类头骨化石,“资阳人”头骨化石的横空出世一度引起世界关注。而这次资阳濛溪河遗址新发现更是吸引不少考古大咖前来现场,他们一致认为资阳濛溪河遗址的学术价值非常高,弥补了古人类发展史一个区域、一个时段的空白,在国内具有多个独特性。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郑喆轩告诉记者:“目前为止,资阳濛溪河遗址出土的各类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已有近千件。”这些石器包括了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等典型的旧石器时代遗物。动物化石则比较破碎,仅部分可鉴别出种属。此外,现场还发现了较多保存较好的植物类材料。它们为研究人员还原远古人类的生活场景提供了宝贵资料。此外,遗址还发现了疑似骨器和木器,这在旧石器遗址中也不多见。”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也认为骨器和木器的发现非常重要。“濛溪河石器原料缺乏,当地基岩是疏松的砂岩,无法做成工具,古代人类就发挥聪明才智,把动物骨骼和木头做成工具,这些工具所体现的技术和文化,反映了当时的人类为了适应本地环境资源条件,在如何获取工具资源上所体现的智慧。”

高星称,濛溪河遗址的学术价值非常重大,它弥补了这个区域和这个时段的重要空白。要搞清楚著名的“资阳人”的前世今生,濛溪河遗址的发掘研究是一个开端和重大突破。

而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看来,濛溪河遗址是国内旧石器遗址中展示人和环境关系方面最清楚、最系统、全要素的遗址之一,对于还原晚更新世远古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鲜活场景。

相关:资阳濛溪河遗址发现4万多年前人类活动遗迹

据新华社(记者童芳):上世纪50年代,距今约3万年的“资阳人”头骨的发现引起关注,如今四川省资阳市再次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存。记者14日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资阳濛溪河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4万多年前的人类活动遗迹。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所长郑喆轩介绍,2021年9月,该遗址因洪水导致河岸垮塌,冲刷出部分动物化石、石制品等遗物,经现场勘察发现保存较好的地层剖面。2022年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资阳市、县文物部门对该遗址启动抢救性发掘,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截至目前,濛溪河遗址共出土各类石器和动物化石千余件。石制品包括典型的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等,动物化石包括牛、犀牛、大象、鹿等。值得一提的是,遗址还发现了骨器、疑似木器和大量植物类遗存,这在旧石器遗址中非常罕见。

通过初步的碳十四测年,濛溪河遗址年代超过4.3万年。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认为,濛溪河遗址是国内旧石器遗址中展示人和环境关系方面最清楚、最系统、全要素的遗址之一,对于还原晚更新世远古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鲜活场景。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表示:“要搞清楚著名的‘资阳人’的前世今生,濛溪河遗址的发掘研究是一个开端和重大突破。”

相关:四川资阳发现4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场所

据四川电视台四川观察:近日,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古发掘专家座谈会在乐至县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发现了4万年前的石器、动物化石以及植物遗存等遗物。专家认为,濛溪河遗址对重新认识约3.5万年前的“资阳人”和研究四川盆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计模式、古环境地貌等学术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上世纪50年代,“资阳人”头骨的发现引起了世界关注。70年之后,旧石器遗址在资阳再露头角。2022年1月,在国家文物局批准下,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联合资阳市文物局、雁江区、乐至县文管所联合展开遗址抢救性发掘工作,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据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旧石器研究所所长郑喆轩介绍,濛溪河遗址包含多个地层及较丰富的遗物,目前为止共出土各类石器和动物化石千余件,石制品包括典型的石核、石片、刮削器、尖状器等;动物化石比较破碎,部分可鉴别种属,包括牛、犀牛、大象、鹿等;还发现有疑似木器、骨器,这在旧石器遗址中并不多见。同时浮选工作还发现大量植物类遗存、石制品碎屑、化石等。

通过初步的碳十四测年,濛溪河遗址年代超过4万年。出土丰富的石制品、化石等遗物证明该区域是古人类频繁活动的场所,对不断完善四川地区乃至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的时空框架,进一步认识四川古人类的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新闻多一点:3.5万年前的“资阳人”

1950年,在修建成渝铁路时,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请时任重庆大学教授的张圣奘出任西南军区委员会成渝铁路沿线考古调查小组组长,带领相关专家,在成渝铁路沿线开展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

“资阳人”

“资阳人”考古发掘现场

1951年春,在修建成渝铁路资阳段时,考古队在九曲河1号桥基发现了“资阳人”头骨化石。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次发现的古人类头骨化石,在当时被认为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新人化石”,也是我国南方第一个有明确地点的晚期智人化石,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乃至东亚人类演化和迁徙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

“资阳人”

“资阳人”头骨化石

现存的“资阳人”头骨化石只有眉骨以上的脑颅和上颌部分。其顶结节、额结节明显发育,眉嵴显著发育且两侧相连,前额狭窄,鼻根部高而狭窄,具备较典型的南方人群体质特征。经科学检测,“资阳人”是一个死亡年龄在50岁左右的女性个体,仅存的一颗牙齿显示她患有严重的牙病。

相关:资阳发现4万多年前的旧石器遗址距“资阳人”遗址直线距离仅35公里

据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晓铃):距今超过4万年的资阳濛溪河遗址新发现带来新惊喜。1月11日,记者从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古发掘专家座谈会上获悉,在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除发现石核、石片等常见石器外,还发现牛、犀牛、鹿等动物化石,并发现较多的植物类遗存,甚至还包括疑似骨器和木器等。专家认为,濛溪河遗址对重新认识“资阳人”和研究四川盆地旧石器时代古人类生计模式、古环境地貌等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上世纪50年代,成渝铁路修建至资阳时,发现一块古人类化石,这就是“资阳人”头骨。经初步测年,头骨距今约3.5万年。作为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一颗头骨化石,“资阳人”头骨化石的发现引起世界关注。就在“资阳人”头骨化石发现70年后,年代更久远的濛溪河遗址在资阳被发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出土了各类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近ЪS绕湟胖坊狗⑾忠伤乒瞧骱湍酒鳎庠诰墒饕胖分胁⒉欢嗉Mü醪降奶际牟饽辏瑵飨右胖纺甏�4万年。

专家认为,濛溪河遗址的学术价值非常重大,它弥补了这个区域和这个时段的重要空白。濛溪河遗址距“资阳人”遗址直线距离仅35公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表示,“要搞清楚‘资阳人’的前世今生,濛溪河遗址的发掘研究是一个开端和重大突破。”濛溪河遗址出土的石器、骨器、木器等丰富的考古材料,显示出强烈的文化和区域特点,“濛溪河石器原料缺乏,当地基岩是疏松的砂岩,无法做成工具,远古人类发挥聪明才智,使用硅化木、骨器和木器作为工具,显示出为适应本地环境资源条件,在获取工具资源上所体现出的智慧。”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王幼平表示,濛溪河遗址是国内旧石器遗址中展示人和环境关系方面最清楚、最系统、全要素的遗址之一,对还原远古人类的生活提供了一个鲜活场景,“这种全要素非常少见。”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张家富认为,濛溪河遗址是一个研究古环境的教科书式的重要遗址,“它对古气候研究也提供了宝贵资料。”

相关阅读:
赵家徐姚遗址的发现 填补了山东古人类进化史的空白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在早期宇宙中发现类似银河系的棒旋星系EGS-2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