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探索 > 正文

对狨猴的新研究显示人类婴儿可能在出生之前数月就在练习哭泣

普通狨(上图是奥马哈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圈养动物)以经常用叫声交流而闻名。 PHOTOGRAPH BY 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

普通狨(上图是奥马哈内布拉斯加大学的圈养动物)以经常用叫声交流而闻名。 PHOTOGRAPH BY JOEL SARTORE, NATIONAL GEOGRAPHIC PHOTO ARK

据美国国家地理(撰文:JASON BITTEL编译:涂玮瑛):一项针对狨猴的新研究显示,人类的语言发展比先前以为的远远更早。

人类婴儿出生时,第一次发出的哭声是良好健康的正常征象。在出生前从未呼吸过的婴儿会以尖叫的形式表现自己的第一次吸气和呼气。

婴儿如何知道该怎么发出之前从未发出的声音呢?他们的第一声尖叫是语言发展的真正开端吗?

结果证明,人类婴儿可能早在他们发出声音之前就在练习如何哭泣了。前提是他们必须跟狨(marmoset,人类的灵长类表亲)有相似之处。

在近期一项发表于《eLife》期刊的研究中,科学家对怀孕的普通狨连续进行数十次超音波,以显示它们的胎儿会在出生前将近两个月就开始做出类似哭泣的面部表情。

研究人员也能够区分这些表情与胎儿在子宫内做的其他嘴部动作,他们也把这些表情跟婴儿出生后开始呼唤父母时做的面部表情进行比对。两个时期的表情有非常一致的模式和持续时间,这使研究人员坚信,普通狨胎儿即使还不能发出声音,也在练习哭泣。

狨是体型很小的猴,成年个体只有225到255公克重,跟一杯糖的重量差不多。狨有超过20种,全是南美洲原生种。尽管它们的样貌与人类不同,但它们是灵长类,这代表与实验小鼠等更常见的研究对象相比,它们和智人的亲缘关系更加接近,在了解人类发育及行为方面也更具启发性。

该研究的共同作者丹尼尔.高桥(Daniel Takahashi)说,在1970和1980年代,有些孕妇超音波研究似乎显示,胎儿还在子宫时就会做出与哭泣一致的表情。他是巴西北大河州联邦大学脑部研究所的动物行为学家。不过,这类研究发现很难随着时间持续追踪,因为研究不便对孕妇进行频繁且重复的超音波。

高桥说:「但我们知道狨是经常发出叫声的猴子,而且它们和人类有许多共通特征。」他在进行该研究时与普林斯顿神经科学研究所合作。

举例来说,公狨和母狨会一起抚养后代,而且与其他灵长类不同的是,狨宝宝在出生时相对更脆弱无助,这跟人类婴儿很类似。

至于这项研究与人类之间的关联,高桥说研究的核心发现将协助阐明语言发展开始的时间,而且研究出生前的表现──而非出生当下的表现──可能有助于及早发现语言发展或动作发展的问题。

他说:「子宫内会发生许多可能与日后发展有关的事。」

狨喜欢棉花糖

研究人员对狨进行超音波检查之前,首先必须训练它们坐着不动。尽管对于狨这种热爱长时间在雨林树冠到处摆荡的动物而言,这听起来像是不可能的任务,但科学家有个诀窍。

「狨喜欢高热量零食。」高桥说:「它们最爱的是棉花糖。」

只要手中有零食,四只怀孕母狨就愿意接受超音波扫描,一周扫描两三次,一次最多45分钟。胎儿的脸在怀孕第95天会开始变得能够辨认,而超音波就在这天开始,一直持续到第146天胎儿出生为止。

狨一般会生双胞胎,经常出现三胞胎和四胞胎,但当胎儿还在母体子宫时,科学家无法辨别它们。

四只怀孕母狨中有三只怀着双胞胎或四胞胎,这代表科学家是将可以扫描到的任何脸孔合并产出结果的。

口说语言的结构单元

高桥说,这项研究最杰出的层面之一,或许是可视为练习哭泣的动作会随着时间增加数量。

练习哭泣的动作也会改变。

举例来说,在一开始的扫描中,胎儿只会在移动头部时做出练习哭泣的表情。但高桥说,随着它们逐渐成长,这两种动作会慢慢分开,最后它们可以在完全不动头部的情况下张嘴模仿哭泣。

这显示即使狨从未发展到如同人类的语言等级,它们的交流也在随着时间演变和改善。

「当然,我们无法研究其他物种语言的完整复杂性,因为每个物种有独特的交流体系。」马克斯.普朗克心理语言学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sycholinguistics)的比较生物声学家兼研究团队主持人安德烈亚.拉维纳尼(Andrea Ravignani)说:「但我们可以寻找口说语言的结构单元,我想那就是这篇论文的作者所做的事。」

拉维纳尼并未参与该研究,他先前曾在狐猴的发声中发现隐藏的韵律。他认为,在动物可以发声之前就寻找发声的证据,这样的观念「非常有说服力」。

事实上,他说这或许可以类比为人类婴儿在变成直立行走之前也会先以四肢爬行。

「我研究其他物种的哺乳类发声发展,大多是研究海豹。」拉维纳尼说:「那就是我们在做的事。我们想知道动物能发声之前的状况。」

拉维纳尼说,科学界一直在辩论狨的发展和行为对人类有多大启发性。然而,对于这项研究检视的发声特征,他认为狨是非常合适的研究对象。

他说:「以我的浅见来看,它们可以为我们提供比黑猩猩更多的深刻见解。」

这听起来可能有点矛盾,因为与狨相比,黑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更近。但近期研究显示,狨可以随着年龄增长继续学习新的叫声甚至方言,这表示在探索发声发展和可塑性方面,它们是更有力的研究对象。

只要你还有棉花糖就行。

相关阅读:
对乍得沙赫人的研究表明古人类在700万年前就已经可以双足行走 生活在距今约1.1亿年前的玉门甘肃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