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C 1755(Credit: ESA/Hubble& NASA, A. Milone, G. Gilmore)
据台北市立天文科学教育馆网站(编译李瑾):国际天文团队在《自然天文学》期刊发表星团中的恒星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比较年轻」的研究发现,他们提出星团的恒星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获得质量:第一种是透过一般吸积盘方式,导致快速旋转并形成红色的主序星;第二种透过双星合并,造成缓慢旋转,使恒星看起来更蓝显得更年轻!
这一切可以从天文学中最著名的图表—赫罗图说起,该图创建于一个世纪前,根据恒星的亮度和颜色将恒星排序于图上。而太阳与大多数恒星都位于图中的「主序带」上面。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望远镜不够精确,很难清楚分辨星团里不同的群体,因此看起来星团只有一条较宽的主序带。然而,最近透过哈伯太空望远镜的精确观测发现,年轻疏散星团的主序带似乎是由几个不同的群体所组成的,尤其是如大麦哲伦星系的疏散星团NGC 1755(年龄约6000万年)还出现了偏蓝与偏红色两条主序带,更令人不解。论文第一作者,德国波恩大学的Chen Wang表示:「一般认为星团中的恒星都是在同一时间、同一个气体云中诞生的,所以应该拥有相同年龄,与相同化学成分。但如果这是真的,应该只有一条主序带,为什么会有第二区更蓝的恒星主序带呢?」团队以电脑模拟,提出了蓝色主序星的起源。
首先,Chen Wang透过模拟结果发现,恒星合并后会具有很强磁场且自转缓慢,合并后所产生的恒星比其前身恒星质量更大,其核心的氢含量高于同质量及同年龄的恒星。因此合并后的恒星在赫罗图显得更蓝更年轻。研究团队从星团的电脑模拟数据,推断出恒星可以透过两种不同的方式获得质量,分别为传统所认知的透过气体吸积导致快速旋转,呈现颜色偏红色的主序带星;以及透过双星合并导致缓慢旋转,形成颜色偏蓝色的主序带星。团队还推导出了蓝色主序星的大致合并时间与机率,支持了最近的双星形成的模型,并解释年轻星团成员在速度、颜色与磁场不同分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