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很可能来自太阳系主小行星带的外半部分
据cnBeta:根据美国西南研究院(SwRI)的新研究,6600万年前被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很可能来自太阳系主小行星带的外半部分。这个被称为希克苏鲁伯撞击体的大型天体直径估计为6英里(9.6公里),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产生了一个横跨90英里(145公里)的陨石坑。在突然撞击地球后,这颗小行星不仅导致恐龙灭绝,还造成地球上大约75%的动物物种灭绝。人们普遍认为,这一爆炸性力量的产生是结束中生代时代的大规模灭绝的原因。
研究人员使用计算机模型分析了小行星如何在小行星带的不同区域被拉离轨道并被吸引到行星上。对13万个模型小行星的观察,以及在其他已知的撞击天体身上看到的数据和行为,发现天体从小行星带外围到达地球的可能性比以前认为的要大10倍。
在撞向地球之前,导致灭绝的小行星与其他小行星一起在主小行星带中绕太阳运行。这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其内容物通常被引力保持在原位。在这项研究发布之前,科学家们认为很少有地球上的撞击天体从该带的外半部“逃出”。但是,SwRI的研究人员发现,"逃生舱"可能是由热力产生的,热力将更远的小行星拉出轨道,向地球的方向移动。
在小行星带的这些最外围发现的天体包括许多碳质球粒陨石撞击体。这些是深色的、多孔的和含碳的岩石,在地球上也可以找到。在这项研究之前,其他科学家已经试图了解更多关于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的信息。这包括对6600万年的岩石进行检查。通过这样做,地质学家发现希克苏鲁伯小行星的成分与今天的碳质球粒陨石相似。
在太阳系中,围绕地球的许多天体与这颗撞击物有着类似的构成,然而它们都小得多,直径在一英里左右。SwRI的研究人员使用NASA的Pleiades超级计算机来分析离太阳最远的小行星是如何在数亿年中演变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要看看更大的小行星今天在哪里。
该研究的研究人员之一威廉-博特克博士说:“为了解释它们的缺失,过去有几个小组模拟了内太阳系中的大型小行星和彗星破裂,研究了对地球的冲击浪潮,其中最大的一次产生了希克苏鲁伯陨石坑。”
“虽然这些模型中有许多具有有趣的特性,但没有一个模型与我们对小行星和彗星的了解有令人满意的匹配。看起来我们仍然缺少一些重要的东西。”
通过研究这颗小行星的广泛时间尺度,科学家们可以预测,一个直径6英里的小行星可能每2.5亿年撞击一次地球。他们的模型显示,这些重要的撞击天体中几乎有50%都具有相同的碳质球粒陨石成分。
这项新研究的细节将发表在2021年11月的《Icarus》杂志上。研究作者之一,Simone Marchi博士将这些发现描述为"引人入胜"。
Marchi说:“研究小组的模拟首次可以重现即将接近地球的大型小行星的轨道。我们对希克苏鲁伯撞击体来源的解释与我们已经知道的小行星如何演变的情况非常吻合。”
根据共同作者David Nesvorny博士的说法,新的发现可以让科学家了解其他可观的小行星。他说:“这项工作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希克苏鲁伯撞击的性质,同时也告诉我们地球深处的其他大型撞击体可能源自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