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足印化石
恐龙足印化石采集现场
搬运恐龙足印化石
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逸夫博物馆生命起源与进化展厅,有一块距今1.17亿年的恐龙足迹化石,它采自甘肃兰州-民和盆地,由逸夫博物馆张凡、地球科学学院蔡雄飞采集。人们通过研究逸夫博物馆的恐龙足迹、恐龙蛋等化石,逐步揭开蒙在恐龙身上的神秘面纱。
为开发大西北,1996年9月,原地矿部地调局下达了红古城幅、新寺乡幅地质填图任务。1997年5月,以地球科学学院李长安副教授为首,蔡雄飞、顾延生、部分中青年教师和硕、博士研究生及本科生组成的地大甘肃区调队首批进入甘肃,承测红古城幅和新寺乡幅地质填图。
蔡雄飞长期从事地层学、沉积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98年8月的一天,他带领一个学生在民和测剖面。黄昏时,蔡雄飞发现前面的早白垩世花庄组中部的灰色厚层具板状交错层理的细砂岩层面上,布满了生物爬痕。凭着长期从事古生物研究的直觉,他肯定这是一个重要的生物遗迹。
回到学校后,蔡雄飞找到从事古脊椎研究的周修高、宋长起,向他们请教。经鉴定,一致确认为恐龙足印。这是首次在白垩世地层发现恐龙足印,也是整个西北地区首次发现恐龙足印。得到专家肯定后,蔡雄飞就围绕恐龙足印生态、环境与构造的相互关系进行深入研究。1999年,中国地质调查局专门报道了地大这一重要发现。
恐龙足印化石的发现,填补了甘肃省白垩纪主要爬行动物类化石的空白,为恐龙群落、生态学等研究提供了依据,并为进一步寻找恐龙骨骼化石提供了线索。恐龙足印化石的发现还表明,1亿多年前,兰州-民和盆地处于气候相对潮湿、水草相对丰富的陆相河流湖泊相沉积环境,对进一步研究古地理、古气候以及地层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甘肃省地勘局在永靖县境内的盐锅峡一带发现了一大批恐龙足印化石。2001年12月4日,国土资源部正式批准建立“甘肃刘家峡恐龙国家地质公园”,2002年2月28日,由国土资源部授匾,将其列为第二批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正是建在地大甘肃区调队建立的早白垩世中部盐锅峡组剖面之上。
得悉地大甘肃区调队在兰州发现恐龙足印化石后,学校博物馆负责人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采集标本的机会。2001年8月,博物馆张凡和地球科学学院蔡雄飞动身前往兰州市郊的花庄镇采集恐龙足印化石。
两人来到恐龙足印化石采集点,只见一片细砂岩上,共分布有9个恐龙足印化石。足印呈三趾状,轮廓线清晰、保存完好。趾端为尖形,可能属食肉类。足尖深陷,足跟印痕较浅,为行进中所留下的足印。在这些足印的左前方,有一形状与之相似、大小仅有三分之一的足印,其运动方向则与之相反。两种足印的运动方向呈相迎状态。上面还有着非常丰富的其它古生物遗迹。
据张凡介绍,现场有9个恐龙足印化石,但大都不是很理想。有的岩石块度大、坚硬异常,采取成本过高,只能被迫放弃。仅有3个足印化石在一块岩石上,且最完整、最清晰,岩石长130cm、宽105cm,岩层约有22厘米厚,上面有明显的裂隙。经反复考察,张凡、蔡雄飞两人决定把这块化石作为采集目标。
为便于采集、搬运和运输,以后的3天时间里,张凡、蔡雄飞请当地农民帮忙,在条件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利用裂隙将足印化石分成4块,将标本的厚度尽可能控制在20厘米左右,采取人拉肩扛等方法,将标本运至兰州,并平安发往武汉。
恐龙足印化石是大自然用天然的录像机为动物活动录下的“特写镜头”,是自然历史的脚印。探寻亿万年前的恐龙演化之谜,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地球生命的奥秘,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从而更有力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文丨徐燕图丨张凡文字编辑丨肖潇微信编辑丨肖潇审核丨魏海勇王俊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