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幼年恐龙对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据科学网(小柯机器人):美国新墨西哥大学Felisa A. Smith团队提出幼年恐龙对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2021年2月26日出版的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他们量化了遍及七大洲1.36亿年的43个群落的影响。他们发现诸如霸王龙的大型兽脚类恐龙(超过1000公斤)对恐龙群落结构具有特定的影响。尽管食草动物的体型范围很大,但大型类食肉动物体重不足100至1000公斤。
他们证明,幼年巨兽脚类动物可能填充了中食肉动物的生态位,从而导致总体分类学多样性降低。这种模式的一致性表明,个体发育的生态位转移是产生恐龙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据介绍,尽管在中生代中生物多样性占主导地位,但恐龙并非特有物种。卵生的生殖方式甚至将巨型恐龙的体重限制在15公斤以下;多种形态的增长导致每个阶段消耗不同的资源。新生儿和成年恐龙之间的这种差异可能已经影响了恐龙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
相关报道:新研究探讨了恐龙不同成长阶段对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
据cnBeta:本周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分析了霸王龙在生命成长的各个阶段的能量消耗,并将之现代食肉哺乳动物之间建立了类似的联系。在中生代的三个主要时期中(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食肉恐龙都对生态系统有着独特的影响。不过考虑到成年恐龙的平均体型大小,图表中的形态变化差距显得相当瞩目。
为何现代世界有着从小到大的各种体型的食肉动物,而恐龙时代却出现了较大的“断层”?为了给出一个解释,新墨西哥大学和内布拉斯加大学的研究人员们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物种形态理论(Morphospecies Theory)。
过去几十年,你或许已经听说过新旧理论的大量碰撞。旧理论习惯于从每根骨头来倒推一整只恐龙的样子,但 Jack Horner有着不一样的看法。
新研究指出,虽然与其它物种相比,成体霸王龙的体型大到有些不可思议。但如果从它的不同成长阶段来看,它反而很好地填补了从幼年到成体之间的各种尺寸差异。
原标题为《The influence of juvenile dinosaurs on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divers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