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探索 > 正文

“博比特虫”的祖先——大型伏击捕食者蠕虫可能在2000万年前定居在欧亚大陆海底

奈良正和博士(日本高知大学)和Sassa Tzu-Tung Chen女士(瑞典哥德堡大学)在台湾八斗子为新的遗迹化石取样。图片来自Ludvig Lo wemar

奈良正和博士(日本高知大学)和Sassa Tzu-Tung Chen女士(瑞典哥德堡大学)在台湾八斗子为新的遗迹化石取样。图片来自Ludvig Lo wemark

据Nature自然科研:《科学报告》本周发表的一项研究The 20‐million‐year old lair of an ambush‐predatory worm preserved in northeast Taiwan指出,大型伏击捕食者蠕虫可能在约2000万年前定居在欧亚大陆的海底——这类蠕虫被认为可能是“博比特虫”的祖先。研究人员通过台湾东北部的中新世(2300万至530万年前)海底层重建了较大的L形潜穴,得到了以上结果。

台湾大学的Ludvig L wemark和同事利用台湾东北部在中新世形成的海底层内保存的319件样本,重建了一个新的遗迹化石,并将其命名为Pennichnus formosae。遗迹化石是一种地质特征,包括潜穴、行迹、存留在岩石中的植物根腔等,能让研究人员推断出古代生物的行为。该遗迹化石含有一个L形潜穴,长约2米,直径2到3厘米。

Pennichnus的形态学显示,这些潜穴可能是大型海生蠕虫的栖息地,如迄今仍存在的博比特虫(Eunice aphroditois)。博比特虫藏在海底下又长又窄的潜穴中,通过向上探身捕获猎物。作者认为,古代蠕虫和它的猎物撤回到沉积物中的行为,造成了Pennichnus formosae中保存的独特的羽毛状塌陷构造,这也显示出潜穴周围沉积物受到的影响。进一步分析显示,靠近潜穴顶部的铁浓度较高。作者认为,这或许说明,该蠕虫曾通过分泌黏液加固潜穴壁的方式重建了自己的潜穴,因为已知靠海洋无脊椎动物的黏液维生的细菌会创造出富铁环境。

虽然海洋蠕虫从早古生代就存在了,但它们的身体主要由软组织组成,因此很难保存下来。研究描述的这个遗迹化石被认为是来自地下伏击捕食者的首个已知同类化石,让我们难得一见这些生物在海底下的行为。

相关报道:《科学报告》论文:化石揭示大型海生蠕虫2000万年前或定居海底

据中新网北京1月22日电(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开放获取期刊《科学报告》最新发表一篇古生物学研究论文称,通过在中国台湾东北部的中新世(2300万至530万年前)海底层重建较大的L形潜穴,研究人员发现,被认为可能是博比特虫祖先的大型伏击捕食者蠕虫,可能在约2000万年前定居在欧亚大陆的海底。

论文通讯作者、台湾大学的卢德维格·勒韦马克(Ludvig L?wemark)和同事利用台湾东北部在中新世形成的海底层内保存的319件样本,重建了一个新的遗迹化石。该遗迹化石是一种地质特征,包括潜穴、行迹、存留在岩石中的植物根腔等,其含有一个L形潜穴,长约2米、直径2到3厘米,能让研究人员推断出古代生物的行为。

该遗迹化石的形态学显示,这些潜穴可能是迄今仍存在的博比特虫等大型海生蠕虫的栖息地,博比特虫藏在海底下又长又窄的潜穴中,通过向上探身捕获猎物。论文作者认为,古代蠕虫和它的猎物撤回到沉积物中的行为,造成了遗迹化石中保存的独特的羽毛状塌陷构造,这也显示出潜穴周围沉积物受到的影响。

进一步分析显示,靠近潜穴顶部的铁浓度较高。研究人员称,这或许说明,该蠕虫曾通过分泌黏液加固潜穴壁的方式重建了自己的潜穴,因为已知靠海洋无脊椎动物的黏液维生的细菌会创造出富铁环境。

该论文总结说,虽然海洋蠕虫从早古生代就存在,但它们的身体主要由软组织组成,因此很难保存下来。最新研究描述的这个遗迹化石被认为是来自地下伏击捕食者的首个已知同类化石,可以难得一见这些生物在海底下的行为。

相关阅读:
阿根廷发现9800万年前的恐龙化石 或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大恐龙” 美国邮政署最近与太空总署合作推出一套10款共20张的《太阳科学永恒邮票》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