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探索 > 正文

不同偏振角摆动的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180301

不同偏振角摆动的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180301

不同偏振角摆动的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180301

不同偏振角摆动的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180301

不同偏振角摆动的重复快速射电暴FRB 180301

据中国科学报:快速射电暴(FRB)是持续时间为毫秒的未知来源的无线电瞬变。两种可能从FRB产生极相干发射的机制为中子星磁层或远离中心能源的相对论激波。详细的偏振观测可能有助于人们理解发射机制。

但是,现有的FRB偏振数据令人困惑,因为它们显示了许多偏振特性,包括某些中继器在每次爆发期间的恒定偏振角或在其他一些明显的一次性事件中的可变偏振角。

研究组报告了来自FRB 180301的15次爆发的观测结果,并发现其中有7次发生了不同的偏振角波动。这些爆发的偏振角特征的多样性与无线电发射的磁层起源一致,并不利于引用相对论激波的辐射模型。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0-2827-2

相关报道:中国天眼FAST发现快速射电暴重复爆辐射具有丰富偏振特征

据俄罗斯卫星网: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北京11月4日电,中国国家天文台11月4日发布消息称,中国天眼FAST运行稳定可靠,取得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快速射电暴重复爆辐射具有非常丰富的偏振特征。

据卫星通讯社获得的新闻稿中称,中国天眼FAST自今年1月验收以来,设施运行稳定可靠,近一年已经观测服务超过5200个机时,超过预期设计目标近2倍,发现脉冲星数量超过240颗,基于FAST数据发表的高水平论文达到40余篇。近日,FAST在快速射电暴方面的研究成果陆续发表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

新闻稿中介绍道,近日,北京大学教授、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柯伽研究团队利用FAST探测到一例全世界仅有21例的快速射电暴重复爆FRB180301,在国际上首次发现该重复爆的辐射具有非常丰富的偏振特征。这一观测对快速射电暴的辐射起源提供了新的信息,显示了磁层在快速射电暴辐射机制中的作用。该成果论文已于北京时间10月29日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杂志上正式发表。

新闻稿说,北京师范大学林琳博士、北京大学张春风博士、国家天文台王培博士等联合研究团队利用FAST对银河系磁星软伽马重复暴源SGR 1935+2145进行多波段联合观测。在SGR 1935+2145发生高能暴发的同时,借助FAST超高的灵敏度对射电波段流量给出了迄今为止最严格的限制。该成果说明SGR和FRB暴发具有较弱的相关性,磁星暴发产生FRB必须依赖于极其特殊的物理条件。该成果论文于北京时间11月5日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杂志正式发表。

此外,新闻稿指出,随着性能的提升,FAST科学潜力逐步显现。其灵敏度达全球第二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的2.5倍以上,超强灵敏度使其在射电瞬变源方面具有重大潜力,有望在短时间内实现纳赫兹的引力波探测、捕捉到宇宙大爆炸时期的原初引力波,为研究宇宙大爆炸原初时刻的物理过程提供数据支撑。同时它还有能力将中国深空探测及通讯能力延伸至太阳系边缘,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据介绍,中国天眼FAST是由人民科学家、时代楷模南仁东先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构想,历时二十余年建设完成的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于2016年9月落成启用,2020年1月通过国家验收,是世界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大大拓展人类的视野,也使中国的天文学家终于有机会走到人类视界的最前沿,对促进中国天文学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阅读:
台湾有史以来第一笔蓝鲸搁浅纪录 DNA比对初步鉴定来自印度洋北部族群 “菲莱”着陆器降落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 为了解彗核的性质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