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探索 > 正文

“云考古”的一小步 中国考古的一大步

“云考古”的一小步中国考古的一大步

“云考古”的一小步中国考古的一大步

“云考古”的一小步中国考古的一大步

“云考古”的一小步中国考古的一大步

据中国文物报(记者李政贾昌明):听考古人在线上汇报重大考古发现,看学者专家之间高手过招般的提问切磋,网友们的问题还会被选中得到汇报人和评委的现场解答……特殊时期顺势而为,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第一次以网络会议形式在线上举行,并在全网直播。因为直播,公众可以全程观看这一年一度全国最高水平的考古成果汇报会;因为直播,他们第一次享受了与汇报人和评委一样的“观看权限”;因为直播,他们第一次有了和顶尖学者提问互动的机会;还是因为直播,第一次数千万网民在线观看,超过3亿人次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交流互动……这么多个“第一次”,构成了“假期云考古”——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线上终评会所带来的空前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也让广大网友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灿烂辉煌和考古工作的魅力,成为“五一”期间文化活动的新亮点。

“假期云考古”已过去两周。将终评会在线上举行,将考古成果向大众直播,这种举办形式,其传播效果如何,公众如何看待,今后又应如何探索,确实值得我们回顾、总结和思考。

变”与“不变”的挑战与体验

比尔·盖茨称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不遇。本来今年是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创办30周年,主办方是打算好好组织终评环节的一系列活动的。但面对突如其来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疫情,办与不办,何时办和如何办成为了困扰主办方的头等难题。4月20日,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决定终评会以网络会议的形式举行并通过新媒体客户端直播,时间定在“五一小长假”,利用每天下午的黄金时间档。由此确定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30年来第一次线上会议+直播的“假期云考古”的全新形式。

线上会议不难,但将线上会议在新媒体客户端全程直播就不容易了。除了要考虑直播形式和要解决的技术保障,还有对直播效果的预期。连续5天,关注者会不会有审美疲劳?毕竟是小长假,能有多少人会腾出时间每天观看?这样一个专业性极强的学术会议,对网友的吸引力能有多大?一系列问题需要考虑和解决。

会议形式虽然变了,但对终评会的高标准要求没有变,对评选的学术性和科学性的坚持没有变。遵循这个原则,线上终评会的方案几易其稿。4月27日,距线上终评会开幕还有三天,宋新潮副局长再次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经过审慎考虑,改变了原先设想的在央视开设直播间,由央视主持人和直播间嘉宾引导会议流程的直播形式,改为在中国文物报社会议室,按照原定会议程序,开实实在在的终评会。

这个调整是明确了本届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线上终评会的性质,这不是一场为直播效果而经过加工的节目,它就是一场学术会议的真实呈现!通过全网直播,充分诠释评选活动的公开、公平、公正和透明度。同时,为了增强互动性和网友的参与感,改变了提问环节只能评委提问的设置,增加了网友提问。

时间紧,任务重,而且是第一次。

国家文物局的重视程度是空前的,4月29日,宋新潮副局长亲临中国文物报社指导检查筹备工作,5月1日至5日每天都到报社,主持在会议室的现场终评会。文物保护与考古司、政策法规司的领导也都到场指导。报社全力支持。报社精干办会团队在短短三天内,迅速与央视新闻直播团队、腾讯会议技术支持团队确定场地、硬件设备、网络环境、直播流程,与各直播平台对接宣传方案,准备推送文案和物料,对不会使用会议软件的参会代表和评委进行技术辅导……千头万绪,紧张而又有序。

与此同时,以往线下会议该有的会务准备工作一样也没少,评选活动办公室保质保量地制作了会议册,提前发给评委并分享到网上和全体网友共享。按时间节点,各媒体平台有条不紊地推送项目文图和短视频、终评会宣传短片进行宣传预热。全网推流直播主要由央视新闻客户端及央视新闻所属的微博、头条、抖音、快手、b站、百度百家平台账号和腾讯微视、新华云直播负责,中国文物报社所属各平台账号配合。

新的工作内容带来全新的工作体验。4月29日,国家文物局相关领导亲临报社指导检查筹备工作,报社领导班子全体到场坐镇。评选活动办公室与央视直播和腾讯会议的技术人员连续三天在报社调试设备,组织项目汇报人和评委多次线上演练,熟悉网上会议操作和会议流程。技术团队临时学习直播导播技术,练习镜头切换。

直播时,“直播室”工作人员精神高度集中,与各方密切配合。报社的会议室毕竟不是专业演播室,网络环境也不理想,为了保证直播的声音效果,会议现场必须保持安静,不能大声说话,大家都用耳语、手势和写纸条进行交流。现场工作人员与央视新闻直播团队时时通过耳麦联系,确保生成的直播流无杂音,顺畅传输回央视。最为忙碌的当属答疑互动时间,每当网上会议室有人发言时,腾讯会议的工程师在会务人员的帮助下,迅速在满屏的小窗口中找到发言人图像,立刻切换大屏画面,报社会务人员同时还要及时将发言人的名字传给央视直播团队,于是网友们才能看到画面的迅速切换和讲话人姓名字幕的及时出现。

传播力和影响力的空前收获

不同以往的会议形式和传播方式带来了不同以往的空前传播力和影响力。直播首日,下午3点半至晚上6点,阅读量就已经过亿——中国文物报社第一个单日过亿传播就这样诞生了!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感慨“没想到会受到如此广泛的关注,这是迄今最为成功的公共考古活动!”

直播首日,仅央视新闻客户端及多平台账号、腾讯微视、新华云直播三家的在线观看量就接近500万,第二天突破600万。尽管期间有“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登珠峰等热点事件的直播,但终评会的每日在线观看量一直保持在500万以上,许多没来得及看直播的选择回看,也有意犹未尽回看学习的。截至5月7日中午,总观看量超过了4000万。

与千万级的观看量所匹配的是以微博话题、头条专题为代表的亿级阅读量。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话题在直播期间、结果揭晓后持续发酵,阅读量和互动量不断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5月10日中午,仅国家文物局微博“中国文博”#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阅读量已突破9000万,今日头条#发现考古#接近7000万,央视新闻微博主持的三个话题突破7000万,陕视新闻突破7000万,中国之声380多万。总阅读量超过3亿。此外,5月5日结果公布后,“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迅速登上了微博热搜。

最令媒体关注的莫过于新闻发布会的结果公布。尽管发布现场缺少了摄影师的长枪短炮和媒体记者抢抓实效拼手速的精彩场景,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结果一经公布,各家媒体新鲜出炉的报道如约而至。首先是微信的第一时间发布,国家文物局官方微信、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和中国文物报社官方微信“文博中国”同时最先发布结果揭晓,瞬间被刷屏,浏览量达到10万+。《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在央视新闻客户端首页推荐,仅仅一小时页面点击量就超过30万。央视记者专程来到报社直播现场采访,5月5日中午的“新闻直播间”栏目以“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今天揭晓”为题,对部分项目进行了详细介绍。当晚,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又一次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新社等多家中央媒体纷纷报道。人民日报以《2019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带来新认知形成新学问》、光明日报以《二〇一九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云上”揭晓》、中国青年报以《2019十大考古新发现“挖”了啥》为题大篇幅和整版报道了结果。

除了中文报道外,中国日报以《Top 10 archaeological discoveries offer cultural food for thought》为题,向世界传达了中国2019年的重要考古发现。中国日报和环球时报英文版还在推特上向世界进行介绍。脸书上的China Culture(中国文化)、Beautiful China(美丽中国)、Discover China(探索中国)、Beijing Review(北京周报)等账号也在第一时间发布了相关英文信息。

创刊于1948年的联合国教科文《信使》杂志,从考古与世界遗产的角度向世界分享了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的20个项目;德国考古研究院的官方网站以英文、德文两种文字详细介绍了荣获此次“十大”的项目。

地方媒体也不甘示弱,直播期间,纷纷“认领”自家遗址,马不停蹄地开展了各有侧重的报道。尽管浙江义乌桥头遗址遗憾落选,但《钱江晚报》新闻客户端《“考古界奥斯卡”首次云直播,26万观众被8000年前的“浙江人”圈粉》一文却拔得头筹,首日直播刚刚结束,文章便在朋友圈刷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也连连赞叹“我们的专业记者就是快!”

评选结果公布后,各“家乡媒体”毫不吝啬地通通留出头版。陕西日报在头版刊登《陕西两项入选2019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和《我省26项考古项目入选历届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两篇文章,山西日报、山西晚报、湖北日报、大河报在头版的显著位置分别刊登了《绛县西吴壁遗址入选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随州春秋曾国贵族墓地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上榜全国“考古奥斯卡”,淮阳平粮台城址靠的是什么》等报道,重视程度堪比同日对“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发射成功的报道。

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公布后,最兴奋的莫过于获评项目的发掘单位和发掘者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参与了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的发掘工作,独中两元。北京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随即发布了《北大考古,牛!》推文,文中讲述了北大人的田野故事,既有深度、又有温度,还带着些许的骄傲。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官方微信公众号则依旧保持着严谨的学院派作风,其推送的《古脊椎所秦岭汉中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洞穴遗址发掘荣获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详述了遗址的发掘始末和收获。

媒体关注的不仅是公布的结果,还有对此次活动本身的探讨。《人民日报》在5月13日的“人民时评”栏目中刊登了《“云考古”带来的文化体验》评论文章。人民日报评论公号随后推送。“通过‘云端’漫步、手指触行,公众轻松进入到国家级的考古评审现场,走进考古人的世界。这种文化体验非同凡响……这些年来,我国的公共考古一直在不断创新发展,特别是考古现场直播、考古文博综艺节目、关于考古发现的纪录片、博物馆考古类展览等创新形式不断出现,成为大众文化生活中有滋有味的记忆。‘云考古’开创性的一小步,促成了考古文博经由网络满足公众文化需求的一大步,考古人把一个原本属于业界的聚会,变成了与大众共享的活动。”评论如是说。

“云考古”的一小步中国考古的一大步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活动已经举办了整整三十年。这项活动已经从最初单纯的学术活动,变成一年一度中国考古学界的学术交流平台和面向社会大众的行业宣传平台,成长为我国考古学界乃至整个文化遗产领域最具社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小行业承担大责任,中国考古不仅要在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深化中华文明研究中担当主角,还应承担彰显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重任以及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支柱力量。

当今的互联网时代,直播、短视频等多种传播形式层出不穷,深受年轻人追捧。直播平台的互动性和即时性,满足了人们希望共同参与、互动交流的愿望。此次“云考古”,一直被人们认为居于象牙塔内的小众的考古学能与时下潮流结合,把遗址发掘者和学术大家请入直播平台,说明考古正在以全新的、更具亲和力的姿态,融入当下青年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考古人独具特色的演绎,讲述考古背后的故事,增进人们对考古的了解,减少对考古的误解。能够隔着屏幕和考古人面对面,广大网民和考古爱好者在赞叹其思考问题高深和观察视角敏锐时,往往有“恍然大悟”之感,发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赞。也为有这种近距离接触专家的机会而倍感珍惜。由此可以看出,因为疫情缘故改在线上举行并全网直播的“云考古”,实实在在地更加适应了时代的潮流和公众的需求,也为考古工作如何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启示。

新的传播形式让考古火热“出圈”,走进大众生活。在网友直呼“第一次在微博上看直播,竟然是这种高端局”“云考古是个好点子,普及了文化、拓宽了视野”“这种直播太有文化内涵了,好喜欢”等众多留言中,我们也意识到“考古+直播”不仅为共享科学考古发掘成果提供了新的平台,同时也优化了直播、短视频平台的内容,为网络世界带来了一股浓厚的学术热流,也为丰富公众的文化生活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新的思路。

公众考古,应该是提高下的普及还是普及下的提高,是传递和引导还是迎合?

纵观此次终评会的五场直播,无论是发掘者汇报还是评委提问,他们坚持用科学的态度解读考古发现,没有为迎合网友对考古的猎奇心态而出现丝毫泛娱乐化的倾向。让科学严谨、学术第一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以网络直播这种大众乐于接受的普及方式呈现,以适当的形式吸引网民关注,是一种循循善诱,“由简入难”的巧妙做法。更是在保持严肃的学术前提下,极大提高中国考古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的一次新尝试。

对于考古人而言,网络直播也不失为一个抒发内心声音的平台。此次终评会的评委之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先生在直播中“情不自禁”地说:“盗墓不应只定义为经济犯罪,因为它盗走的不仅是文物和历史资料,更是民族文化的根!”话音刚落,便引得网友拍手称赞。回看网友们“考古和盗墓不共戴天”“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公共考古真的很有必要”“要让更多的人树立文物保护意识”等留言,便是这种共鸣的生动写照。

此次“云考古”,这虽然是形式上改变的一小步,但就其产生的空前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以及带给社会公众和考古人的全新体验而言,却可以称为中国考古学的一大步。有网友在自媒体上表示:“这次评比采用了新媒体的方式,向更广泛的公众展现了考古工作的成果。这个信息传播的过程,或许比最终的评比结果更重要。”“今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无论是形式还是宣传、影响,应当算是历史事件了!”

“云考古”的惊人传播数据表明,一个只有2万从业人员的小行业的学术活动,经过多年的耕耘和经营,今天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已经从一个行业的评选变成了一个成功的IP文化产品,其呈现出的全民参与文化遗产“云共享”的盛况,也揭示了中国考古及文化遗产“云上”展示传播的发展前景。北京大学教授李伯谦对网友参与和评论的积极性评价道:“这表明国人对自己民族的历史有了更多更高层次的认识!”北京大学教授孙庆伟认为,惊人的数据既真实反映了全国人民对考古学发现和考古事业的空前热情,也体现了全国人民对考古工作者的希冀与期望。70年前,中国考古学的先驱苏秉琦先生就呼吁要把考古学建设成人民的事业,70年来,中国考古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而此次“云考古”,则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考古事业深厚的人民基础。积极回应人民的呼声,努力满足人民的需求,考古事业必将成为人民的事业。

相关报道:让考古在“云端”可见

据中国社会科学网(杨阳):五一期间,“云考古”的崭新形式让公众再度见识了考古的魅力。每年一度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首次以网络直播的形式,在连续5天的时间里,与广大网友共同见证了2019年度“十大”考古的诞生过程。据不完全统计,直播观看总量达2278万人次,与之相关的话题阅读量达1.66亿人次。

最终,陕西省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黑龙江饶河小南山遗址、陕西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甘肃敦煌旱峡玉矿遗址、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广东“南海Ⅰ号”南宋沉船水下考古发掘项目进入“十大”榜单。2019年是考古“大年”,年度考古发掘项目首次超过1000项,重要发现不断。从地域上看,河南、江苏、北京、陕西的项目居多。此次入围项目在内容上包括了早期人类、文明进程、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等多个重要学术领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每一项考古新发现都深化了我们对一个学术领域的认识,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线索和需要持续关注的研究方向。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将陕西省南郑疥疙洞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称为“具有国际意义的重大考古项目”。在现代人起源问题上,有走出非洲说和各地区分别起源说。其中,距今10万—5万年是非常关键的时间段。而疥疙洞遗址正是中国旧石器时代遗址中罕见的、保留了距今10万—1.5万年间人类化石和丰富文化遗存的洞穴遗址,地层堆积基本连续,层位关系清楚,出土遗物性质明确。对研究秦岭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人类体质特征、栖居方式、行为方式、石器工业面貌、文化发展演变过程及其环境背景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黑龙江饶河县小南山遗址发现的连续多时期的文化遗存,跨度达1.5万余年,对构建黑龙江下游乃至滨海地区考古学文化序列意义重大。陈星灿认为,该遗址“填补了地区文化发展的空白”。小南山遗址第一期发现了中国北方最早的陶器,距今1.4万年,可与俄罗斯、日本列岛的早期陶器相联系。在遗址的竖穴土坑墓中,发现了距今9000年的玉器,是我国境内迄今为止最早的玉器,从工艺上看,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玉器有渊源关系。该遗址对认识中国玉器起源问题提供了宝贵材料。

陕西神木石峁遗址连续9年的系统考古工作表明,作为石峁城址的核心区域,皇城台或已具备了早期“宫城”性质,是目前东亚地区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早期宫城建筑,展现了黄土高原上一处神秘王国都邑的极致辉煌。石峁遗址考古成果不断刷新着学界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知高度。“这里颠覆了我们以往对龙山时代北方文明程度发展的认知。”陈星灿说:“新发现的70处石雕,其主题和艺术风格与后来的二里头文化绿松石‘龙’‘虎’、商周青铜器的表现形式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显示了它与中原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我国最早的“双轮车”车辙痕迹、最早的城市“中轴线”布局、完备的排水系统、完整的黄牛祭祀……6年来的研究进展,让我们对河南淮阳平粮台城址这个老遗址充满期待。遗址内出土的各类遗存,展现了中原龙山文化兼容并蓄的特质,是新石器时代末期各区域文明间交汇融合的集中体现。黄牛在平粮台城址的大量发现,对研究起源于西亚地区麦作传统下的黄牛如何融入中原地区传统的粟黍农业经济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说:“平粮台地处淮河流域,以往重视程度不够,但其实这里连接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非常重要。”

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最重要的意义在于,首次在中原地区揭示出已知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专业化水平最高的夏商冶铜遗址,弥补了从铜矿开采到集中铸造之间所缺失的冶炼环节,填补了中国冶金考古的一个重要空白。结合近些年在晋南中条山地区的相关工作和学术界其他成果,可以肯定本地区处于产业上游的采矿、冶铜业,主要为终端铸造业输送原料,而下游产业生产的铜礼器和兵器等国之重器,应主要集中在国都及附近地点,从而充分表明了早期王朝国家对此种重要战略资源及其产业链的直接控制。这为理解夏商王朝的崛起与控制、开发、利用铜矿资源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甘肃敦煌旱峡玉矿等遗址直观呈现了自西城驿文化、齐家文化时期至骟马文化晚期、西汉早期这近2000年间,甘肃西部地区透闪石玉料开采、利用的景象。一系列的证据表明,甘肃地区的透闪石玉料很早就进入甘肃以东及周边区域。王巍说:“考古人踏破铁鞋寻觅的马鬃山径保尔草场、寒窑子草场和旱峡玉矿遗址,是目前国内可以确定的年代最早的透闪石玉采矿遗址。旱峡玉矿遗址的发现更是大大提前了河西走廊地区玉料进入中原地区的年代。这对揭示早期社会先民的社会组织形态、生产力发展水平、稀有资源的利用与社会复杂化进程等都有重要价值。”

湖北随州枣树林春秋曾国贵族墓地弥补了春秋中期曾国历史的缺环,构建了中国周代封国中以考古发掘最完整的材料也是最重要的文化序列,构建了江汉地区青铜文化的一个标尺,在曾国乃至两周考古领域具有重大意义。出土的近600件青铜礼乐器上的近6000字铭文,反映了极其丰富的曾国及周王朝历史文化信息。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说:“这是新世纪考古发现最大的一批春秋时期金文资料。”

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是迄今为止新疆地区发现的唯一一处年代准确可靠、形制基本完整、保存状况完好、文化特征鲜明的汉代古遗址。出土的大量汉代典型器物层位关系明确。“石城子遗址当是史书所记的疏勒城,证明汉代对天山南北的丝绸之路进行了实际有效的行政管理。”信立祥说。石城子遗址是汉代中原王朝有效治理和管辖西域的历史见证,其考古成果对于阐释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交融、息息相通的历史史实,对于推进“一带一路”核心区历史文化建设等,均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青海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是首次在青藏高原发现的壁画墓,而彩绘漆棺也是迄今为止青藏高原首次发现的独特葬具装饰形式。值得一提的是,墓葬内设置密封的暗格,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考古史上,都没有发现过类似的先例。该墓葬的发现,对于探讨古代汉藏文化融合进程和青海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盛况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发现的珍珠冕旒龙凤狮纹鎏金王冠既有自己的独特性,也体现了汉藏文化的一体性,丰富了我们对于吐蕃王室的认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刘庆柱说。

广东“南海Ⅰ号”南宋沉船的清理工作自2013年启动,截至2019年,共发掘文物近18万件(套),其中瓷器约16万件(套),铁器凝结物124吨,工作已基本完成。“南海Ⅰ号”作为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结构完整的水下遗存,其蕴藏的信息总量极为庞大。为此,工作人员引入聚落考古理念,将“南海Ⅰ号”作为某一时间节点上高度浓缩的聚落形态,对海洋沉船的埋藏环境、古代贸易活动和海上生活、沉船遗址的海洋生态、古代中外生物交流等进行综合研究。“这在世界水下考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其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和做法值得借鉴。”刘庆柱说。

相关阅读: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山段发现珍稀濒危植物滇桐野生居群 河南出土2200年前西汉初期“鹅首曲颈青铜壶” 装3000ml不明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