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探索 > 正文

天文学家试图解释围绕Fomalhaut恒星运动的“幽灵行星”Fomalhaut b失踪之谜

天文学家试图解释围绕Fomalhaut恒星运动的“幽灵行星”Fomalhaut b失踪之谜

天文学家试图解释围绕Fomalhaut恒星运动的“幽灵行星”Fomalhaut b失踪之谜

天文学家试图解释围绕Fomalhaut恒星运动的“幽灵行星”Fomalhaut b失踪之谜

据cnBeta:2004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家Paul Kalas和他的同事们通过NASA强大的哈勃望远镜,惊讶地发现一颗行星围绕着Fomalhaut恒星运动的证据。随后他们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这项发现,可知该恒星距离地球约25光年,质量约为木星的三倍。诡异的是,这颗“幽灵星球”后来竟然莫名失踪了。

2004年的时候,Kalas借助哈勃望远镜观察了Fomalhaut恒星,结果留意到了图像中出现的一个凌日斑点,这可能是我们对系外行星Fomalhaut b的首次成像。

然而根据周一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新研究,天文学家猜测Fomalhaut b可能根本不是一颗行星,而是两个巨大的小行星碰撞后产生的余晖。其理由是研究人员无法找到此等大小的行星所应该具有的红外特征,结果这个谜团就这么持续了16年。

亚利桑那大学天文学家、新论文合著者András Gáspár表示,学界一直努力尝试对Fomalhaut b进行分类。作为哈勃望远镜的继任者,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已被推迟到2021年发射。在准备期间,Gáspár下载了哈勃望远镜的档案数据,以期寻得某些被遗漏的细节。

结果发现,Fomalhaut b的光芒已奇怪地消失。从2004年数据中的一抹亮光来看,Fomalhaut b变成了一颗“幽灵行星”,直到2014年彻底不见光。

通过将两个约125英里宽的巨大行星引入计算机建模系统,研究团队发现了哈勃所见到的特征与之很好地匹配,意味着那抹亮光很可能是大规模碰撞产生的膨胀尘埃云。

相关阅读:
SpaceX“星链”卫星在国际空间站宇航员拍摄的南极光照片中出现 发现300光年外有一个体积及表面温度与地球相近的宜居系外行星“Kepler-164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