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学研究“还原”古人类迁徙路径
据科普时报(金雷):船驶过了北纬70°,天气明显变坏,大雾笼罩着海面,大小不一的浮冰从船边闪过。到了下午,海面的风力继续加大,天阴沉沉的,浪高已经超过了两米,所有的海上作业只好取消。
稍晚,临时确定在一处100余人的小渔村登陆。这里有超市、邮局、教堂等设施,当然,还有超过当地居民人数的格陵兰犬。
到达小渔村边的海滩,看到岸边高地上就有超市,不过没有开门,屋顶的牌子上用格陵兰因纽特语和英语写着“欢迎来到Saqqaq”,显然Saqqaq是这里的名字。后来在村子的一处高地上,见到2005年立的一尊因纽特人塑像,经翻译得知这是纪念250年前该地有因纽特人居住。
Saqqaq是个环形海湾,在海湾前有一处高大宽阔的岩石露出海面,挡住了从海面上刮过来的风,使海湾成了一处避风港。整个渔村都是面向大海,依山而建,每家每户都是独立的两层小屋,一层是设备层,二层才住人。每栋小屋都刷成不同的颜色,如果有阳光的话,一定认为自己来到了童话王国。
穿行在居民区时,有一当地老妇向我们打招呼,并走过来问我们来自哪里,告之来自中国。她听后想了想,用不知是用因纽特语还是丹麦语与随行的船方人员交流了起来。之后,老妇继续用英语告诉我们一行,她家是当地的猎人家庭,那边海岸上有他父亲晾海豹皮划艇的架子,这里附近有许多格陵兰犬,让我们不要靠近,尤其是养育小狗的母犬。她后来又说,这里有许多屋子是空的,人们都纷纷搬离了这个岛,只有她还没有走,言语间透着些许无奈和凄凉。
Saqqaq虽然现在看似荒凉,但是在2010年2月的一组基因图排列揭示了4000多年前人类在此地的大迁徙活动:考古学家之前在北极圈发现了许多属于古爱斯基摩人的不同文化。首先是4000年前露营和追捕北美驯鹿及海豹的Saqqaqs人;接下来是2800年前的海象猎手Dorsets人;最后是1000年前的现代因纽特人祖先Thules人。让科学家们感到困惑的是这些文化彼此之间的关系。它们来自于一个种族还是不同的人群?它们代表了从旧大陆到美洲的一次迁徙或是多次人潮?
如今,一项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基因组学研究将许多此类文化追溯到古爱斯基摩人身上,这是一群在4000多年的时间里定居在恶劣环境中的人类,并且在距今700年前神秘地消失了。这一发现颠覆了科学家对于北美北极圈迁徙模式的认知。
根据这项研究,横渡白令海峡,从西伯利亚移居到新家园的古爱斯基摩人与历史上不同时期经由相同途径迁徙而来的美洲土著民族、因纽特人等其他文化的人们完全没有接触。
事情有了转机: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两位研究人员利用一个死于4000年前的格陵兰人的头发样本绘制出基因图谱,该研究开创了基因研究的新领域。研究发现,这个早已死去的格陵兰人原籍似乎是在西伯利亚,而与现代格陵兰人毫无关联。这一发现为5500年前有原始移民从西伯利亚迁移到美洲新大陆的说法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诸如现代人起源和疾病等诸多问题提供合理的解释。非常有趣的是,科学家通过对其基因组序列的仔细分析,推断出头发主人应该具有在亚洲人中常见的A型血、褐色眼睛、浓密的黑发和较干的耳蜡,同时很有可能是一名秃顶男性。
2010年2月11日,《自然》杂志刊登了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艾斯克-威勒斯勒夫教授和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王俊、李英睿、郭小森等多人署名的论文《一位灭绝的古爱斯基摩人的古人类基因组序列》(参加这项工作的除中、丹两国外,还有美、英、法、德、俄、澳大利亚和爱沙尼亚等国的学者)。
此文对丹麦的一个考古队在格陵兰岛一处永冻层属萨卡克文化(Saqqaq Culture)的遗址(距今约4000年)发现的古人类头发中提取的DNA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得出的结论是古萨卡克人在亲缘关系上与西伯利亚东部的恩加纳桑人、科里亚克人和楚科奇人相近,而与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即爱斯基摩人)关系较远,他们大约是在5500年前从西伯利亚穿过白令海峡迁徙到格陵兰的。虽然论文的标题沿用了人们比较熟悉的“古爱斯基摩”这样的字样,但实际上古萨卡克人是与因纽特人不同的另一支由亚洲迁至美洲的黄种人。《自然》杂志当期封面正是据此模拟出的Saqqaq古人头像。研究显示,伊努克是Saqqaq人,这种人生活在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800年间,是南格陵兰地区最早的文明,其后灭绝。
证明来自格陵兰岛的Saqqaq古人的遗传信息比公认的美洲原住民(主要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同属黄种人),更加接近于现代东亚和西伯利亚人群。该研究以强有力的数据证明,在现代美洲原住民迁徙到美洲之前,还有更早一批黄种人群体经西伯利亚迁徙到美洲,从而为这一人类演化历史中的重大问题提供了根本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