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多维发力 重点突破 青岛围绕三大领域积极探索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

青岛紧抓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有利契机,在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融合发展、工业互联网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企业家队伍等三个方面加大创新探索力度,带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截至2023年底,青岛市属企业资产总额达3.0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营业收入6900.3亿元、同比增长6.5%,利润总额387.6亿元、同比增长13.2%。

积极探索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坚持以行业头部企业为引领,打造政企合作牵引、生态赋能支撑、场景驱动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新模式。一是政企合作“打头阵”,破解“起步”难题。推动海尔卡奥斯与山东港口集团、青岛财通集团等国有企业联合打造政企合作、市场化运作的企业综合服务平台,集聚各类生态资源,构建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通过“数据跑路”代替“企业跑腿”。二是生态支撑“强底座”,破解“培育”难题。发挥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引领作用,支持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强化生态赋能模式,引导产业链龙头企业汇聚上下游产业资源,共同建设垂直行业平台、关键技术平台、产业互联网平台,形成“一超多专”良性竞争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格局。加快布局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的工业互联网创新协同应用平台、澳柯玛股份的澳云数智平台等国有企业互联网平台,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升级。三是场景驱动“促推广”,破解“应用”难题。坚持开辟场景新赛道,探索政府开放资源、企业提供技术、用户参与反馈、平台主导运营的“场景打法”。搭建工业互联网场景赋能公共服务平台,常态化组织线上线下对接,有效推动供需合作落地。建立市属企业应用场景开放专区,发布24个应用场景,通过公开征集解决方案,进一步汇聚创新优势资源、打造优秀应用场景、培育开放融合创新生态,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

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营造企业家培养良好生态

坚持激励、保护、服务、培植并重,健全企业家培养和服务机制,赋能企业家队伍成长。一是强化顶格服务,完善系统性激励保障机制。成立市领导牵头、一部门主管、多部门联动的协同解决企业重大问题机制,完善跨部门“青岛政策通”平台,实行“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构建“绩效考核、管控总额、自主分配、复核备案”薪酬分配体系,建立企业经营投资尽职免责事项清单,健全企业家负面信息澄清机制,对经营业绩突出的企业家经审批可延迟退休。二是给予政治荣誉,健全企业家参政议政制度。立法设立“企业家日”,完善参政议政制度,建立政企沟通“绿色通道”,每年召开全市企业家大会,专题听取企业家意见建议;给予优秀企业家政治荣誉,提高企业家社会地位,对评为青岛市杰出企业家、行业领军企业家、优秀企业家,以及获得省部级以上表彰的企业家,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为党代会代表、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候选人。三是搭建平台,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出台《关于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支持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的若干规定(试行)》,每年选派优秀国企、民企企业家到境外和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学习研修。利用青岛企业家学院等资源搭建交流平台,为企业家干事创业提供智力支持。累计涌现出32名全国优秀企业家、115名山东省优秀企业家。

以国企党建与发展研究会为抓手促进中央企业和地方融合发展

以综改试验为契机,创建国企党建与发展研究会,以党建为纽带联系服务广大驻青国企,现有会员单位280余家,在深化中央企业和地方合作、促进国资“一盘棋”协同发展方面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一是擦亮政治“底色”,党建引领促融合。创建“青融党建”特色党建品牌,成立驻青国企“联合党校”,定期开展党务培训、课题研究、党建品牌评选、党建与发展论坛等活动,推动企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通共进。二是打造服务“本色”,助企纾困破解难题。积极帮助企业化解难题,在人才招聘、就医就学等方面,发挥“服务专员”作用,用“亲情化”服务推动驻青国企高质量发展。常态化开展“党建赋能、助企纾困—我为企业办实事”活动,先后协调相关部门、区市为驻青国企等会员单位协调解决党组织关系、历史遗留问题、项目建设等方面的难题140余项,形成服务中央企业、省属企业和外地国企的良好环境。三是增添合作“亮色”,架桥铺路互利共赢。建立会长轮值、聘任“央地合作”工作顾问、常态化走访交流工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就近替代、链内循环。2023年央企省企在青投资项目302个,总投资超过320亿元;今年一季度成功举办“企地共建、走进青岛”活动,22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额467亿元。

【责任编辑:张宇晖】

相关阅读:
微视频|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 中国中车“伊春号”高端旅游列车首发试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