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社区最多的时候有26块牌子,不少群众反映,来办事一看到这么多牌子就晕头转向,都不知道找哪个办公室。”过去,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茈碧湖镇玉湖社区屋里屋外各式各样的牌子密密麻麻,让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李志涵很是困扰。如今,走进这里,墙面已经恢复了原有的清爽和整洁。
“发牌子就是发任务,挂牌子就是挂责任。”洱源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杨伟燕介绍,有的部门随意挂牌子,将本应由自身承担的工作任务和责任层层下压,让基层组织挑起了主角“担子”。
今年3月,洱源县纪委监委会同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委组织部、县委农办、县民政局等部门,印发《洱源县关于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的工作方案》,以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工作为切口,破解基层治理中“小马拉大车”的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为村级组织松绑减负。
“一块牌子就代表一项职责任务,现在社区只剩下6块牌子,我们再也不用忙于应付每块牌子背后的检查、调研、材料报送了。”谈起最近的变化,李志涵感慨良多,墙上的牌子少了,不仅方便群众办事,社区工作者也有了更多时间服务群众。
这段时间,不该挂的牌子被悉数摘下,把相关职责交还给职能部门,工作事务也变得更加清晰明了。乡村振兴、洱海保护、社会治理……玉湖社区的工作人员把更多的精力投身到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中。
“把牌子从墙上摘下来容易,但更重要的是明确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边界,防止工作任务和责任的无序下压和转嫁。”杨伟燕介绍,在县纪委监委的督促推动下,洱源县委社会工作部、各乡镇党委和政府制定了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清单,明确清单外的工作事务不得交派村级组织承担,同时出台村级组织证明事项清单,明确应当和不应当出具的证明事项。
“以前,群众在工作、学习、生活中需要的几十项证明都需要社区开具,我们一共有9名专职工作人员,经常要安排专人负责证明办理工作。”李志涵说。
玉湖社区人口接近1.3万人,以往每逢开学季,到玉湖社区开具“社会实践证明”“贫困生证明”“居住证明”等各类证明的学生和家长纷至沓来,每次都要开具三四百份证明。如今,洱源县共精简了34项村(社区)不必要的证明事项。
“权责界限明了,基层干事就顺了。”杨伟燕介绍,为防止“牌子乱象”和各类证明事项反弹回潮,出现边减边增、明减暗增、先减后增等问题,洱源县各乡镇纪委以清廉村居建设为契机,对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和证明事项相关工作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加大跟踪问效落实力度,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及时纠正随意增加村级组织负担的行为,切实为基层减负。(本报记者赵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