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深耕在未来!“经济第一大省”如何步步向新?

在深圳坪山,清华大学研究院超滑技术研究所的科研工作者们连日来正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的带领下埋头攻克“零磨损”这一世界级难题。在此前,他们已经在这里将结构超滑实现的尺度突破到毫米级。

安静的实验室之外,这项技术突破正在大湾区产业界泛起阵阵涟漪: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5G/6G通信等诸多领域都因这项变革实现加速发展。

结构超滑技术跨越上千公里,最终“花”开南粤,如今在广东不仅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也实现了从实验室到产业的“无限”蝶变。

以一项科技突破,撬动整个产业变革,这既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鲜明特点,也是“先行广东”一路走来的经验路径。

从10月1日起,《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正式施行,以立法形式为今后科技创新发展谋篇布局。锚定发展新质生产力,广东将如何发力当下?当此全球产业竞争白热化之时,“经济第一大省”为何着力“深耕”在未来?

深耕在未来!“经济第一大省”如何步步向新?

“厚成势”科技创新缘何潮起大湾区?

科技发展,一日千里。该如何在瞬息万变中准确寻找广东当下的科技创新“坐标”?

作为全国首个GDP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广东已经连续35年稳居经济总量的冠军宝座,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截至去年年底,广东全省登记在册的经营主体突破1800万户,数量稳居全国第一。市场是最好的孵化器、加速器、放大器,借力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大批科技创新发轫于企业,应用在湾区市场。“企业是创新主体”在这里有了生动的注解。

以湾区之名,联动港澳,则让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成为了中国科技创新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就在不久前,《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百强科技集群排名公布,“深圳—香港—广州”这一科技集群也连续五年蝉联全球的第二位。

不难看出,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势能”已具。这是既有的“家底”,也是再出发的新起点。不过,分析一个地区科技创新是否能持续保持领先,除了当下所处的位置,更要观察其未来发展的布局和态势。

深耕在未来!“经济第一大省”如何步步向新?

如今的粤港澳大湾区,早已从过去的“世界工厂”华丽转型为前沿创新的沃土。目前,广东全省已建有国家实验室2家、广东省实验室11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31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4家、广东省重点实验室435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31家。

技术更新日新月异,新质生产力的培育迫切需要科技创新平台、资源共享平台和基础研究平台等多方的协力加持。如何为各类新技术、新业态的研究提供最好的测试场,广东有深远考量。

放眼广东,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各类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建设举措频频、质态跃迁: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鹏城实验室、广州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为广东汇聚了一大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同时,也解决了重点产业“卡脖子”问题。

就在上个月,大湾区全空间无人体系及低空经济产业孵化基地也落地广州南沙,在可预见的将来,这个基地将培育和孵化一批优秀的无人体系及低空经济产业企业和项目,这些怀揣着先进技术和应用创意的企业,将在这里找到“小切口”开展验证,进而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深耕在未来!“经济第一大省”如何步步向新?

育新机发力当下为何先“着眼未来”?

就在不久前,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先进阿秒激光设施正式获得国家发改委概算批复,即将在广东启动建设。

作为一个时间单位,1阿秒等于10的负18次方秒。未来有望为研究材料、信息、生物医学等学科提供有力技术支持。而202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阿秒激光领域的科学家。

时隔一年,诺奖“同款”就在大湾区“上新”,不难看出广东发展科技创新,锚定“未来”二字的态度。

“概念”“未来”“非共识”“新物种”……早在今年年初,广东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就已经有不少相关部门负责人抛出这些“新名词”,呼吁要提早关注,提前布局科技新兴领域。

不少基础研究尚在萌芽阶段,很多研究方向还在人们的认知范围之外,已经身处全球产业前沿的广东,时不我待、超前布局的紧迫感从何而来?

如今,虽然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已经连续7年排名全国第一,但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状况尚未根本改变,也是客观事实。

面对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必须锚定聚集源头创新的基础科学,然而,基础科学成果的培育不在朝夕之间,面对“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客观事实,广东是否仍然愿意为科技创新“长期主义”托底?

深耕在未来!“经济第一大省”如何步步向新?

刚刚施行的《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或许更能说明广东面向未来科技的态度:不仅专门将“基础研究”列为专门一章,还着重提出对基础研究将提供“稳定支持”:省级财政科技专项资金投入基础研究的比例应当不低于三分之一。带动基础研究经费在全社会科技研究开发经费的比例逐步提高。旨在让深耕基础研究的企业和科研机构安心培育“从0到1”的基础研究能力。

面向未来是方向,稳定支持是态度。面对无法短期就能实现效益产出的基础研究,广东始终保持着足够耐心:不仅要定投、深投“根技术”,还要有全链条、全周期支持创新。

收益长与风险为伴。基础科技创新也并非“一分耕耘”就一定能获得等价收获,支撑早期科技成果转化,投向尚未明确看到效益回报的科研项目,力挺科创项目背后的伯乐,同样重要。

《广东省科技创新条例》提出:广东省人民政府科技、财政、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部门对国有天使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的投资期和退出期设置不同考核指标,综合评价基金整体运营效果,不以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作为主要考核指标。

以立法形式明确“容错机制”之外,这也为“稳定支持”提供了依据和指引。鼓励“耐心资本”更有耐心,具有风向标的作用。破解科研“千里马”背后的“伯乐”“不敢投”的顾虑,催生更多原创成果,以超前布局,稳定支持。

深耕在未来!“经济第一大省”如何步步向新?

“合聚变”科创动能何以“扬帆”大湾区?

产业集群不断向“新”而行,背后少不了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赋能,而科研创新的投入,也给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提供稳定支撑。

在这方面,大湾区的力度可谓相当显著——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在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的总体投入超过4600亿元人民币,平均强度为3.4%,已经超过了德国和日本。而在企业端,广东省2023年的500强企业研发总费用达到4712.36亿元,同比增长16.04%。

政策上的“稳定支持”,让广东科技创新的基础研究有了立法层面保障的“硬投入”。

从“点上开花”到“面上成景”。如果说全力补“基础研究”短板让广东科技创新根基牢固,那么加码“创新生态链”,则让广东科技创新不再局限于单一领域、特定环节,而是覆盖了从原始创新到现实生产力转变的全流程、各环节。

如今,广东正在打造“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更要汇聚形成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共识。依托“链主”和单项冠军企业,广东推动5家国家级和4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串联起1600多家遍布珠三角和粤东西北的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超过4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在创新链的大生态中葱葱郁郁,在市场激荡中不断用创新创造惊喜。

深耕在未来!“经济第一大省”如何步步向新?

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大湾区不断跑出创新“加速度”,更进一步跻身了全球顶尖科技集群。这背后,是持续完善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和不断优化的区域创新体系在“保驾护航”,而一系列平台载体的建设,如深港河套、珠海横琴“两点”,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两廊”,则让大湾区的科技创新有了更为具象、明晰的落点。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广东产业与创新互促双强正从“新质点”到“新质面”,再到“新质链”的跃迁,新质生产力就在这样门类齐全的产业脉络中不断奔跑,加速延伸。

珠江潮涌、岭南风劲,“科创要素”在此“高效流动”。先行之地,要有先行探索,更要有先行担当。从大湾区出发,开放式的创新、集成式的创新,正在让大湾区激发澎湃的科创力量。(总台记者林丽丽)

责任编辑:张玉

相关阅读:
涉嫌诱导参保人员住院骗保,新疆曝光多起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例 知名演员成毅突发意外!拍戏吊威亚从高空摔在台阶上,工作室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