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手刹制动不达标,踩脚刹蒙混过检;刹车灯不亮,开示宽灯替代;尾气不合格,就使用屏蔽器篡改车辆数据……
2024年7月,新京报记者在安徽省合肥市暗访发现,为源机动车检测站工作人员通过上述多种“非正常”手段,避开检测车间的监控,帮本应该维修的“问题车”通过年审。
这些被“特殊照顾”的车辆,个个都有“熟人”打招呼。“熟人”不仅有站内工作人员,也有高价收取车主检测费的“黄牛”。
调查中记者发现,该站每天都有多名黄牛进入检测车间,为问题车“保驾护航”。而这一行为也得到了负责人的默许,“咱们的业务主要就靠他们”。
允许黄牛揽客,帮“问题车”过年检的并非为源机动车检测站一家。合肥市和汇机动车检测站负责人称:“我们不能讲包过,但你们出去拉业务时可以讲,尾气检测在合肥过不了的,可以开到老板在六安的检测站去检。”
根据《检验检测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规定,改变关键检测条件、未按照规定采集原始数据、伪造机动车排放检验结果等行为,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负责资质认定的部门取消其检验资格。
合肥为源机动车检测站检测车间入口。该站于2020年设立,可对小型汽车和4.5吨以下的蓝牌货车进行年审。新京报记者程亚龙摄
驻车制动力不足踩脚刹过检
机动车年检,是为保障行车安全对车辆进行的一次较为全面“体检”。对于存在行车安全隐患、检测不达标的车辆,需要维修后进行复检。
7月初,新京报记者应聘入职合肥市长丰县岗集镇的合肥为源机动车检测站,成为一名引车员,负责将待检车辆开进检测车间进行相关检验。卧底调查中记者发现,该站多名工作人员在对车辆进行安全性能检测时,采取作弊手段,为问题车“开绿灯”。
公开资料显示,合肥为源机动车检测站成立于2020年,经相关部门批准可对轿车和4.5吨以下的蓝牌货车,开展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环保检测和综合性能检测。
7月8日,一辆已行驶了24万公里的皖A牌长安面包车,由记者驾驶开上该站安检线,对车辆进行制动检测。根据国家强制标准GB7258-2017《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要求,驻车制动要求在机动车空载的情况下进行,驻车制动力的总和要大于或等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质量的20%。
在对该车的驻车制动(手刹)检测时,记者两次拉紧手刹,检测系统屏幕均显示“4.7%X(不合格)”的字样。4.7%,即表示其驻车制动力仅为该车整车质量的4.7%。
做完刹车安检项目后,记者将这辆不合格的车辆停在检测车间外,其间并未见到车辆驶离维修,但一小时后,该车被其他引车员再次开上安检线时,奇迹般地通过了驻车制动项目的检测。
7月4日,一辆皖A牌照轿车正在安检线上进行驻车制动(手刹)检测,屏幕显示该车手制动和为14.8%(不合格)。新京报记者程亚龙摄
“这是非正常操作,慢慢你就懂了。”面对记者的疑问,一位老员工说。
7月9日,在为源机动车检测站内,类似的“神奇操作”又多次上演,直到一名中介要求记者以同样的方式过检,方点破了其中的“门道”:“刹车线(刹车指示灯的线路)已经拔掉了,(检测手刹时)踩脚刹就行。”
几分钟后,记者看到中介提到的这辆被拔掉刹车指示灯线路的大众轿车,被站内老员工开上安检线复检手刹,并通过了检测。
这位老员工向记者解释称,正常拉手刹时,车尾灯是不亮的,为了避开监控拍照并让车通过检测,中介一般会拔掉脚刹的刹车指示灯线路,在做驻车制动检测时即使踩脚刹,刹车灯也不亮,审核人员发现不了其中的问题。
在安检环节,新京报记者还发现,合肥为源机动车检测站还存在使用车辆示宽灯代替刹车灯,帮“问题车”过检的情况。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要求,机动车的灯具应安装牢靠、完好有效。但该站的工作人员在发现车辆尾灯不亮时,经常打开示宽灯替代,“直接开小灯(示宽灯)上线检测就行。”
该检测站站长称,刹车灯与示宽灯虽然不同,但比较相似,有些刹车灯不亮的车,开小灯就能蒙混过关。
尾气检测用屏蔽器为问题车开“绿灯”
除了刹车制动,环保检测中OBD(车辆诊断系统)检测在车检中也非常重要。OBD系统可以从发动机的运行状态监控机动车是否尾气排放超标。
新京报记者在暗访期间发现,一些行驶里程较长、年限较老的老旧车辆,在进行尾气检测前,工作人员使用外接的屏蔽器,连接车辆和OBD检测仪,让检测仪读取到经过篡改的车辆信息,以达到过检目的。
7月10日上午8时30分许,一辆皖A牌照的银色面包车,开上环保检测线(以下简称环检),正常使用OBD检测仪连接该车辆的OBD接口后,仪器显示“OBD检查信息异常”。
随后,环检线的负责人递过来一个黑色的类似OBD转换头的工具,要求新京报记者连在待检的车辆OBD接口和OBD检测仪之间。连接后,原本显示的“信息异常”OBD检测仪,显示为“正常”。
该负责人叮嘱,这个“转换头”是不允许使用的,接的时候要注意遮掩,别被监控探头拍到,使用完毕后要装到裤兜里,交还到调度室里。
7月10日,卧底记者对一辆皖A牌面包车进行环保检测时,环检线负责人递来OBD屏蔽器让记者使用。新京报记者程亚龙摄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之后几天多辆进行环保检测的车辆,都使用过“转换头”进行数据篡改。
一位老员工告诉新京报记者,印有“OBDII”字样的黑色盒子,并不是普通的转换头,而是OBD屏蔽器,连接后通过手机软件操作,可以篡改车辆的相关信息,使不合格车辆通过尾气检测。
检索公开报道可见,近两年,江苏昆山、湖南长沙、广西南宁和柳州等地的检测站,均曾出现因使用OBD屏蔽器篡改检测结果,被生态环境局处罚的案例。
在电商平台,一位售卖同款屏蔽器的商家告诉记者,她的产品主要是销往检测站的,该屏蔽器可以同步车辆的合格信息,屏蔽车辆发动机及与尾气排放相关等异常信息。
从事车辆尾气排放超标治理的刘先生介绍称,检测站在对车辆进行尾气排放检测时,需要先读取车辆的OBD数据,OBD数据包含了车辆发动机的状态,以及与尾气排放相关部件的数据,如果这些数据都不合格,那么尾气排放也会被判定为不合格。检测站使用屏蔽器就是为解决这一问题,其实就是作弊。
国家生态环境部颁发的《机动车排放定期检验规范》明确规定,OBD诊断仪应直接连接车辆OBD原接口,不得通过其他装置间接连接。
在某电商平台,一家售卖OBD屏蔽器商家展示的图片。商家称,屏蔽器主要销往检测站,可屏蔽多项问题数据。网络截图
老板直言生意靠“黄牛”
事实上,并非所有的问题车,都会被检测站内的工作人员“格外照顾”,如果是车主自己开车去年检,遇到不合格的问题自然会被“严格对待”。
站内工作人员在尾气检测时,使用OBD屏蔽器或者在对车辆安检时作弊,往往是看被检车能否为自己挣来“外快”。
以为源机动车检测站为例,该站对外标价的检测费分别是私家车370元、蓝牌货车440元。如果车主自行开车到站审车,需按照标价缴费。若是通过黄牛、或找员工,价格则会便宜不少。
“站里一辆车就收110元,货车收220元。至于你们跑业务时,问别人收多少钱,你们自己定。”该站办公室负责人告诉记者,“下班后出去跑跑业务,能挣一些外快”。
员工自己拉来检测的车辆,哪有不检测通过的道理。“咱干这个的,好处不就在这吗?给同事打打招呼,让帮忙照顾照顾,车审过了,人家下次还找你审。”该负责人称。
新京报记者留意到,除了员工自己拉业务外,为源机动车检测站内几乎每天都有四五名黄牛聚集。尽管站内悬挂条幅上,醒目地写着“拒绝非法中介”“请勿轻信黄牛”的标语,但从老板到检测站长,都默许黄牛的存在,在检测站内为自己拉来的问题车“平事”。
为源机动车检车站摆放着“杜绝非法中介的招牌”,但该站几乎每天都有多名中介聚集揽活儿。新京报记者程亚龙摄
“咱的业务,主要靠他们。”为源检测站王姓老板称,每个黄牛都给站里缴纳了2万元—5万元不等的“保证金”,站里则给出相应的底价,为他们留下利润空间。
一个黄牛告诉记者,他们并非只赚取微薄的差价,最主要的挣钱方式是收高价帮问题车过检。比方有的车尾气冒烟或者更改过外观,车主自己开去检测不可能通过,但他们因为与多个检测站都很熟悉,可以向车主收取高价的检测费赚钱。
“就是靠关系,要不然我们天天在这是干吗呢。混熟了,事儿就好办。”另一名黄牛称。
新京报记者在合肥走访多家机动车检测站发现,合肥市十里庙机动车检测站、和汇机动车检测站,也默许黄牛为检测站揽客。
当记者以“黄牛”身份谈合作时,和汇机动车检测站负责人称,对于一些尾气排放超标的问题车,正常收费是440元,黄牛可以要到1000元甚至1500元。“你都可以给他讲‘包过’,如果问题比较严重,在其他检测站因尾气排放超标过不了,不用修,咱们在六安还有一家检测站,把车开到那去检。”
弄虚作假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
机动车尾气排放超标,已经成为城市空气污染重要来源。
合肥市交通运输局、市生态环境局曾在2022年7月联合发布通告,提到移动源排放对合肥市大气污染贡献率超过22%,严重影响城区空气质量和市民身体健康,超标车规范治理势在必行。
机动车检测站作为检测机动车尾气排放是否达标的机构,是开展移动污染源“源头治理”的关键,却为问题车辆“开绿灯”,无疑将破坏大气污染防治的成果。
机动车检测行业的一位从业者认为,检测站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一些检测站为拉拢业务,默许黄牛或员工揽客,这就难免会出现为问题车“开绿灯”的情况。近几年,随着相关部门对机动车检测站的监管越来越严格,检测乱象有所减少。
今年7月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公安厅、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印发《2024年安徽省机动车检验机构联合监督抽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通知称,将在10月31日前,通过视频检查、现场检查等方式,对检测站开展是否存在篡改、编造检验检测数据、结果;是否替换、调换应当被检验检测的车辆;是否为检验不合格机动车出具检验合格证明等11项问题的检查。
此前,安徽省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就通报了该市一起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案例:2024年3月,对安徽泽宇机动车安全综合检测有限公司检查发现,该公司通过采取调换检测车辆的方式,为71辆机动车出具虚假的检验检测报告。涉事企业被没收违法所得7700元,处以罚款275000元,涉及到的车辆,被要求重新开展检测。
2024年3月4日,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涉嫌弄虚作假的安徽泽宇机动车安全综合检测有限公司进行突击检查。图源:蚌埠市生态环境局官网
2023年,多个省份也公布了类似机动车检测机构弄虚作假的典型案例,涉及安徽、福建、湖南、江苏、浙江、山东等。其中就有案例涉及购买并使用OBD屏蔽器、采样探头未按规定插入排气管、脚踏采样管、临时套用排气管等情形。其中一家检测场购买3块信息干扰器一案中,除了违法所得被没收,还被处以30万元罚款。
据《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伪造机动车排放检验结果或者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最高可处50万元罚款。情节严重的,由负责资质认定的部门取消其检验资格。
近日,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联合部署深入开展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问题专项整治相关工作。要求各地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凝聚工作合力,通过查处一批重大案件、惩处一批违法犯罪分子、曝光一批典型案例,进一步加大第三方机构监管力度。
新京报记者程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