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五年内被罚超2亿,行长张荣森连任9天即辞任:浙商银行还好吗?

8月18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行长张荣森因个人原因辞职,辞任自辞职报告送达董事会时生效。在新行长任职资格获核准前,由董事长陆建强代为履行行长职责。目前,公司各项经营活动正常,该事项不会对公司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产生重大影响。

浙商银行进一步回应称,个别高管变动不会对本行经营产生影响,浙商银行战略、机制、队伍稳定,公司经营管理一切正常,未来高质量发展态势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浙商银行近年来高层频繁更替,高管层动荡不断,且多次卷入贪污腐败问题中。2023年2月,在前任董事长沈仁康辞任的一年多后,因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而遭通报。同日,公司董事庄粤珉也宣布辞去非执行董事职务,并随后因涉嫌违法犯罪被辽宁省抚顺市监察委留置。

回溯历史,早在2020年原副行长张长弓、原上海分行行长顾清良,以及资本市场部副总经理邹建旭等高管先后落马。其中,顾清良因受贿罪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而邹建旭则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接受监察调查。

对于张劳森连任9天即“因个人原因”辞任的具体细节,目前尚无官方正式披露。且作为老将,浙商银行并未在公告中向张荣森表达感谢,连任九天便突发辞职实数蹊跷,二级市场上也表现出悲观态度。

8月19日开盘后,浙商银行股价低开低走,放量大跌,盘中跌幅一度接近5%,明显偏离了银行板块及上证指数的整体走势。

张劳森连任九天即辞职,前任高管频涉贪污腐败

8月9日,浙商银行召开了第七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并聘任张荣森为新一届行长,这意味着张劳森获得了连任。然而8月18日,浙商银行就发布张劳森的辞职公告,在任仅9天。

有媒体报道称,8月15日,张荣森还参加了该行的高质量发展暨践行五篇大文章主题座谈会,并与媒体、分析师进了交流。

在座谈会上,浙商银行行长张荣森总结,“浙商银行这三年的发展是高质量的,是内生的,是集约的,不是承担风险大、资本消耗高的粗放式增长。”2021年6月到今年上半年,浙商银行三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86亿元,较上期多483亿元;实现净利润425亿元,连续三年稳步增长;实现经济增加值EVA累计383亿元,占开业20年总值的66%,并在处置历史风险、优化股东结构、稳定分红比例、提升经营效率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实现“价值倍增”。

然而,据上证报道,张荣森意外缺席16日举行的浙商银行成立20周年高质量发展大会,加之新一届行长连任仅9天,此番进一步引发了外界对其辞职事件的诸多猜想,也引发对浙商银行高管团队及为战略稳定性的考量。

公开资料显示,张荣森曾任广发银行北京航天桥支行行长、广发银行北京分行党委委员、行长助理,江苏银行北京分行筹建负责人、党委书记、行长,江苏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执行董事,浙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兼北京分行党委书记、行长。2021年6月,浙商银行进行了一轮高层换届,副行长张荣森代履行长职务。至此番辞任前,这名银行老将在浙商银行工作已近7年。

然而,这只是浙商银行近年来高层频繁更换、高管动荡的缩影。此前,2021年6月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浙商银行行长徐仁艳、副行长徐蔓萱和副行长和首席风险官刘贵山都以工作安排需要为由提出了辞呈,而在选出新行长前,暂由副行长张荣森接任。

2021年9月,浙商银行监事王峰因工作需要选择辞去该职务。2023年12月,因内部岗位调整,郑建明辞去该行副监事长、职工监事职务。

进入2022年,先是沈仁康辞去了浙商银行执行董事、董事长、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及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职务,之后副行长吴建伟也因为个人原因辞去职务。

到了2023年,高管变动这一趋势并未明显改善,其发展战略和业务走向也因此不断变化,难以稳固。2023年4月28日,刘龙先生因个人职业规划安排辞去本公司副行长、董事会秘书、公司秘书。2023年12月1日,姜戎先生因工作岗位变动辞去本公司首席审计官职务。2023年12月19日,解聘陈海强先生兼任的首席风险官职务。

公司核心团队的动荡,对于浙商银行的发展而言,显然会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因素。这些或将是投资者对浙商银行发展的“隐忧”。根据东方财富数据显示,浙商银行2024年累计涨幅17.37%,而同期银行板块涨幅为20.53%,落后于板块指数走势。作为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来说,浙商银行的股价表现确实不尽如人意。

值得一提的事,浙商银行的高层管理人员在过去曾频陷严重的贪污腐败问题之中。

前任董事长沈仁康在辞任一年多后,便因涉嫌严重违法违纪而被通报,此后被报道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对此,浙商银行回应称,沈仁康早已经离职,其接受审查对该行经营并没有什么影响。

而就在同日,浙商银行董事庄粤珉宣布辞去非执行董事职务,此后庄粤珉因涉嫌违法犯罪被辽宁省抚顺市监察委留置。

回溯历史,原副行长张长弓、原上海分行行长顾清良,以及资本市场部副总经理邹建旭等高管早在2020年就先后落马。其中,顾清良因受贿罪被判处14年有期徒刑,邹建旭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接受监察调查。

张荣森的突然辞职和或许为这家资产规模超3万亿的银行带来了不小的震动。业内对这位前任行长的辞任原因充满好奇,而张荣森的离职是否如外界传闻与反腐风暴有所关联,目前暂不可知。

光鲜业绩下的内控黑洞,五年内被罚超2亿

浙商银行在过去几年业绩表现出色。8月14日,浙商银行发布了2024年中期业绩快报,上半年营收约352.8亿元,同比增长6.18%;归母净利近80亿元,同比增长3.31%。截至今年6月底,浙商银行总资产近3.25万亿元,较上年底增加上千亿元,增幅3.27%;不良贷款率1.43%,较上年底下降0.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78.12%,较上年底下降4.48个百分点。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经营业绩表面上的繁荣掩盖了银行内部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有行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类企业除了需要持续扩大其资产规模、营收规模外,还需要进行合理了风险控制、操作流程合规管理等。但是,浙商银行近几年不仅高管动荡,而且也面临处罚不断的风险,其内部管理及合规经营方面的表现有一些差强人意。 

近年来,浙商银行的内控问题一直被市场所诟病,多次被罚涉及到信贷审查、表外业务和房地产等多个方面。

据统计,2020-2023年,浙商银行累计被罚金额超过了1.6亿,其中2020年更是因多项违规行为被处以1.01亿元的巨额罚款,该罚单是当年股份制银行中金额最大的罚单之一。

具体来看,2020年9月4日,浙商银行因31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1.012亿元,该行的7名责任人员也被处以警告处分,并被处以30万元罚款。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包括不良资产虚假出表、通过违规发售理财产帮助交易对手实现资产虚假出表等。

进入2021年,浙商银行的内控问题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反而继续暴露无遗。这一年,该行及其分支机构共收到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开出的11张罚单,涉及贷款业务违规、风险管理不到位等多个方面。其中,不乏因信贷资金被挪用、违规发放贷款等严重违规行为而受到的处罚。这些罚单不仅揭示了浙商银行在信贷管理上的漏洞,也反映了该行在风险管理上的薄弱环节。

相较于2021年,浙商银行在2022年收到的罚单数量有所减少,但仍不乏大额罚单。这一年,该行共收到6张罚单,涉及违规向房地产企业发放贷款、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市等敏感领域。其中,杭州分行因未落实资金用途管控要求、信贷管理不审慎等“八宗罪”被罚400万元,这一罚单不仅金额巨大,且违规事项之多也令人咋舌。

进入2023年,浙商银行的内控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罚单频发成为常态。这一年,该行累计收到13张罚单,涉及贷款业务违规、理财业务不合规等多个方面。特别是上海分行因采用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被罚没合计约1734.5万元,这一罚单不仅金额巨大,且涉及原行长顾清良等多名高管被罚,再次将浙商银行推上了风口浪尖。此外,该行宁波分行、连云港分行等多家分支机构也因违规行为受到处罚。

进入2024年,浙商银行面临的合规压力依然巨大。仅上半年,该行就已收到14张罚单,合计847.5万元。其中,湖州分行因项目贷款发放不审慎、流动资金贷款发放不审慎等问题被罚125万元;重庆江北支行因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30万元。这些罚单再次暴露了浙商银行在贷款管理、内控监督等方面的不足。

走不出的江浙沪

作为中国第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浙商银行虽然成立时间较晚,比起浙系另外两家上市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年轻不少。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的名单显示,在2024年中国银行业前100名单浙商银行排名第20位,位于宁波银行之后。

事实上,浙商银行作为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理应比定位于城商行的宁波银行和杭州银行更具竞争力。不过,浙商银行却在很多层面敌不过另两家银行,这一点在市值上的反应尤为突出。2022年时,宁波银行的市值曾一度达到2900亿元,拿下城商行“市值之王”之美名。2023年,宁波银行全年下跌36.75%,在A股42只银行股中跌幅最大。即使如此,宁波银行的市值仍比浙商银行高出不少。截至8月19日,浙商银行最新市值763.5亿元,不及宁波银行1339亿元市值的六成,也低于杭州银行市值的803.6亿元。从经营层面上看,浙商银行主要以对公业务为主。2023年,浙商银行公司贷款额占比达到66.18%,在息差下行的背景下,对公业务的盈利能力受到直接冲击。

反观宁波银行,早在2014年,宁波银行就提出“大零售”战略,这也成为其作为城商行可以比肩股份银行的资本,也为其业绩表现带来高速增长。2023年,宁波银行个人贷款金额5072亿元,同比上涨近30%。今年第一季度,宁波银行公司贷款业务也有了不小的提升,公司贷款金额达到7475亿元,比去年末提高13%,无形之中也对浙商银行长三角地区的公司业务起到一定的挤压。2021年至2023年,浙商银行的营业收入在三家浙系上市银行中表现最优,但净利润却远不及宁波银行。浙商银行的净利润自2016年创下44%的高增速后,2017年至2023年,浙商银行的净利润增速一直在三家浙系上市银行中处于垫底。

目前宁波银行的半年报业绩尚未发布。根据杭州银行业绩快报,杭州银行2024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3.4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3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9.9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06%。杭州银行也是三家银行中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最快的银行。

除了业绩增速和市值管理问题,浙商银行的多年来引以为傲的全国化战略业乏善可陈。作为总部在浙江的唯一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展业不受地域限制,与其他股份行和浙江省内城商行相比,浙商银行的网点数量相对较少。但2022年浙商银行喊出了“深耕浙江、服务浙商”的口号。

然而作为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浙商银行其实是一直困于浙江,以其目前的资产规模与客户资源,短时间内又很难与其他银行在全国范围内竞争。组织架构、经营体制、区域+行业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发力。

根据浙商银行2023年报显示,其在长三角区域的贷款金额占比为52.86%,长三角外的贷款占比为47.14%,从这一细节可看出,浙商银行一直困于江浙沪,但浙商银行在浙江省内也面临兄弟银行的挤压,“深耕”并不容易。

相关阅读:
33岁女子在出租屋离世,老家村民:她孤僻偏执,网传许多信息不真实 惊险!游客露营时遇涨水,“帐篷餐桌食物全被冲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