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曾流传过这样一段视频:一位小女孩把手放在胸口,随后眼神坚定地喊出,“为祖国争光吧!朋友们!”随后画面一转,是她站在世界滑板比赛的舞台上。
这条带着“成长是一场爆改”话题的视频收获了57.9万的点赞,而视频中的小女孩正是崔宸曦。
北京时间7月28日,2024年奥运会女子街式滑板决赛中,14岁的崔宸曦以241.56比分完成比赛,最终排名第四。虽然无缘领奖台,但崔宸曦依然创造历史,超越了曾文蕙在东京奥运会上的第六名。
从2020年10岁时第一次接触滑板,到13岁成为中国亚运历史上年龄最小的金牌得主,再到征战巴黎奥运会,崔宸曦的成长如视频的话题一样,也是一场“爆改”。
崔宸曦
一见钟情
生于2009年的崔宸曦,很长时间都挂着滑板界天才少女的称号,而她之所以能够踏上滑板之路,与父亲崔永涛的引导密不可分。
崔永涛曾是山东省轮滑协会副秘书长,不仅组织过轮滑培训,还负责队伍建设。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崔宸曦很早就开始尝试轮滑,1岁零7个月时便能熟练滑行。
除了轮滑,崔永涛也不排斥其他运动,短道速滑、跆拳道、滑雪等运动,也都让年幼的崔宸曦接触。一来二去,崔宸曦自然而然地接触到了滑板运动。
那是2020年3月26日的济南市和谐广场,崔宸曦第一次接触滑板,她回忆说:“就在那一天,我对滑板一见钟情,特别喜欢!”
这个日期之所以记忆犹新,是因为崔永涛用手机记录了她第一次玩滑板的情景。崔永涛表示:“我们把滑板当作她的兴趣爱好,没有进行正规训练。我们在济南开了一家滑板店,小崔放学后就会跟着培训教练练习。她上手的速度明显比别人快,这让我们感到惊讶。”
至于喜欢的原因,崔宸曦也说得很明白:“滑板最开始是新兴项目,济南也就四五个人滑吧,我爸爸就是其中一个。当时看见他滑感觉挺好玩的,我就想我会不会滑得也挺好呢,上板了之后就感觉很神奇,有那种风在你脸边拂过的自由感觉,然后就喜欢上了。”
一点点天赋+很多很多努力
用天才少女形容崔宸曦并不违和。
2021年4月,仅接受一年多业余训练的崔宸曦,就斩获中国滑板精英赛专业女子组第二名。2022年,崔宸曦在省运会上获得了季军,随后在国家队选拔赛中获得第三名,顺利进入了国家队。从接触滑板到全国顶尖,崔宸曦只用了三年时间。
到了这个阶段,崔宸曦的爸爸已经从她的老师变成了“学生”,父女俩的对话画风也变成了这样——
崔宸曦:“看到了吗,就这么简单,点板刷板落地,看你来一个。”
崔爸爸:“给我几次机会啊?”
崔宸曦:“两次吧,事不过三,第三次成不了明天请我吃大餐。”
崔爸爸虽然表面认输,但内心的骄傲与自豪是藏不住的,他曾在自己的抖音上写道:“作为父亲及教练,我完成了对崔宸曦第一阶段的培养。她将继续为国家争取荣耀!”
今年5月,崔宸曦在参加巴黎奥运会上海资格赛时,左眼角还挂着擦伤
但在崔宸曦看来,天才的背后更多是汗水。
“我应该是有一点点天赋的,但因为我从小就接受这项运动,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努力。”在崔宸曦看来,滑板需要练习的地方很多,甚至包括脚趾,“当你练得足够好,感受到比赛获胜的成就感,就一点都不觉得辛苦了。”
崔宸曦的母亲也对这个话题给出过回应:“一定是努力大于天赋。我们看着她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一个动作可能要重复10遍、20遍、30遍、50遍。每次看到她摔倒,我们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而她的国家队教练中坂优泰也表示:“一开始见到她,觉得她很小,看上去也没什么体力。但想得到别人的认可,想在赛场上闪光,你所要做的就是默默努力。崔宸曦是典型的努力型选手,因为没有人是天生的天才,不努力就不会成功。”
滑板精神
在外人眼里,这些努力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来说有些沉重,但对于崔宸曦来说,这更多源于内心深处的一份热爱。
崔宸曦表示:“如果你一直做不成某个动作,可能会感到烦恼。但如果你反过来思考为什么做不成,比如脚位不对或重心不稳,然后继续练习。当你突然有一天成功完成那个动作时,之前所有的失败都变得值得。”
最好的诠释或许就在去年的杭州亚运会。彼时13岁的崔宸曦站在亚运会滑板女子街式项目的决赛场上,这也是她第一次进入国际赛事的决赛。
2023年,当时13岁的崔宸曦拿下杭州亚运会女子滑板街式项目中摘得金牌
决赛中有两轮线路滑行,取一轮最好成绩,结果崔宸曦第一轮就失误,排名第三。休息的时候,教练给了崔宸曦两个选择,一是在第二轮线路滑行时,把第一轮的动作重新做一遍,保一轮成绩。二是在第二轮滑行时,用更高难度的动作冲一下。
崔宸曦选择了后者,“如果这个难的动作失误,也就失误了,但如果成了,那就能给大家很大的惊喜,自己也会很开心。滑板运动主要就是挑战自己,我也想挑战一下。”
结果显而易见——崔宸曦成为中国亚运历史上年龄最小的金牌得主。
崔宸曦曾在社交媒体上回顾自己2020年3月26日到2023年5月9日的滑板生涯,彼时的她这样说道:“从刚开始的‘小豆芽’,到现在经历很多事,也让我明白什么是滑板精神——一个招可能一晚上都练不成,但是必须要坚持。可以摔倒一百次,只为成功一次。”
责任编辑:张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