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扩大产学研“朋友圈”,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首次在县城举行

以数字技术赋能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产业集群发展,持续推进高校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紧密融合。近日,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活动——新材料、高端装备、新兴数字产业“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四链融合发展大会在盱眙召开,29所高校、56家企业参会。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一座座从“专业”到“产业”、“校区”到“园区”的立交桥正在建立。

这是省教育、工信、人社三部门厅际联席会议机制建立以来,首次在县级城市举行产业对话对接活动,也是开展涉及产业领域最广的、参与主体最多的一次对话对接活动。

县城里,来了高校与产学研对接

今年以来,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活动已经在苏州、无锡、徐州、连云港等多地举办。为何此次活动会选择在盱眙县举办?

承办单位之一的南京理工大学给予了答案。去年9月,南京理工大学盱眙校区正式投入使用,盱眙校区产学研合作基地占地约600亩,一期建筑面积约14万平方米。这既是南京理工大学盱眙校区首次举办此类活动,也是江苏高校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缩影。

县域经济是江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江苏发展的特色优势。近年来,江苏县级城市多了不少崭新的大学校园,其中不乏“双一流”高校。2014年,昆山杜克大学面向全球招收首批学生;2020年9月,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迎来了首批学生;在太仓,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创业家学院在此深耕;今年9月,位于江阴的江南大学霞客湾校区即将投用,此前,江南大学宜兴研究生院优化学科专业建设布局,深度融入宜兴地方产业发展……

《江苏省县域现代化发展水平报告》中指出,江苏县域整体体现出实力强、规模大、后劲足、有波动的特征,县域品牌持续彰显,长期走在全国前列。举办此次活动的地点盱眙,就拥有我省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这里的高端装备制造、高端纺织、新材料、新能源等主导产业基础良好,创新氛围浓厚,服务体系完善,是苏北融入南京都市圈的“桥头堡”。

在本次活动上,淮安市人民政府和南京理工大学共同签署了《南京理工大学淮安研究院合作协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校长付梦印表示,未来,双方将在建立高效运营的工作机制、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促进产学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抓好人才培养和引进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打造“创新催化、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示范区。

在9月即将迎来新生的江南大学霞客湾校区,该校集成电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君远学院)、数字科技与创意设计学院、纤维工程与装备技术学院4个新学院也已经准备就绪。新学院的专业设置于研究方向也与江阴的产业发展息息相关。“新学院和新专业的成立,是学校聚焦新质生产力建设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新工科建设精神,主动为区域和地方实施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局服务的主动实践。”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陈卫表示。

关键技术,有了更多应用场景

在此次活动中,江苏省教育厅集中发布了20项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代表性成果,相关高校和企业、科研院所签署了15项合作协议。盱眙县的嘉瑞科技、安顿雷纳新材料、纳欧新材料、欧佰特粘土等4家企业与南京大学淮安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学、淮阴师范学院等高校创新中心签订合作协议。

“我们的智能焊接与高效复合增材制造技术处于业内领先水平,目前已经帮助上百家企业解决了问题,其中就包含盱眙的企业。”此前,以王克鸿教授为带头人的南京理工大学智能焊接与高效增材中心已经入驻南理工盱眙产学研基地,团队骨干范霁康被选配派往宁淮产业园协助工作。

王克鸿告诉记者,团队与企业的对接与联动,在基础研究与基础原理之外,还包含了基础材料到生产工艺、智能化装备、生产规范和行业标准、质检等全产业链的产学研合作。“高校擅长进行有组织科研,产出原创性成果。而新成果到实际应用中,还会有可行性、安全性等细节问题,这些同样也是促进整个产业和行业发展的关键。高校的人才培养,落地企业之后,并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重要的是培养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表示,我们鼓励更多的学生前往基层,走进企业,解决问题。所谓‘看一个学期的书,不如解决一个问题。’这样的话学生会有更好的内驱力,有学习的目标。与此同时,当学生提前与企业接触,和企业一起做研发、解决问题,很多同学在毕业后即可在企业入职。

在苏南的很多县级城市里,都有着不少世界500强企业。特别是随着产业更新升级换代,越来越多的企业呼唤着与高校携手解决问题。

7月9日,国内电器行业领头企业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与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签订了金额达到近2000万元的断路器成品智能仓储中心项目合同。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春华发出感慨:“从2017年合作到现在,我们感受着省内高职院校强大的技术研发实力。”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工厂仓储物流技术及工程应用团队带头人刘志刚告诉记者,团队已经承接了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包括制造系统可视化系统开发、智能成品库研发、移动物流系统开发等6个技术研发项目,总共获企业投入研发经费近4000万元。

7月11日,南邮材料院本硕博暑期社会实践团的同学们就前往台燿科技(常熟)有限公司开展参观学习及交流实践,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吕蔷蔷告诉记者,企业和学校科研团队交流了封装、铜箔表面平整度技术、高分子材料粘合剂等卡脖子技术,下一步学院将发挥学科优势与企业进一步合作。

双向奔赴让“最强大脑”转化为新质生产力

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活动在县级城市举行,还有更多溢出效应。在活动之外,此次前来参会的省内高校产学研管理部门、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和企业代表也参观调研了盱眙县的部分企业。“江苏有很多县级城市都有新兴产业的布局,既有技术需求,也有人才需求,期待着有更多合作。”参会代表、南京邮电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宋春元表示。

“大学新校区落户县域,已成为江苏的独特现象。”南京邮电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工作学院院长,高质量发展评价研究院教授沙勇表示,在他看来,大学校园走进县城,应该超前布局专业、学科方向,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切实提高人口素质。已经落地县级城市的高校也应该立足所在县域现实及中长期发展战略,以产业发展为导向,完善产教融合新机制。作为县级城市,也要相应地为高校做好保障服务特别是相应的产业支撑。让更多人才与智力资源留下来。最终高校发展如何,也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县域的“能力”。

一所高校给予城市的不仅仅是年轻人、校区,还有更多的产业链发展。暑假期间,第二十三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全国中学生科创大赛相继在南理工江阴校区进行。一场场比赛走进县级城市,带来的不仅仅是媒体的聚光灯,也会助力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其实,在南京理工大学盱眙校区正式投入使用之前,南理工与盱眙县就已经有了深入的接触。南京理工大学盱眙校区建设管理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渤表示,未来,南京理工大学淮安研究院将持续推进入驻盱眙校区的两个国家级实验室和四个省部级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促进产学合作与科技成果转化。“一方面,我们将充分发挥科研和人才优势,加强与县区、园区以及重点企业的合作,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另一方面,我们也会支持和鼓励人才团队创建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研究院预计申请发明专利30件以上(其中授权10件以上),实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少于10个。并引进、孵化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每年不少于2家,累计10家以上。申报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每年不少于3个,协议期内力争获批5个。”

相关阅读:
临夏州:靶向监督精准发力 护航受灾群众实现“安居梦” 2024年高招本科批次院校投档线正式出炉 江苏考生更青睐哪些高校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