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在行走间 让文明旅游薪火相传

在行走间 让文明旅游薪火相传

6月21日,北京奥林匹克塔,来自高校的文明旅游宣传实践团队代表宣读“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大学生文明旅游暑期实践活动倡议书。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陈剑/摄

“文明是最美的风景。让我们一起加入到践行和传播文明旅游的队伍中来!”在“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2024年全国大学生文明旅游暑期实践活动启动仪式上,看着首批参与暑期实践的8支大学生团队代表发出青春澎湃的倡议,现场的志愿者杨青青感慨良多。“7年前,我也是大学生文明旅游暑期实践活动的志愿者,如今有了新的青春面孔接过文明旅游的接力棒,将文明旅游宣传的宗旨延续下去,我真的很欣慰。”

6月21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管理司、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主办,中国青年报社承办的“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2024年全国大学生文明旅游暑期实践活动在北京奥林匹克塔启动。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8所高校的文明旅游宣传实践团队代表,宣读了“以青春之名行文明之旅”——大学生文明旅游暑期实践活动倡议书,首批8支暑期实践团队代表接过旗帜,准备在暑期奔赴祖国各地,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实践。

江苏师范大学2021级工业设计专业的睢海楠,是宣读倡议书的代表之一。“青年大学生在文明旅游中有很多可以做的,回学校后我也想发动周围同学一起加入到文明旅游的宣传推广中来,同时以身作则,践行文明旅游。”睢海楠说。

用滴水成汪洋的力量践行文明旅游

高云飞毕业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旅游管理专业。2016年,当时正读大二的他,是学校文明旅游专项暑期实践活动的负责人。在校期间,高云飞组织同学通过校园签名、活动路演、发放宣传册等形式,宣传文明旅游理念;暑期,他们去湖南张家界、湖南湘西、江西庐山等地,深入景区进行文明旅游实践。

毕业后,高云飞创办了一家大学生旅游文化传播公司。受到“保护山川”公益计划的鼓舞,他将文明旅游的理念加入公司项目中,开展“保护丹霞地貌公益志愿者”“文明旅游公益计划”等宣传活动。

启动仪式上,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国家公园与旅游学院党委书记洪梅讲述了高云飞的故事。启动仪式结束后,高云飞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说:“其实每个大学生都是文明旅游的宣传使者。只要人人都有文明旅游理念,就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更多身边的人。”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有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责任意识。”参加完启动仪式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喻伟感叹,“在日常外出旅游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努力做到一路走,一路思,积极主动,勤学善思,为文明出行、绿色生活贡献青年智慧,展现青年担当。”

在祖国大好河山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践行文明旅游。随着西藏自治区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游客来到青藏高原,给本就脆弱的环境带来了压力,一些不文明的游客乱扔垃圾,也影响了青藏高原的环境保护。作为演讲嘉宾,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美丽公约专项基金主任史宁介绍了“美丽公约”10余年来在青藏高原开展旅游垃圾捡拾和分类回收、设立文明旅游宣传打卡牌和移动文明驿站等文明实践。“当游客、志愿者的行动被当地藏族同胞看到时,他们也会积极参与,捡拾、分类自己村庄附近的垃圾;当游客看到藏族志愿者捡拾垃圾的成果之后,又激起了他们的积极性——给藏族志愿者提供更多资金、技术方面的支持。”史宁说。

“一群人用滴水成汪洋的力量践行文明旅游的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大四学生訾予思对史宁的分享印象深刻。“文明旅游,人人有责。通过这个活动我意识到,原来在祖国的每个角落都有人在做这些重要的事情,而我们作为大学生,也可以将理念付诸行动。”

用一束微光点亮另一束微光

2016年,杨青青也曾参与过大学生文明旅游暑期实践活动,当时她还是山西农业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杨青青和11名同学组成实践团,将文明旅游与校园媒体融合,通过新媒体向同学们讲解文明旅游的宗旨。

除了校园,杨青青和团队成员还去了多个景区。最初在景区里跟陌生游客宣传文明旅游时,杨青青还有些放不开,“在景区里向陌生游客宣传文明旅游,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害怕别人不喜欢我们。”但随着实践的深入,她发现,当他们真正与游客分享和讨论文明旅游理念时,游客们很认可并愿意倾听。“我们会与游客讨论什么是文明旅游、造成不文明现象的原因等。”

杨青青印象最深的一次经历,是去山西平遥古城景区进行文明旅游宣传。他们选择了极易发生不文明行为的地点——古城周边的大垃圾桶旁进行宣传,还遇到了几位前来旅行的外国友人。“我们当时英文都不太好,磕磕巴巴的。”杨青青回忆,“他们主动问我们在做什么,我们说正在进行一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文明旅游。”

在交流过程中,杨青青了解到,这些外国友人是太原理工大学的留学生。留学生们觉得文明旅游的志愿活动特别有意义,主动要求加入到文明旅游活动中,还让杨青青把一些宣传单给他们。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语专业大三学生李非凡第一次了解到以文明旅游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她发现,人们在旅行时主要关注景点和美食,有时会忽视自己的行为对周围环境及人的影响。在李非凡看来,参与大学生文明旅游暑期实践活动,能帮助自己在旅途过程中提升文明意识、遵守文明守则,在实践中注重自身行为带来的影响。“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辐射力,我们都能在旅行中保护环境、践行文明,带动更多人倡导文明旅游。”

“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杜宸瑶从进入北京林业大学以来便把这句话牢记在心。在她看来,文明旅游应该从小事做起:采取绿色出行方式、减少一次性物品使用、主动收拾好自己产生的垃圾……“只要每个人做好自己的一小部分,积少成多,就可以为文明旅游作出贡献。”

启动仪式过程中,杨青青还遇到了一位来奥林匹克塔参观的游客,对方主动询问这是什么活动、可否参加。在得到回答后,这位游客说,自己的儿子就是大学生,他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想要一份宣传单,带回去让他儿子报名。

“人们通过这一活动了解到文明旅游的重要性,再以手拉手的方式,用一束微光点亮另一束微光。”杨青青说:“我想这就是文明旅游的感染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余冰玥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4年06月25日03版

相关阅读:
中国驻韩大使赴电池厂火灾现场 协调遇难中国同胞善后等工作 每经记者实地调查发现:中银绒业并购资产尚无盈利能力,董事长“朋友圈”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