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英媒:超六成日企认为,日本政府没必要跟随美欧提高中国进口产品关税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派记者岳林炜 环球时报记者李萌]路透社20日发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日本公司认为,日本政府没有必要跟随美国提高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日本问题专家2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提高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可能会对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生产和供应链造成影响,同时也可能引发中国的反制措施,对日本企业不利。

路透社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上月宣布大幅提高包括电动汽车、电池和半导体在内的一系列中国产品的进口关税,同时对中国补贴等产业政策横加指责。另外,欧盟委员会上周通知汽车制造商,将从7月4日起,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最高达38.1%的临时反补贴税。包括日本在内的七国集团(G7),在上周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对中国的工业目标和所谓“非市场政策”表达“担忧”。

不过,日本企业的想法可能跟美欧政界不同。路透社委托日经调研公司对492家日企进行了调查,大约有230家公司作出了回应。在6月5日至14日进行的调查中,61%的受访企业表示日本没有必要采取类似美欧的措施。约53%的受访企业说,它们的业务几乎没有受到所谓的中国“产能过剩”影响。一家化工公司的经理在调查的评论部分写道:“这可能会导致针对彼此的措施和反制措施升级,经济状况将变得更糟。”

“日本的立场与美欧不同。”《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电动汽车仅占日本新车销量的2%左右。日本经济产业省的一名高级官员表示,在电动汽车进口方面,“我们目前还不能声称国内产业受到损害”。另外,报道称,中国是日本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有着紧密的经贸关系,日本很难采取提高关税等措施。普华永道咨询公司高级经济学家园田直孝表示:“提高关税往往会招致对方国家的报复并导致事态升级。提高关税是否是保护日本产业的正确做法值得怀疑。”

中国官方资料显示,日本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贸易对象国、第二大出口对象国和进口来源国。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第二大出口对象国和最大进口来源国。2023年中日贸易总额3180亿美元,其中中国出口额1575.2亿美元,进口额1604.7亿美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研究员吴英杰20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是日本的重要贸易伙伴,而日本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和生产活动也非常广泛。中日贸易结构是垂直分工关系,互补性明显,比如中国从日本进口关键元器件进行加工后再出口世界市场。这种模式充分发挥了两国的比较优势。日本企业对华投资设厂,拥有广泛的供应链,提高关税可能会影响这种关系,增加生产成本。稳定的关税政策对双边贸易具有重要作用,政策变动可能给两国企业带来风险。

吴英杰说,从上述民调可以看出,多数日企不支持提高对中国进口产品的关税,因为这可能会损害它们在中国的利益,同时也不利于中日两国之间长期稳定的经贸关系。企业更倾向于一个稳定和可预测的贸易环境,以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和互利合作。

早在欧盟宣布拟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时起,日媒就开始分析相关后果。日本《朝日新闻》指出,欧盟决定加征关税,中方将采取反制措施。对中国出口量较多的德国汽车业恐将受到打击,这可能成为一把“双刃剑”。《日本经济新闻》则指出,从中国出口至欧洲的电动汽车实际有六成是欧美厂商在中国生产的。欧盟追加关税不仅会削弱在中国设有生产基地的欧美大型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还将招致中国政府的报复。

另外,《日本经济新闻》还援引专家的观点认为,为应对加征关税,“很难想象中国汽车厂商未来只在欧洲推进本地化生产”。在东南亚和南美地区,中国车企的本地化生产还将进一步提速。这将对在东南亚市场占有率较高的日本车企产生影响。

责任编辑:祝加贝

相关阅读:
格鲁吉亚议员驳斥美大使对华恶意抹黑:美国“双重标准”不可接受! 日方再次在南海问题上发表错误言论,中国驻日本大使馆:敦促日方停止煽风点火,挑事生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