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际首次!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新成果

记者今天从中核集团了解到,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项目,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实现了一种先进磁场结构,对提升核聚变装置的控制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由于可控核聚变能源产生能量的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一样,它也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

“中国环流三号”去年底开始面向全球开放,今年首轮国际联合实验,就吸引了包括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日本京都大学等全球17家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本轮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实现了一种特殊的先进磁场结构。

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我国核工业中长期发展的远景目标,到本世纪中叶,要实现核聚变能的应用。

(总台央视记者文为明)

此前报道

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面向全球开放

记者从中核集团了解到,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4日,在法国卡达拉奇,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总部签署协议,宣布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面向全球开放,邀请全世界科学家来中国集智攻关,共同追逐“人造太阳”能源梦想。

国际首次!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新成果

“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目前设计参数最高、规模最大的核聚变大科学装置,也被称为中国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今年8月,“中国环流三号”成功实现了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运行模式,标志着我国磁约束核聚变装置运行水平迈入国际前列。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则是全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项目。

多年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深度参与ITER关键部件研制,突破了多项工程技术难题,积累了丰富的聚变装置建造、调试、运行及维护经验,为中国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最终建设自己的聚变堆打下了坚实基础。由于两个实验原理相通,中国环流三号的开放,既可以针对Iter组织关心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集中攻关,对中国而言,也可以提高中国的研发能力和增进人才的培养。

责任编辑:张迪

相关阅读:
推动高质量发展·权威发布|甘肃连续7个季度经济增速保持在全国第一方阵 关于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法律法规政策清理工作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