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看不中用的水渠

“现在水渠修得比原来好了,下游的农田都能正常灌溉了,很感谢巡察组的同志们,帮我们老百姓排忧解难。”前不久,恭城瑶族自治县委第一巡察组到桂林市恭城县嘉会镇太平村进行回访时,该村村民谢大叔高兴地说道。

此前,该县委第一巡察组对县乡村振兴局开展巡察,同时到各乡(镇)对该单位实施的水渠项目进行查看,向村民了解惠民政策落实情况及镇村干部工作作风,不少村民反映新修的一段水渠“中看不中用”。巡察组对此高度重视,随即到村里了解原因。

“老哥,我们是县委巡察组的,你们村新修了水渠,你感觉怎么样呢?”巡察组指着嘉会镇太平村田边的水渠,向村民们问道。

“水渠修起来肯定是好事,但是就怕中看不中用。”

“这个水渠虽然是修起来了,但上游低于下游,流水不畅通。”

“水渠修好以后,越往下水流越小,水渠下游种了很多水稻和马蹄,水根本不能满足农田用水。”

巡察组在走访过程中,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或委婉或直接,纷纷表达着心中的疑惑和不满。

“水利关乎粮食生产安全和农民切身利益,水渠修好了在群众眼里却‘不中用’,这个问题必须尽快解决!”县委第一巡察组马上联系县乡村振兴局调阅项目资料,到该镇政府、太平村委了解这条水渠修建的具体情况。

民有所呼,“巡”有所应。经过查阅资料、与该镇站所技术管理人员到现场实地察看,找到了这条新水渠“中看不中用”的原因。原来,该水渠属于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实施项目,总长289米,但在修建这条水渠的时候未充分考虑水渠上下游地势高低的问题,且在水渠修好后未安排人员定期对其维护,水渠淤泥沉积、流水不畅通,最终导致水渠下游灌溉用水困难。

“申报项目如果不实地察看,只坐在办公室里想当然,容易演变成工作上的形式主义。”找到症结后,巡察组及时向县乡村振兴局及当地党委反映了相关问题,要求其尽快研究解决办法。

在巡察组巡察反馈情况后,该县乡村振兴局及镇政府及时组织施工方现场研究整改措施,最终决定对上游水渠两侧立面加高约20公分,并在其底坪加垫约20公分碎石及水泥,施工完成后,流水不顺畅的问题得到了改善,满足了下游农田的正常灌溉需求。

在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时,巡察组再次来到这个地方,只见水渠里清水源源不断,两边的稻田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一片清水润田、作物初青的景象,一幅春日田园美丽画卷尽收眼底。(恭城县纪委监委)

国家开放大学举办“教育家精神”宣讲活动 工作札记丨巡察工作“初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