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对接中国企业落地,巴基斯坦有三大优势

来源|观察者网

应国务院总理李强邀请,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于6月4日至8日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此次访问是今年巴基斯坦新政府成立之后,夏巴兹总理首次访华。观察者网就此次夏巴兹总理访华的背景,前景展望以及如何深化和拓宽中巴“双向奔赴”合作渠道等一系列问题,与巴基斯坦国家科技大学中国和全球化中心研究员扎米尔·艾哈迈德·阿旺先生展开对话。

观察者网:今年巴基斯坦新政府成立之后,夏巴兹总理首次访华。从巴基斯坦方面来看,对这次访华有哪些期待?

扎米尔·艾哈迈德·阿旺:目前巴基斯坦面临着经济和政治上的不少问题,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我们总理访华肯定希望和中国加强在各个领域,尤其是经济方面的合作。中巴传统友谊经过了长时间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历史考验,但当前巴基斯坦需要更多外部帮助,比如说我们在经济上需要来自海外投资,现在中国正好有这个条件。习近平主席一直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给有志于海外市场拓展的企业一些补助,或者其他方面的优惠政策。巴基斯坦非常欢迎中国企业来我们国内发展。

巴基斯坦发展经济的潜力巨大,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体现出来。

首先,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很广阔。巴基斯坦总体人口结构很年轻,70%的人口都在40岁以下;

其次,巴基斯坦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跟中国相比,至少便宜40%,中国企业在巴基斯坦落地发展,劳动力的性价比对企业利润是一种保证;

再者,巴基斯坦有丰富的原材料,而且也比较便宜,这是中国制造业实体所非常看中的。

除此之外,深圳在6月5日召开了巴基斯坦中国商务会议。召开这一会议主要目的就是吸引中国企业投资。会议主旨和议题目前特别指定了几个细分赛道,都和高科技产业相关。当然,经济合作的前提是双边牢固的外交关系,这是双方互惠互利的前提。巴基斯坦政坛高层和习近平主席、李强总理都有过频繁的会面,双方会就一些双方关注的问题会进行深入探讨。在重大安全和领土主权问题上,如中国台湾问题,新疆问题,香港问题等,巴基斯坦从不含糊,坚决和中国立场保持一致。同样地,中国也在巴基斯坦核心利益问题上立场鲜明,如阿富汗问题,克什米尔问题等等。而且我们可以发现,双方在联合国投票环节上总是同频共振。总之,中巴双方在政治立场上保持了高度的互信互利和一致性。

2024年6月4日,广东深圳,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抵达

2024年6月4日,广东深圳,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抵达

这次夏巴兹访华的一个重要的侧重点就是经济合作,务求拓宽双边贸易渠道。他在来中国之前跟巴基斯坦的各个部门都开过会,也询问了各个部门如何和中国深化合作,加强经贸交流,包括如何鼓励中国企业到巴基斯坦落地等等。可以说在访华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和调研。

观察者网:是的,我们也看到夏巴兹访华时带了一个大的商业团队。对他个人来讲,他之前有过出任总理的经验,在新一个任期开启之时,他面临挑战还有哪些?

扎米尔·艾哈迈德·阿旺:他之前当过省长,后来又多次出任全国总理,可以说他在巴基斯坦有相当好的政治基础。夏巴兹从省长一步步走到总理这个位置上,对巴基斯坦国内各种问题肯定是心知肚明的。比如国内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贫富差距问题等。

从整个国际政治的图景上看,巴基斯坦是一个小国,受到不少国外政治因素的影响。巴基斯坦周边国家内政也并不稳定,比如阿富汗战争之前旷日持久,对巴基斯坦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除此之外,以色列战争,乌克兰战争等等对巴基斯坦周边局势也会造成某种程度的冲击。我们必须认识到,巴基斯坦目前并不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外部的一些风吹草动会影响我们的政治安全,很显然夏巴兹作为总理,他面临的困难很多。

他希望巴基斯坦一直往前发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他非常努力也非常认真。而且他还发现中国模式对巴基斯坦是一个很好的借鉴,而且他无论在担任省长,还是在担任总理期间,都有过多次的访华经历,对中国知根知底,希望能在中国的助力之下,也走出一条富强之路。

对接中国企业落地,巴基斯坦有三大优势

观察者网:从现实层面上看,中巴关系确实面临着外部形势变化带来的挑战,如印度,阿富汗等等。以印度为例,民族主义情绪成为该国总理莫迪经常操弄的工具,这必然会对穆斯林群体,或在南亚周边国家会造成一些压力。

扎米尔·艾哈迈德·阿旺:印度是一个很奇怪的国家,他们几乎跟周边所有国家的外交关系都搞得非常紧张。

除了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和巴基斯坦不睦之外,他跟尼泊尔有领土纷争,和孟加拉国也经常会有外交摩擦。目前大约有100万孟加拉人生活在印度,但印度总是会掀起一些排外情绪,扬言要把在国内的孟加拉人赶回去,而且印度和孟加拉也有不小的领土争端。

印度跟缅甸、马尔代夫等因为商贸、移民等也紧张情绪不断,更不用说还和中国有领土争端。

之所以说印度很奇怪,也是因为他们喜欢和地理位置很远的国家拉关系,比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英国等。他们把周边的国家搞成敌人,还希望把地理位置很远的国家拉成朋友,这个我们想不通。

而中国在外交领域有大国风范,和周边国家如尼泊尔、缅甸、中亚各国等都保持了相当好的外交关系。此外,我们必须要认识到,阿富汗局势的稳定对中巴关系也是至关重要的。阿富汗历来是四战之地,先有苏联入侵,后有美国插手,该国的政治生态亟待修复。否则,中巴商贸层面的对接肯定会受影响。

观察者网:围绕中巴经济走廊安全的反恐问题,可以成为进一步夯实中巴关系的抓手。

扎米尔·艾哈迈德·阿旺:恐怖主义是一个国际现象,恐怖分子遍布于全球很多国家,如英法德这些发达的西方国家等等。中国对恐怖主义土壤的铲除是很成功的,也有非常严厉的枪支管制政策,因此,恐怖分子在中国国内很难立足。但像美国这种国家,所谓的人人持枪自由,就给了恐怖主义者很大的活动空间。

恐怖分子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所以我们应该要统一起来,齐心合力面对解决。

中巴关系目前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势头都很好,比如在政治、经济、贸易、国防、教育、科技各个领域等等,在处理恐怖分子的问题上,双方也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两个国家都设有专门的反恐机构,就互换情报,技术升级等各个层面都有定期的沟通渠道。就恐怖主义本身来讲,其产生的根源值得探讨。巴基斯坦现在政治局势也不稳定,经济也比较差,在这样的情况下,容易诱发恐怖主义活动苗头。不少境外势力和情报组织都已经渗透到了巴基斯坦国内,例如CIA等,他们可能通过收买穷人良心的方式实施破坏性活动,我们需要一个针对性的综合性的解决方案。

首先就是要不断提升国民经济水平,保证每个人都能吃饱饭,铲除因贫困而铤而走险的思想土壤。很多事实都一再证明了贫穷和恐怖主义有紧密的相关性。

观察者网:中巴关系历久弥新。但前任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施政方针曾被国内反对派批评较多。巴基斯坦确实存在不同的政治群体和利益集团,如何看这一点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扎米尔·艾哈迈德·阿旺: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任领导人都有自己的历史使命,要面临不同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但不管最高领导人是谁,都和巴基斯坦保持着高度互信的外交关系。但巴基斯坦最高层领导的更替影响了内政方针实施的连续性,而且领导人的更换也比中国要频繁的多,但我们必须要认识到,无论政坛高层人事布局如何变,执政党派如何变,但中巴老百姓之间的利益不会变,中巴友谊也不会变,这是个原则性问题。

巴基斯坦顶层设计经常有变动,多党制制度下,每个执政党上台后也都面临政绩压力,和在野党会出现各种党争,这种现象恐怕短期内暂时无法改变。

我相信最高领导职位的变动对两个国家间的感情不会造成什么影响。

去年12月15日,巴基斯坦电看守商务部长戈哈尔·埃贾兹率领代表团访问中国(@巴通社)

去年12月15日,巴基斯坦电看守商务部长戈哈尔·埃贾兹率领代表团访问中国(@巴通社)

观察者网:目前印度在上马各种工业化项目,也在强调制造业的自主可控。但很多产业对水电能源需求很大,而印度近年来频繁受到极端天气干扰,比如极热天气造成了民用水电的大量短缺,就更不用说工业能源了,就您所知,目前巴基斯坦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

扎米尔·艾哈迈德·阿旺:先谈印度的问题,刚才已经谈到,印度是个很奇怪的国家。上世纪六十年代尼赫鲁看到了中苏关系的裂痕,和苏联攀关系。他们的逻辑是,既然印度是中国的敌人,苏联也和中国关系不好,苏印何不联手反华?印度跟苏联拉关系,在经济、政治、国防、工业、教育、科技各个领域拿了很多好处。

现在他们和美国拉关系,又重拾那套外交逻辑。现在美国在高科技、经济、政治、国防各个方方面对印度施以援手。有美国给他们撑腰,他们工业产业的日子还算好过。但有两个大的隐患。

一个是民族融合问题。到今天印度还没有完成民族融合和国内族群整合,所谓高种姓人群和贱民的分裂现象依然严重,种种社会不安定因素对未来的发展肯定会造成很大问题。

第二个就谈到你说的能源,他们声称目前情况还好,但未来怎么办?不仅仅是气候反常和极端天气,还有严重的工业污染问题,长期来说这都对印度很不利。所有的资本主义的国家都有这样一个毛病,巴基斯坦也有这个问题。

目前巴基斯坦一次大选后的任期是五年,执政只能规划五年内的短期问题,对长期问题往往无能为力。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责任编辑:崔理斯

相关阅读:
微视频|向海而行 星火成炬 | 致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