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27年终谈妥!中吉乌铁路这“泼天富贵”将轮到哪里?

来源:观察者网

[文/观察者网王慧、张菁娟]历时27年,中吉乌铁路终于迎来重大进展。

6月6日,中吉乌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三国元首视频祝贺协定签署。

这一协定的签署将为中吉乌铁路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标志着中吉乌铁路正由设想变为现实。

火车一响,“泼天的富贵”就来了

修建中吉乌铁路的意向可以追溯到1997年。当时,中吉乌三国就修建一条联通三国的铁路项目签署备忘录。

根据规划,中吉乌铁路项目拟从中国新疆喀什向西出境,经吉尔吉斯斯坦卡拉苏,到达乌兹别克斯坦的安集延。

中吉乌铁路全长约523公里,其中中国境内213公里,吉尔吉斯斯坦境内260公里,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约50公里。

一旦建成,这条铁路将是从中国运输货物到欧洲和中东的最短路线,货运路程将缩短900公里,时间节省7至8天。

“修建中吉乌铁路的整个过程确实是比较曲折的。”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朱永彪教授向观察者网表示,经历过这么长时间,三国依旧坚持推进此事,说明这条铁路对于三国,包括对整个地区来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中吉乌铁路的建成将完善新亚欧大陆桥南部通路,形成东亚、东南亚通往中亚、西亚和北非、南欧的便捷运输通道。

中吉乌铁路建设方案示意图(新华社)

中吉乌铁路建设方案示意图(新华社)

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沿线国家的“泼天富贵”将随之而来。

这条铁路将“直接提升中国和中亚之间的交通基础设施联动性,加大贸易量,提升中亚国家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朱永彪说,这会提高整个中亚地区,尤其是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地位,中亚国家的自主性进一步加强。

不仅如此,中吉乌铁路一旦建成,也将改变我国新疆乃至整个西部的交通格局,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对于喀什来说,更是重大利好。

早在2010年5月的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中央就正式批准设立“中国-喀什经济特区”。

朱永彪认为,中吉乌铁路将为喀什的发展奠定很好的交通基础,并对产业带的形成、产业的聚集、产业链的打造等起到综合带动作用。“未来,这条铁路在为喀什经济发展不断注入动力的同时,也为‘中国-喀什经济特区’的建设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抓手。”

为什么搁置了27年?

尽管27年前,中吉乌三国就为此铁路签署了备忘录。但遗憾的是,此后由于因为各种原因,这条铁路始终未有实质进展。

中国境内的铁路修建工程,决策和施工都不存在问题。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线路很短,也不存在问题。“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想法是高度一致的,吉尔吉斯斯坦此前多有顾虑。”朱永彪分析道:

首先,吉尔吉斯斯坦国内政治错综复杂,前任政府的决定往往被后任所否决。

其次,吉尔吉斯斯坦的国家发展战略让他们对南北向通道更感兴趣。吉尔吉斯斯坦南北方间有山脉阻隔交通不便,致使两地在很多方面差异较大,存在难以弥合的南北矛盾,因此他们更希望先打通一条南北向铁路,此前对俄罗斯抛出的“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铁路”非常积极。

第三,吉尔吉斯斯坦此前认为,邻国乌兹别克斯坦才是中吉乌铁路的最大受益者,而这两国的关系长期不和,既有跨界民族的问题,也有领土边界、水资源等争议。

第四,资金问题。由于铁路的主要段落集中在吉尔吉斯斯坦,而该国财力有限,在资金的来源和结构上一直没有谈妥。并且在谈判过程中,铁路的修建成本在不断增加,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项目一拖再拖。

第五,轨距问题。作为前苏联一部分的吉尔吉斯斯坦使用的是1520mm的宽轨轨距,而中国铁路系统采用的是1435mm的国际标准轨距。

第六,和俄罗斯的影响也有关。俄罗斯对任何国家在中亚影响力的扩张都是保持警惕的。

过去俄罗斯为了保持对中亚的影响力,曾多次组织中亚各国签署铁路建设条例,如《1520mm铁路合作统一原则声明》、《关于在1520空间发展物流潜力和多功能运输工艺的宣言》等条约,以排斥其他国家借由铁路联通对中亚地区施加影响力。

另外,在亚欧大陆的运输问题上,俄罗斯一直希望由自己主导亚欧之间的过境铁路运输,也希望关键铁路都可以取道俄罗斯境内。不途经俄领土的中吉乌铁路在一定程度上与其形成了竞争,因此俄方一直比较抵触。

2024年6月6日,北京,中吉乌铁路3国政府间协议签字仪式。(星岛网)

2024年6月6日,北京,中吉乌铁路3国政府间协议签字仪式。(星岛网)

中吉乌铁路建设进入快车道,中亚国家都想抓住“一带一路”机遇

近年来,中吉乌铁路项目取得了不少实质性进展。局势的变化,让吉尔吉斯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迫切地想推进这条线路的建设,俄罗斯的态度也出现了转变。

朱永彪认为,先前俄罗斯可能仅考虑南北向铁路的建设对其最有利,而没有过多考虑中吉乌铁路带来的好处。实际上,东西向铁路和南北向铁路并不矛盾,可能还会形成一种互补。

“现在俄罗斯意识到,中亚路网的进一步密集,不仅有助于保障俄罗斯在中亚的利益,还有助于保障俄罗斯和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联系。”

朱永彪说,在俄乌局势等各方面因素影响下,俄罗斯将来也面临着复杂的地缘环境重塑。“俄乌冲突对俄罗斯重新思考或调整对中亚、南亚的战略起到一定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它转变了对中吉乌铁路项目的态度。”

2022年5月30日,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接受采访时称,在他向俄罗斯普京解释吉尔吉斯斯坦需要中吉乌铁路就像需要“空气和水”之后,普京表示不再反对该项目。

俄罗斯“放行”的同时,吉尔吉斯斯坦的战略考量也出现转向。

朱永彪认为,这些年来,吉尔吉斯斯坦所期待的南北向“俄-哈-吉-塔铁路”迟迟没有落地,使其对中吉乌这条东西向铁路的价值进行了重新评估。另外,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两国关系的不断改善,也加速推进了中吉乌铁路项目。

尽管,如今中吉乌铁路项目的三国政府间协定已经签署,但朱永彪也提醒,在真正的建设过程中,一定不会是一帆风顺,还会有来自国际局势、国家关系、民间社会、经济合同等方面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他说:“这都是很正常的,是所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都会遇到的。我相信,只要三国着眼于未来,一切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2022年10月13日,江苏连云港,首列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在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铁路场站发车。(视觉中国)

2022年10月13日,江苏连云港,首列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在上合组织国际物流园铁路场站发车。(视觉中国)

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表示,中吉乌铁路是三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工程,一旦建成投用,必然将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亚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发轫之地,“一带一路”倡议在这里受到广泛的支持和认可。

“很多国家逐渐认识到,‘一带一路’会给他们带来重大发展机遇。”朱永彪提到,尤其是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同中国在基础设施领域的合作,有着强烈的示范效应。

近年来,中哈两国在运输和物流领域开展多项合作。中哈连云港物流合作基地、“霍尔果斯-东大门”无水港、里海沿岸阿克套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新铁路走廊、“中国西部-欧洲西部”国际运输走廊等基础设施大项目已投入运营。

2024年2月,哈萨克斯坦西安码头正式投入运营。此外,中哈第三条铁路塔城至阿亚古兹铁路、阿克套港集装箱枢纽项目、黑海中间走廊扩容项目等进展顺利。

如今,哈萨克斯坦已经成为中国在中亚的主要经贸伙伴。两国双边贸易额在2023年首次达到410亿美元,同比增长30%。得益于地理位置,哈萨克斯坦在过境运输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23年,两国间铁路货运量超过2800万吨,较上一年增长22%。

“现在,中亚国家内部形成了一种竞争关系,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等都想当欧亚大陆上的交通枢纽,因为它们都预见到或者相信这其中有很大的贸易潜力。”朱永彪说,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实打实地做了很多事,和一些“反面教材”形成了鲜明对比。

比如说,2011年7月,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正式提出新丝绸之路计划(NewSilkRoadInitiative),目标是通过重建各类基础设施,帮助阿富汗融入中亚地区,并以此为中心打造一个经济圈连接中亚和南亚地区,推动实现“能源南下”与“商品北上”的战略目标。

“这个计划雷声大雨点小,基本上没有雨点,让中亚国家很失望。也看清楚了,有些国家从客观上来说是不太靠谱的。”朱永彪说。

他认为,一个重大工程的建设不仅考验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力,还考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力、大型设备的生产能力、是否有承接大型国际项目的经验,以及是否尊重合作对象国的历史和国情等等。“目前看来,中国可能是唯一一个具有综合优势的国家。中国既有良好经济基础,又有相关技术、设备,还有丰富建设经验。更重要的是,延宕27年的中吉乌铁路终于迎来了修建的曙光,这更加体现了中国的战略眼光和耐心。”

责任编辑:刘德宾

相关阅读:
暴富、就业与喧闹,边城小镇对马斯克的爱和恨 中国研制的匈塞铁路高速动车组在塞尔维亚首次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