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河池:聚焦生态修复强监督 铁纪护航绿水青山

日前,河池市纪委监委工作人员来到南丹县车河镇拉么矿区矿山开采废旧区(现笼箱盖枫杏生态旅游景区)督导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时看到,几千亩树林、花海和湖光山色尽收眼底,枫树和银杏树在阳光和微风中摇曳多姿。在该景区做讲解员的村民段周俊回忆,一年前,这里还是坑洼不平的废弃矿山,到处都是遗留的矿坑、荒料和设备。如今这里集旅游观光、避暑养生度假、民俗风情、矿文化科普等功能于一体,是广西旅游与环境治理融合的样板和网红打卡地。

河池矿产资源丰富,南丹县更是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矿产之乡。多年来,由于无序的开采,浪费了资源,污染了环境,破坏了生态。为切实守护绿水青山,河池市采取“一矿一策”治理模式,积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市纪委监委将推动矿区生态修复治理作为政治监督的重要内容,全程介入、靠前监督,聚焦中央环保督察、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等重点任务,大力整治生态环境执法不严、查处环境违法不力、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不彻底等问题,以精准有力的监督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全力守护河池的绿水青山。

矿区生态修复是一项点多、面广的系统工程,涉及县(市、区)、市直各职能部门。该市纪委监委探索建立联动监督工作机制,统筹协调派驻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等部门纪检监察组以及巡察、审计等监督部门力量,采取“室组巡地”联动监督、“室组地”协同办案模式,以开展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紧盯矿山修复过程中的项目立项、招投标、资金拨付、质量验收等环节,开列靶向监督清单,深入一线对相关职能部门责任落实情况及工作作风进行跟进监督,通过现场抽查、定期调度、跟踪督查等方式,实现重要点、位监督检查全覆盖,压实各部门主体责任,做到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题共答,推进廉洁高效修复治理。

对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管理部门执法不严、企业监管不力等问题,及时以谈话调研、约谈提醒等方式,督促相关行业部门、有关企业和矿山业主担当作为、履职尽责,研究推动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落实。同时,着力查处生态环境领域弄虚作假、吃拿卡要、违规插手项目、以权谋私等违纪违法问题。截至目前,市纪委监委查处矿山修复领域生态环保腐败和作风问题39个,立案11人,责任追究55人,移送1人。(河池市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桂林:精准滴灌做深做实警示教育 百色:紧盯重点强化监督 推动稳就业保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