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监督故事丨一个“死水塘”的蜕变

近日,兴业县沙塘镇与善村三叉水塘的渔业养殖迎来了大丰收,村民们正忙着捕鱼,一条条肥硕的大鱼被村民陆陆续续放入水桶中准备装车,整个过程干净利索,呈现出一派鱼跃水面、民悦塘边的丰收场景。

此前,该镇纪委(监察室)干部在与善村入户走访时收到群众反映,该村50亩的三叉水塘一直处于闲置状态,村集体资产也未能充分利用并产生效益。

“这么大的水塘,如果养鱼,不是能给群众增加收益吗?为什么反而成了‘死水塘’?”该镇纪委(监察室)干部带着疑问实地走访三叉水塘,发现水塘边杂草丛生,水塘水流不畅、水位较低。

“好好的水塘一直这么荒废,可惜啊!”

“没人管,有人还挖沟引水灌溉农作物,汛期蓄不住水,真正需要灌溉的时候又满足不了农田用水。”

走访中,村民纷纷道出了闲置水塘带来的困扰。

了解情况后,镇纪委(监察室)干部对与善村“两委”班子进行了谈心谈话。

“我们一直都想搞好这个水塘,但是因为涉及村集体资产使用问题,迟迟定不下来,我们也担心处理不当,群众会有意见……”提及集体资产如何处置的问题,村支书说出了村“两委”的顾虑。

随后,该镇纪委(监察室)立即督促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加强村“两委”干部对村集体经济资金管理使用的培训,明确了方向和要求,增强村“两委”盘活集体资产的信心,并压紧压实村“两委”工作责任,推动村“两委”对水塘进行清淤和加固,完善好水塘的基础设施,积极向上级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请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50万元。同时,督促村“两委”定期公开公示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鼓励该村充分利用水塘通过村合作社自主经营的方式开展渔业养殖,开辟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在监督推动下,几千亩农田灌溉用水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经过半年的渔业养殖,水塘也迎来了大丰收,村集体获得了5.6万元的收益,昔日的“死水塘”重新恢复生机。

“村里养鱼大家都受益,现在通往水塘的道路两边也装上了路灯,我们散步娱乐又多了一个好去处。”正在捕鱼的村民说到这里不免欢欣鼓舞。(兴业县纪委监委)

相关阅读:
打开心结 重燃干事创业激情 江苏将新建1000个“村网共建”电力便民服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