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监督故事 | 5元钱背后的作风整治

“今年春节,我在定西高铁北站乘坐出租车,短短2公里路,正常情况下5元就够了,但过节司机擅自涨价,不打表,一口价收了我10元。”三个月前,这一来自12345政务服务热线的民生投诉,引起了定西市纪委监委派驻市交通运输局纪检监察组的注意。

这起投诉是偶然事件还是普遍现象?

“多收5元看似是小问题,却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经过集体研判后,纪检监察组展开调查。

很快,调查发现该市节假日出租车“一口价”、不打表、拼客等现象普遍存在,今年春节期间此类问题投诉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1.5%。

纪检监察组进一步核查群众投诉处理全过程,发现市交通运输局相关科室收到相关信访投诉件后,会转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处理,而执法队又将超过90%的对出租车的投诉举报,直接转交出租车公司处理。

“群众投诉层层转办却无人核查,出租车公司往往对转交的投诉举报从轻或者不予处罚,还会谎报处罚结果,这就导致出租车司机对违规行为不以为意。”纪检监察组主要负责人说,司机随意涨价的背后,是交通执法部门甘当“甩手掌柜”不作为。

找到问题症结后,纪检监察组从制度建设、以案促治、跟踪问效、优化执法人员等多方面提出建议,与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同题共答。

之后,市交通运输局制定完善6项相关制度,同监管单位人员谈话29次34人。以案促治,开展警示教育16次,受教育人数350余人次。

纪检监察组还督促市交通运输局党组调整人员分工,对执法治理工作中不作为、乱作为等人员批评教育,责令作出检查,调整岗位1人。

据统计,目前“出租车‘一口价’、不打表、拼客”等不规范运营的投诉由春节期间的26.9%降低到10.3%,比去年同期下降40.2%,群众出行满意度持续提升。(供稿陈大勇编辑毛玉煜)

相关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擦亮高原蓝宝石——青海湖保护纪事 纪检监察机关加强招投标领域类案分析深化治理斩断贪腐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