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省文旅厅与省联社携手推出的“乡旅E贷”在全省投放已超百亿元 精准滴灌让乡村旅游开出富民之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江苏有60个国家级、142个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2023年,全省乡村旅游重点村共接待游客1.5亿人次,游客消费511.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7%和59.7%。

乡村旅游助力富民增收卓有成效,其背后不仅有源源不断的产品创新,也离不开精准高效的资金支持。其中就包括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省联社)于2022年5月共同推出“乡旅E贷”专项金融产品及专属服务平台。

两年过去,这项专项产品实施如何?又给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带来哪些利好?

农文旅融合,专业金融不可缺少

红的黄的小番茄挂满枝头、圆溜溜的美都西瓜卧在红美人橘子树下……6月初,镇江市丹徒区世业洲盛果家庭农场一派丰收景象,农场主齐加胜一头扎进田间,忙着迎接来自周边城市的客人。

从60亩到600亩,再到如今的近1000亩土地,齐加胜并非一帆风顺。“2022年夏天,小麦刚收完,地已经包了要种玉米,但是买种子、整地、买机器都急需用钱,资金缺口差不多有20万元。”齐加胜回忆,镇江农商行世业镇支行业务员主动上门了解齐加胜的资金困难,并为他做了授信评估。不过,起初,他不太敢信任业务员,对比几家银行后,发觉农商行的抵押门槛和利率都更低一些,态度也很好,便按照指导提交了材料,仅仅2天左右,20万元便打到了他的银行卡上。

“当时只要提交营业执照、我们夫妻的身份证等证件,而且还是他们上门取,很方便。这笔钱用完以后很快还了,又贷了20万元。行里出了新产品,也有专人及时推给我们了解。一来二去,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在村里贷款,我就认准农商行。”齐加胜说,目前农场果蔬种植面积110亩,加上粮食近千亩,还添加了烧烤、垂钓等项目,年营收60万元。眼下他们夫妻正准备申请50万元贷款,添加自动化种植设施,让农场更加现代化。

齐加胜口中的资金支持,正是来源于“乡旅E贷”专属金融产品。可能许多身在一线的乡村旅游经营主体在办理贷款时并未刻意记过产品名称,但这不妨碍产品正结结实实将金融活水滴灌到乡村。

5月底,同样位于世业洲的开心休博园正迎接来自宿迁、安徽等地的研学团队,园里“小黄帽”们成群结队,好不热闹。“现在游乐园已投入1.5亿元,年营业额约1500万元,但我不会忘记疫情期间农商行贷我们的200万元。”镇江市开心休博园生态农业观光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波说。

2015年,杨波和朋友从广东来到镇江投资建设游乐园,做农文旅融合项目,但是疫情期间资金链险些断裂。他说,旅游业人工成本高,每年都要投入和创新。结果疫情期间突然没有了收入,员工工资又不能停发,便到处想办法借钱。“对接时,银行老总们都好说话,真要借钱了,要求特别多。可能因为我是外地人,不太敢信任。有一家手续都批好了,结果第二天因为园子不在营业停止放款。那时只有镇江农商行贷给了我们200万元,真是雪中送炭,我们一直怀有感恩之心。”杨波说,近2年游客量每年以50%的数量递增,今年预计达80万人次。眼下,主动贷款的银行、投资的企业多了起来,不过有需要他还会优先和农商行对接。传统乡村旅游是村民自发地搞农家乐,游客看看吃吃,现在需要专业企业带动行业转型升级,走农文旅融合路子,专业的金融机构是其中不可缺少的一股力量。

受到“乡旅E贷”支持的乡村、经营主体,眼下在全省遍地开花。“近年来,省文旅厅积极助力乡村振兴,逐步把文旅产业打造成‘三农’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这与全省农商行系统的初心使命高度统一。我们一拍即合,签署了共促乡村文旅发展框架合作协议,并共同推出了用于支持全省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专项信贷产品——‘乡旅E贷’。”省联社党委副书记汤宇介绍,截至3月末,全省农商行已向3562户客户给予专项产品授信146.72亿元,已用信3428户、140.26亿元,较年初新增1124户、36.374亿元,有效提升了乡旅产业客户的融资获得感和便利度。

“3368个营业网点,是活水外流的底气”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是全国农村信用社首家改革试点单位,成立于2001年9月19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省联社负责行使对全省农商行系统的行业指导、协调、服务和管理职能。

大量的金融活水,如何有序流向乡村?这家金融机构又如何具备多点开花的底气?

5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地处兴化市千垛镇东罗村的乡旅金融驿站,这里是东罗村村民服务中心,也是村普惠金融服务点。一名兴化农商行的员工每天在村里坐班,为村民提供取款、存款、汇款、代理缴费等业务,还义务帮助村民查看社保余额、打印结婚证等,另一侧则放置了“E路有我”特色农产品展示柜,用于展示菜籽油、兴化大米等当地特色农产品,接受线上线下购买。

兴化农商行缸顾支行风险主管顾建军则频繁往返于4个行政村网点之间,查看是否有村民咨询信贷业务。“我在行里工作23年,在这一片跟大家都熟。这两年旅游火,村里搞农家乐和民宿的人多,需要资金基本都会找我。大家的需求就两个:利息低,放款快。我们一次授信,基本终身可用,且全都是信用贷款,无需抵押,很受欢迎。”他说,目前线上最快一小时就能放款,大额需要线下办理的,三天即可办好。近一年,他已为约80位客户办理“乡旅E贷”相关业务,最大的一笔贷款100万元。

自上而下将资金活水有序送到乡村,离不开这样一个个网点和分布于基层的员工。截至2023年末,全省农商行系统共有60家农商行、3368个营业网点、1.64万家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和5.4万余名员工,是省内金融机构中网点覆盖最广、服务客群最多、经营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

为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省联社不仅大力宣传推广“乡旅E贷”专项产品,第一时间督促全省农商行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提升贷款发放效率,还建设专属服务平台,具有线上申请、实时反馈、渠道多样等特点。目前已开通了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微信小程序、企业网银等多个申贷渠道。“该产品精准覆盖全省各类乡村旅游产业相关客户,包含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各类对公客户及农户、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个人客户,具有准入门槛低、担保方式活、融资成本低、申贷渠道多等特点,有效填补了我省相关信贷产品的空白。”汤宇介绍,针对不同经营主体,帮扶支持实行分类施策和重点关注。“‘乡旅E贷’下又推出项目建设贷、项目经营贷、企业贷和个人经营贷等四类子产品,同时创新提出整村授信。”

此外,省联社重点打造乡旅金融驿站,在已有便民金融服务的基础上,设立“乡旅E贷”营销宣传专柜,开辟“E路有我”线下馆等乡村旅游特色纪念品、农产品展销专区,布置景点门票代销机具,联合卫生院建立定期进点坐诊机制,增设数字人民币、视听图书馆等数字化场景等,实现政务、村务、商务、金融服务等功能叠加和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村级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的综合服务大厅,目前已完成90个站点的升级改造工作。

“坚持长期主义,营造为农服务生态”

与不断推陈出新的乡村旅游业态一样,“乡旅E贷”的投放力度也在持续加码。今年,省文旅厅和省联社共同推进“双百计划”,即在现有工作基础上,建设改造百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乡旅金融驿站”,确保年度“乡旅E贷”专项产品贷款投放新增100亿元。汤宇介绍,同时将持续推动开展联合授信,让“乡旅E贷”贷款投放措施更加细化,并坚持走访更加深入,宣传更加多样,业务效率再提升,平台功能更完善。

不仅如此,汤宇表示,省联社还在积极打造惠民助农的“生态圈”。

他给出一段数据:至2023年末,全省农商行系统资产总额4.4万亿元,存、贷款余额分别为3.51万亿元和2.85万亿元,均居省内银行同业首位。全省农商行系统用占全省1/8的贷款份额,发放了全省1/5的涉农贷款、2/5的农户贷款、1/4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100%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可以看出,我们长期以来在服务‘三农’小微、服务乡村全面振兴、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汤宇说。

汤宇表示,未来将坚持“多快好深”,持续创新对农村的金融服务,即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提升农民操作便捷度、改善服务体验、深入农民生活中。具体而言,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场景金融建设,包括持续深化线上平台业务合作,筛选符合要求的景区、商户等入驻“E路有我”服务平台,开展景区门票、特色农产品等在线销售,按区域定期开展视频直播推广旅游景区等,同时积极推动农商行及早完成202个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上金融便民服务点的升级改造工作,全面打造乡旅金融驿站专属品牌;另一方面将进一步拓展政银合作范围,包括深度参与省文旅厅重点活动,全面提供精细化、多元化金融服务,强化宣传推广。

“省联社一直定位自己为乡村振兴主力军、普惠金融领跑者、江苏金融排头兵。我们是一支‘一懂两爱’的队伍,坚持长期主义,不求大求全,专门‘做小做散’‘做土做实’,关注农民的切身需求。”汤宇表示,遍布乡村的农商行网点不仅能够现场取钱存钱、打印证件,还能代办260项政务服务,其中140项政务全部覆盖到村。地方农商行还主动与村里共建党建联盟,担当村里的反诈卫士。“我们努力将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缩短为‘100米’。未来仍然会和省文旅厅长期可持续合作,通过推进高品质旅游来推进乡村振兴,最终实现农民增收致富。”他说。

相关阅读:
清风 | 诚者自成 我省软件产业政策宣贯环省行走进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