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中方代表团成员:在“香会”现场我听到对“中国声音”的很多共鸣

来源:直新闻

自5月31日拉开帷幕的第21届香格里拉对话会(“香会”),今天(6月2日)正式落幕。而在“香会”闭幕的最后一天,中国防长董军所作大会发言,无疑成为最大看点。董军在时长约半小时的演讲中,全面阐述了中国的国防政策和理念,谈及台湾问题、南海问题等,并回答了现场嘉宾的提问。

中方代表团成员:在“香会”现场我听到对“中国声音”的很多共鸣

中方代表团成员:在“香会”现场我听到对“中国声音”的很多共鸣

深圳卫视直新闻特派记者乔舟/摄

实际上,自2007年中国军方派团参会后,“香会”也逐渐成为中美两军交流的重要场所。就在中国防长发表演讲的一天前,美国防长奥斯汀也在全体会议上发表主题演讲,而两国防长更是在“香会”开幕当天举行会晤。

中方代表团成员、国防科技大学国防科技战略研究智库研究员朱启超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特派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起中国防长的演讲,相信与会代表都能感受到美国防长的讲话仍然是在宣扬“美国式话语”,推行他们所谓的价值观,试图搞阵营对抗。虽然打着“民主、自由、人权、航行自由”等旗号,但背后企图仍是昭然若揭的。而中国防长的讲话,是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合作、互利共赢等理念,来推动区域乃至世界的安全合作。

有碰撞,有交流,自然也就有交锋。事实上,在今年“香会”现场,朱启超也在澳大利亚防长马尔斯发表涉台以及涉南海的谬论后,第一时间予以批驳。朱启超说,无论是从菲律宾总统马科斯的讲话,还是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的讲话,或是澳大利亚国防部长马尔斯的讲话,以及其他西方国家防长的讲话中,都高频次点出所谓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对于“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我们中国是支持、维护的,但我们坚持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是基于《联合国宪章》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西方所宣扬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们自身的安全关切、基于“小圈子”政治,基于“小团体”的私利,更重要的是基于他们军事同盟的安全考虑。这就有很大可能会损害别的国家的安全利益,尤其是别的国家的核心利益,在这一点上,我们要讲出不同,以正视听。

另一中方代表团成员、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副教授马愿在接受深圳卫视直新闻特派记者采访时也说到,美国防长奥斯汀的演讲,事实上还是在强调打造“小圈子”,强调对抗竞争。而中方的站位更高,是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寻求共同安全的高度来阐释中国的安全观。

“去年在中国的斡旋之下,伊朗与沙特实现和解,从而带动中东的‘和解潮’。此外,无论是巴以冲突,或是俄乌危机中,中国致力于劝和促谈,为和平铺路。在缅甸问题上,我们同样为和平发声,积极推动缅甸问题的政治解决。”马愿以一系列实例,佐证这些都是中方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以对话协商化解冲突分歧的体现。“我在会场也听到很多国家的领导人、军队的领导人讲到不愿外部国家干涉地区事务,地区国家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事情,我想,这与中方的观点是高度一致的。”

作者丨程凌宇,深圳卫视直新闻见习主笔

责任编辑:陈琰SN225

相关阅读: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同美国工商界人士座谈 董军防长警告"台独"发言刷屏台媒 台学者喊话赖清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