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国家卫生健康委:孩子6个月以后,一定要及时补充含铁丰富的辅食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于5月31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儿童健康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国家卫生健康委妇幼司副司长沈海屏表示,贫血率是反映儿童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的一个特别重要的指标,《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明确提出来,到2030年,全国5岁以下儿童的贫血率要控制在10%以下。

沈海屏指出,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特别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这与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辅食添加密切相关。从出生到1岁,是儿童生长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个时候宝宝的身高、体重,包括大脑功能都在快速发展,身体对铁的需要量是很大的。婴儿刚出生的时候,他体内自己有储备的铁,这是在妈妈肚子里就带来的,这些储备铁可以满足婴儿前6个月的生长发育需要,6个月之后,婴儿体内的铁储备耗尽,这个时候所需的铁需要从食物当中补充。而此时母乳喂养只能为婴儿提供大约5%的铁需要量,还有95%的铁需要量要从其他食物中补充,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通过进食辅食来补充宝宝所需要的铁。如果宝宝长到6个月以后,家长没有及时给宝宝补充含铁的辅食,儿童就会出现缺铁性贫血。婴幼儿期的缺铁性贫血,危害很严重,会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导致智力发育受损,影响认知发展,也会影响儿童神经、消化、心血管、骨骼、免疫等多个系统的生长发育,危害儿童健康。孩子6个月以后,一定要及时补充含铁丰富的辅食。

沈海屏介绍,含铁丰富又容易吸收的食物包括瘦肉、鱼肉、肝脏,还有动物血,把这些食物做成泥糊状给孩子进食,可以很好的补充铁,预防缺铁性贫血。有些年轻的妈妈仅给孩子吃蛋黄来补铁,但是蛋黄的铁含量相对于肉类来说比较低,所以仅添加蛋黄,不添加肉类,对铁的补充是不够的。预防缺铁性贫血,关键是要从6个月开始每天都要给宝宝补充含铁丰富而且容易吸收的辅食,要给宝宝每天增加肉类辅食。对于6—9个月的宝宝,每天添加辅食1—2次;对于9—12个月的婴儿,每天添加辅食2—3次;对于1—2岁的宝宝,我们鼓励每日和家庭成员共进3餐,期间可以有2次加餐。

市场监管总局集中曝光一批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广告违法典型案例 当过15年省图书馆馆长,郭向东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