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2.9L油耗”惹争议!比亚迪副总裁回应:NEDC测评更接近国内实际工况

每经记者董天意    每经实习记者刘曦    每经编辑裴健如

5月28日,比亚迪秦LDM-i正式上市。根据官方介绍,得益于新车搭载的、最高热效率可达46.06%的第五代DM技术平台发动机,秦LDM-i百公里NEDC亏电油耗仅2.9L,综合续航里程达到2100公里以上。

此后,有网友质疑比亚迪油耗数据没有采用WLTC测试标准。对此,比亚迪集团高级副总裁、DM技术总设计师杨冬生公开回应称:“NEDC(即欧洲续航测试标准)去评价油耗相对更科学,它是和老百姓更接近的一个工况。”

吉利汽车方面则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网友举报比亚迪(2.9L油耗)一事,我们不作任何评价。但对吉利来说,肯定是要坚持做对的事情和真实的事情。”

根据工信部公示的信息,目前秦LDM-i车型提供的不同版本车型中,60公里纯电续航车型,百公里亏电油耗3.8L;90公里纯电续航车型,百公里亏电油耗3.98L;116公里纯电续航车型,百公里亏电油耗4.17L。而根据比亚迪方面的介绍,秦LDM-i车型百公里NEDC亏电油耗2.9L,与工信部WLTC工况测试亏电续航结果有差距。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图片来源:企业供图

对此,杨冬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NEDC的平均车速是在33km/h,工信部要求工况升级到WLTC的时候,平均车速是在47km/h。但比亚迪发现,在主要一线城市,平均车速是在25km/h,甚至23km/h,二线城市也在30km/h以上。在国内,正常的行驶工况车速是在30km以下的。“在评判一款车的性能时,油耗固然重要,但驾驶体验和整车配置同样不容忽视。”杨冬生认为。

针对此事,吉利控股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社交媒体上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他转发了一位博主对比亚迪的质疑,并评论道:“我感觉还是实在一点好,估计老一辈科学家健在的话也会这么想。”

燃油效率一直是衡量车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此次网友对比亚迪的质疑点主要在于,在WLTC与NEDC两种油耗测定方式之间,应采用前者。

NEDC即欧洲续航测试工况标准,最新的是1997年版本,分为市区工况和市郊工况两部分。市区工况由四个ECE循环单元组成,在测试过程中最高车速50km/h,平均车速19km/h,每个循环时间为195s,共行驶4.052km。市郊工况测试共一个EUDC循环,平均车速62.6km/h,有效行驶时间400s,共行驶6.955km路程。

NEDC工况多数时间处于匀速行驶状况,即使在加减速过程中,加速度也为恒定值,“速度-时间”曲线十分规则,属于稳态工况的范畴。

WLTC即全球统一轻型车辆测试循环,主要是基于欧洲、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五个地区车辆的实际行驶工况,同时涉及到M1、M2、N1类车辆在不同道路类型及不同驾驶条件的大量数据而开发出的测试循环,因此它的驾驶循环更接近于实际驾驶工况。

相比NEDC标准,WLTP标准的模拟场景要更复杂,分为低速、中速、高速和超高速四种速度,最高速度分别为56.5km/h、76.6km/h、97.4km/h、131.3km/h。四种速度又对应了城市、高速、农村三种场景,能覆盖更真实的用车环境。

公开信息显示,自2021年7月1日起,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GB19578-2021)正式实施。其中提到,2025年前我国传统能源乘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乘用车的试验工况将由NEDC,切换为WLTC。

图片来源:工信部网站

图片来源:工信部网站

工况的改变将影响车辆综合燃料消耗量,为此,《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GB19578-2021)开展了两种工况燃料消耗量对比数据的收集工作,初步分析了工况切换后油耗上涨幅度,并最终根据工况切换的影响对车型油耗限值进行了同等力度转换。

对于两种油耗测定方式的争议点,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消费者对企业标注的油耗并不是很信任,原因是车企提供的NEDC工况下车辆油耗与实际使用的数据有较大偏差。WLTC工况下标注的油耗,更接近于现实生活中的路况,从而可增强消费者的体验感。”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王耀则认为,“试验工况切换后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在消费者的立场上,消费者有权知道更贴近事实的油耗标准。但从汽车产业角度来说,消费者会觉得油耗比较高,可能会去挑更节能的车,对某些车型的销量可能会产生一些影响”。

责任编辑:陈建瑞SN243

“女子2年被家暴16次”侵权责任纠纷案开庭,施暴丈夫无忏悔之意 苟仲文落马,知情人:早在去年3月,纪委监委部门即着手布置对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