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丁薛祥出席这一重要仪式,有大背景

来源:北京青年报

撰文丨余晖

据《新闻联播》报道,5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北京出席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并致辞。

丁薛祥出席这一重要仪式,有大背景

央视画面显示,参加上述签字仪式的还有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副部长孙金龙,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财政部副部长廖岷等。

丁薛祥出席这一重要仪式,有大背景

丁薛祥出席这一重要仪式,有大背景

这一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出席的高规格签字仪式,还有一个大背景。

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

当时,习近平宣布:

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人民币,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中方呼吁并欢迎各方为基金出资。

几个关键词值得关注。

第一,重要贡献。

在2024年5月28日的签字仪式上,丁薛祥提到,中国“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作出重要贡献”。

政知君了解到,我国从2018年11月担任《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至今已经六年。

在这期间,中国率先出资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引领达成“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并与世界各国启动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实施倡议。此外,还设立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基金。

就在5月18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撰文提到,2019年以来,我国已成为《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核心预算的最大捐资国,同时也是全球环境基金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捐资国。

联合国副秘书长、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安诺生说,“没有哪个国家曾经担任缔约方大会主席国这么久,这六年对中国来说是任务非常繁重,但中国表现得非常卓越。”

丁薛祥出席这一重要仪式,有大背景

第二,树立榜样。

政知君了解到,资金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问题。

2021年有媒体报道,相关报告显示,全球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每年所需投资约为1300-4400亿美元。

但根据经合组织(OECD)核算,每年各类用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资金大约是780-910亿美元,其中678亿美元为国内公共支出,39-93亿美元为国际公共支出(如国际援助),66-136亿美元是私营部门支出。

大多数生物多样性极度脆弱的发展中国家,受经济发展水平和能力所限,无法满足保护所需资金。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张洁清表示,“中国以实际行动率先投入,支持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既为全球树立了榜样,也极大提振了国际社会实现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信心。”

第三,合作。

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将如何运作?

2021年10月,时任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说,基金是由中方倡议发起的多边信托基金,将坚持国际化运作,借鉴现有的国际成熟经验,计划与国际机构合作管理。

自2021年中国率先出资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财政部、外交部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等国际机构已开展多轮磋商,就基金合作事项基本达成一致,并力争在COP16(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六次会议)之前实现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的第一批项目落地。

据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将于2024年10月21日至11月2日在哥伦比亚第三大城市卡利举行。

在5月28日举行的签字仪式现场,中国生态环境部与联合国有关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

丁薛祥出席这一重要仪式,有大背景

签字仪式举行前,丁薛祥会见了安诺生和联合国多边信托基金办公室负责人卡纳瓦里。

第四,呼吁携手。

在签字仪式现场,丁薛祥还提出了希望——希望有关各方以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启动为契机,携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聚焦重点目标,积极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利用、惠益分享,助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开展务实行动,切实为发展中国家落实“昆蒙框架”提供资金、技术、能力支持。

加强团结协作,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化运作,欢迎有关各国、机构和组织为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出资,支持实现“昆蒙框架”目标。

责任编辑:张玉

相关阅读:
舆论漩涡中的安徽全椒:如何重塑地方形象 茅台基金经营异常?回应称:办公地点未变,运营未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