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台“改革法案”混乱中完成三读!绿营担心赖清德权力受限

台立法部门本周五“院会”预定进行新任“行政院长”卓荣泰施政报告及总质询,朝野28日决战“改革法案”。虽然没有像前几天那样爆发激烈的肢体冲突,但场外的“青鸟行动”也让岛内相当担忧。

改用布条“互喊”

国民党党团5月27日发动民意代表轮班守议场,力拼抢下主席台,让“改革法案”顺利二三读。28日一早议场一开门,蓝绿民意代表都抢着挤入,双方没有爆发激烈冲突,但手上都拿着布条、标语,议场内也几乎贴满布条。国民党党团挂出的布条为“改革查弊,民进党怕什么”,民进党党团挂出的则是“反黑箱、撑民主”。过程中,蓝绿为抢贴标语,一度引发口角,民进党“立委”沈伯洋突然怒呛国民党党团总召集人傅崐萁,“你什么态度”。

此前经过3次“表决大战”后,28日剩下15个条文待处理,且都是民进党提出的。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为了“改革法案”,国民党引进人工智能,推出在线“周爷爷活字典”。民众只要通过打字或语音询问,就能够快速查清有争议的问题,已经先开放给会员使用。国民党表示,针对“改革法案”议题纷扰,各种抹黑、造谣不断,因此以AI科技为民众破除谣言与不实言论。下午5时,立法部门负责人韩国瑜敲槌通过三读。

绿营怕赖清德权力受限

这次争议源于蓝白阵营共同提出“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第25条修正条文,包括五大方向,即“总统国情报告常态化”“立法院调查权及听证权”“强化人事同意权”“正副院长记名投票制”,以及被认为最具争议的“藐视国会罪”。根据“藐视国会罪”内容,除了为避免有明显且立即危害防务、外事或依法应保密的事项,被质询者不得有“拒绝答复、拒绝提供资料、隐匿资讯、虚伪答复”等藐视立法机构的行为。另外,台当局官员在立法部门接受质询时,如果成为虚伪陈述者,则依法追诉其刑事责任。

在野的国民党和民众党认为,“改革法案”是为加强立法机关的监督能力,重点之一是当局官员不得在备询时说谎或蓄意隐匿。民进党则声称,“藐视罪”定义过于宽松,恐引起寒蝉效应,同时质疑过分扩张立法部门权力会违反“权力分立”原则。27日,蓝白两党召开记者会,亮出1993年民进党前民意代表沈富雄、陈水扁等人修订“立法院听证调查法”草案,其中提到若拒绝出席作证、提出证言或纪录者,处1年以下徒刑;在听证会进行虚伪陈述者,处7年以下徒刑。国民党表示,民进党当年版本比现在国民党版本严苛许多,痛批民进党昨是今非、“改革法案”跳票在先。

台湾联合新闻网27日直言:“民进党到底在吵什么?可用8个字总结——守护赖当局的权力。”分析认为,“改革法案”的很多条文是在限缩行政权,这对过去8年一直独断专行的民进党当局来说,简直无法忍受。与此同时,“立法院调查权及听证权”也会让民进党的弊案曝光。国民党发言人杨智伃表示,“改革法案”的目的,是针对民进党8年执政诸多弊案而起,包括疫苗采购案、光电弊案、鸡蛋采购案等。国民党民意代表谢龙介称:“这些年,我曾经承诺过要追查的弊案,将有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机会!”他提到了“超思鸡蛋”、小吃店快筛、疫苗、台南光电弊案等。

中时电子报发表社论称,为何蔡英文“执政”时期,官员敢在立法部门拍桌叫嚣,呛民意代表不要脸、“吵死了”,甚至无惧质询的权威性,一再用谎言掩盖当局的违法与失职?其关键,无非是立法权的衰弱,才让保护不法的黑箱变得罄竹难书。具体而言,如果立法权得以伸张,所谓的护航高端疫苗、小吃店接民进党当局16亿元新台币快筛标案、官商勾结台南光电弊案获利近百亿元、“一人公司”超思独揽六成进口蛋份额等,还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吗?文章称,由此可知,赖清德上任后为何把“反改革”视为第一战场?原因无它,就是害怕立法部门监督功能越健全,官员就越无法傲慢滥权,当局也就越无法“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

学生声势明显下滑

为了对抗“改革法案”,28日台立法部门外仍有团体在聚集。他们在赖清德的鼓动下,撂话“再聚街头”,绿营民意代表更煽动“青鸟飞进立法院,展现人民力量”。28日,“经济民主连合”等多个公民团体聚集在台立法部门外抗议,全台15个县市也响应所谓“5·28全台青鸟行动”。下午1时多,主办单位宣布现场突破5000人。国民党民意代表罗智强直言,民进党找借口反对的真正原因是“改革法案”将打开黑箱,无论是疫苗、鸡蛋、光电,都要重见天日。

这些人的抗议活动引起岛内民众的强烈反感。据联合新闻网27日报道,台大儿童医院就在立法部门附近。一名医护人员近日在脸书上发文称,他们晚上10时还在喧闹,人群几乎蔓延到台大儿童医院楼下,而医院里病重的病人都住在较低的楼层,像5楼是儿童癌症病房等。该医护人员表示,晚上10时过后,有辆喇叭车停在靠近儿童医院处大声喊口号,加上一些人唱歌,靠窗病房的孩子被吵得睡不着。还有病童妈妈在网络上抱怨道,病房里都是吵闹声和音乐的回音,孩子一直被惊醒,而且竟然还有摄影师跑到儿童病房拍照,太恐怖了。不料相关文章一出,立即遭到绿营侧翼疯狂网暴,留言区被支持抗议活动的网军洗版。有人称,“退回这法案就不会打扰到你们了,没人想让小孩未来的环境变得更糟呀”“为了民主忍耐一下还好吧?”有人甚至不讲道理地说,“医院在盖的时候,为何没有考虑到周遭是抗议热点而加强隔音设计?”

台媒同时注意到,相较于10年前以大学生为主体的“太阳花学运”,这次“青鸟行动”声势明显下滑。据台媒报道,台湾师范大学学生会日前发表声明声称,立法部门审议“职权行使法”“藐视罪”等忽略程序正义且缺乏实质讨论,呼吁民意代表不应逾越职责,并发起活动联署。然而,此举迅速引发该校学生的不满,质疑学生会不应以学校名义发动与学权无关又涉及政治立场的联署,他们改在社群平台发起“反对师大学生会声明联署案”,相关投票结果显示,约34%的人并不认同蓝白在搞“黑箱”,27%认同,其他未表态。另外,高雄中山大学一名学生24日号召四校学生到校串联,结果遭其他学生质疑“凭什么代表学生发声”,更在社群平台反制发起“我支持改革”行动。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广告系教授钮则勋称,民进党想借本次立法部门外的行动重新找回年轻族群基本盘,但“青鸟行动”难以用10年前的“太阳花”来比拟,毕竟当年民进党是在野党,但现在在“执政”,却还用在野党的攻坚策略,让人有“今夕是何年”的突兀感。与此同时,民众党主席柯文哲的粉丝以年轻族群为主,很明显年轻人的阵营早不是民进党铁板一块,因此在特定网络平台上,年轻人支持“改革法案”的声量反而更明显。

“青鸟们别傻了”,《中国时报》28日评论称,青鸟该不该飞进立法机构,取决于他们是否了解在野党所提的“改革法案”是为了揭弊,且内容几乎都是民进党在野时提出来的,当时条文更严苛,“青鸟们只要想通其中道理,就会体悟到该往哪儿飞。当年“太阳花运动”也只出了一个林飞帆,青鸟们别再傻傻成为绿营操弄的棋子”。中时电子报批评称,民进党不要放任仇恨肆意扩散,把“青鸟”当政治筹码戏耍。(环球时报5月29日文章特约记者陈立非)

责任编辑:刘光博

首付最低两成,房贷利率3.5%,深圳楼市“放松”能让大家买房吗? 加拿大争论是否跟随美国对华商品加税,加媒:加税将损害消费者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