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一线城市房贷政策新动向?广州取消利率下限、有条件可购三套

“该政策具有创新性,对于其他城市具有参考意义。”

继上海之后,又有一线城市对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作出调整。

5月28日,广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以更好满足居民刚性住房需求和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包括进一步优化住房限购政策、住房信贷政策、住房套数认定等措施。

同时,第一财经从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获悉,同日,广东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根据广州房地产市场形势变化及市政府调控要求,对广州市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作出调整,包括首套房首付最低15%、二套最低25%,取消利率下限等。

一线城市房贷政策新动向?广州取消利率下限、有条件可购三套

对此,专家表示,广州市是第一个取消房贷利率下限的一线城市。取消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降低居民购房成本,精准有效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下调最低首付比例,有利于降低居民家庭购房门槛,进一步释放有效购房需求,将对稳消费和扩内需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付比例全线下调,取消利率下限

从具体的调整细则来看,一是对于贷款购买首套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15%,取消利率下限。

二是对于贷款购买第二套商品住房的居民家庭,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不低于25%,取消利率下限。

三是在广州市非限购区域内,对于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居民家庭,又申请贷款购买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借款人偿付能力、信用状况等因素审慎把握并具体确定首付款比例和贷款利率水平;对于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且有未结清购房贷款的居民家庭,暂停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四是在广州市限购区域内,对于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居民家庭暂停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

据了解,上述政策自5月29日起执行。在5月29日前(不含5月29日),已完成商品房买卖合同或房地产买卖合同网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按原规定执行。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上述要求,结合本机构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首付比例和利率水平。

另外,对于居民家庭住房套数的认定,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等文件要求,以城市政府相关部门出具的住房套数查询结果或认定证明显示的居民家庭已拥有住房套数核算。

不再锚定一线城市标准?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称,此次广州首套房和二套房首付比例分别下调至15%和25%,同时取消利率下限,可以通俗理解为“广州不再锚定一线城市标准”,而是和其他二线城市看齐。

“说明广州基于一城一策的导向,差别化和精准化落实政策,这也要求市场对一线城市房贷政策要有新的理解。”他说。

根据此前上海发布的房贷新政,首套房首付最低20%,二套最低30%,且房贷利率没有取消利率下限。

另外,严跃进认为,广州此次对“三套房”落实了明确的贷款政策。“过去类似第三套房的贷款政策是非常严格的,甚至是不允许的,但广州明确对于拥有2套住房家庭但贷款结清的,可以按照实际情况确定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水平。该政策具有创新性,对于其他城市具有参考意义。”

上周,广东已集中对包括珠海市、汕头市、佛山市等在内的共19个城市的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作出调整。

其中,首套房、二套房的最低首付标准与广州相同,同样取消利率下限。不同的是,广州提出分区域认定套数的政策,即是否具有购房资格,主要看行政区域内拥有住房的套数。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这也意味着,居民可以跨区域购买多套房。这一步在一二线热点城市中,算是步子迈得比较大的。”

北京、深圳待续

李宇嘉透露,尽管广州在1月27日退出了120平方米以上住房限购,但近期商品房市场出现了新问题。“4月份新房和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跌幅创近年来新高,其中,二手房价环比指数跌幅位列70城第11位,连续数月跌幅居前。”他说。

李宇嘉表示,近期,新房交付的压力加大,延迟交付、降配减配问题突出,导致市场情绪低迷,预期悲观,房企风险蔓延,迫切需要一揽子政策来提振市场信心、活跃交易,缓解开发商资金链紧张,促进新房和二手房库存去化、良性循环,稳定市场预期和价格信号。

另外,深圳暂时还未出台相关政策。“考虑到广深两地新市民多、外来人口集中,近期楼市形势严峻,此次广州跟进,预计下一步深圳也将跟进此政策。”李宇嘉说。

严跃进也认为,5月份开始的首付和房贷利率“双降”是房地产政策端的最大特征。对于理解后续北京和深圳等城市的房贷政策具有非常好的启发,充分说明一线城市政策面持续宽松的导向。

责任编辑:陈建瑞SN243

相关阅读:
希尔顿一会员退房时被“罚款”3000元,酒店方称调监控发现其夜不归宿 钟薛高创始人现身直播间带货,42.9元5斤红薯,被吐槽“红薯刺客”!已拖欠729名员工薪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