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新闻 > 正文

携手共护黄河安澜

携手共护黄河安澜

山东省东营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室组”联动监督,组织纪检监察干部深入工程项目建设一线,压紧压实相关部门责任,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图为近日,该市纪检监察干部在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工程项目现场了解相关情况。张增文摄

“现在的工程推进情况怎么样,杨树存活率多少,有没有大面积死亡的情况?”近日,山东省东营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和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深入沿黄生态长廊工程现场开展监督,详细了解工程推进和问题整改情况。

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护航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是该市纪委监委的重要政治任务。沿黄生态长廊工程是山东省重点项目,东营市境内新造林面积11.21万亩,现状林地改造提升8.3万亩,总投资24.2亿元,总长108.6公里。工程启动以来,该市纪委监委建立“室组”联动监督机制,第一监督检查室、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按照职责分工,协同开展日常监督检查,督促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职能部门落实各项决策部署。

此前,东营市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开展专项巡察,发现该工程监管不到位,部分种植林木出现“斑秃”,甚至“片秃”问题,黄河大堤董集段两侧15公里的树木存活率不足30%,南展大堤龙居段东坡面125株海棠树全部死亡……巡察组随即将此情况反馈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同时把该问题移交给市纪委监委。

收到反馈问题后,东营市纪委监委快速启动“室组”联动监督模式,第一监督检查室和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立即分析研判,各派一名工作人员,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陪同下,到现场查看情况。

“这个点位确实比较偏远,开车快一个小时刚刚到黄河大坝,之后还有15公里的崎岖路段。”在路上,同行人员感慨着现场检查一次不容易。

抵达后,第一监督检查室和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干部站在大坝上远望,整体林木茂盛、郁郁葱葱,但仔细打量后发现有的杨树长势萎靡、树叶枯黄,有的树茎干枯。随后,又到南展大堤龙居段查看海棠树,现场情况与问题反馈基本一致。

随行的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干部表示:“我们的监管确实不到位,但这么大的工程,现场又非常分散,很多地方要想经常到现场,工作压力比较大。”

经研判,林木死亡是因为后期管护不到位,导致土壤缺水和盐碱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室组”随即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有关部室负责人进行约谈提醒,要求切实负起监管责任,督促项目建设方及时整改并加强管护。在“室组”共同推动下,相关责任单位已完成苗木补植。

问题虽然整改完成,但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干部的苦恼,也让第一监督检查室和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思考良久:“该工程周期长、环节多,涉及资金量大,廉政风险点非常多,如何才能做到问题早发现早整改,让监督既精准又高效?”

随后,“室组”会同各县区纪委监委以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黄河河口管理局等部门单位多次研究讨论。

“现有的问题虽然解决了,但是大家要举一反三,围绕这个情况,思考如何改进监管方式。如果老是单纯靠人力、到现场查看情况,很难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这个工程涉及点多面广,大家一同积极作为,经常碰头、互通信息,全面掌握情况,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能不能引用大数据技术,把卫星图片利用起来,结合工程进展、资金使用等情况,建立一个系统……”经过研讨,建立大数据监督平台的想法得到各部门的一致认可。

随后,第一监督检查室负责牵头协调,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指导各相关部门单位排查招投标、资金拨付、验收评估等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点,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负责提供卫星图片、项目进展情况,市财政局、黄河河口管理局结合各自职能提供相关数据支持,各县区纪委监委汇总各自监督检查情况。

经过“室组”联动监督推动,以“大数据+”为支撑,以现有数据资源为基础的“沿黄生态长廊信息化监督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可以通过卫星图片比对、数据量化分析等手段,主动监测项目进度,实时识别廉政风险,向主责部门和监管部门发送预警信息,同步推送市纪委监委,做到监督关口前移、问题提前预警。

“根据平台预警信息,我们可以科学规划实地查看方案,让监管更有针对性。”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说。

“卫星图片直观显示工程进度,再结合资金使用和各县区纪委监委监督检查等情况,各种数据一‘碰头’,就很容易发现问题。”东营市纪委监委派驻第二纪检监察组工作人员表示。

“沿黄生态长廊信息化监督平台”启动以来,推送各类信息108条,由此发现并推动问题整改40余条,追回经济损失1800余万元,有力保障了沿黄生态长廊工程的顺利推进。截至今年5月,沿黄生态长廊工程完成投资7亿元,新造林和退化林修复3.6万亩,保护修复湿地0.8万亩,沿黄生态面貌进一步改善。

针对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专项监督的长期性、系统性,该市纪委监委强化“室组”联动工作机制,打通各环节之间的断点、堵点、痛点,发挥各自优势、彼此协同配合,把监督“探头”延伸到工程建设第一线,摸索出一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监督路径。

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是东营市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专项监督的又一重点。公园创建伊始,该市纪委监委就锚定公园创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推进落实,聚焦沟通不畅、责任不清、作风不实等问题开展“室组”联动监督,明确责任部门6个方面17项任务,将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确保项目有序推进。

盐地碱蓬和海草床是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盐地碱蓬修复和海草床修复项目更是公园创建的重要一环。东营市纪委监委启动“室组”联动监督,在种子播种、活性测试、微地形改造、跟踪监测等重点环节全过程紧盯靠上,针对种植方案不细化、维护措施不精准等20余个问题,督促项目建设单位通过调整细化方案、因地制宜开展微地形改造,保障了种子的高出芽率。截至4月底,2050公顷盐地碱蓬、100公顷海草床全部完成种植,种子出芽率实现80%以上。

“我们将持续抓好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专项监督,聚焦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构筑黄河安澜屏障、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盐碱地综合利用等7个方面重点,着力查处以权谋私、贪污受贿、侵占挪用、利益输送等违纪违法问题,突出推动重大政策、重大资金、重大平台、重大工程落地落实。”东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连峻峰表示。(通讯员刘晓营)

相关阅读:
  • 5月,甘肃21人被查……

    来源:甘肃纪检监察网2024年5月,甘肃省纪检监察机关公开发布信息,21人接受审查调查或监察调查,分别如下:5月6日,嘉峪关市自然资源局财务中心会计孙红霞接受纪律审查 2024-06-26
  • 深化国企领域正风肃纪反腐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纪检监察机关要牢牢把握专责监督的政治属性,实现对国有企业重点领域和重要岗位的有效监督,以有力监督持续推 2024-06-26
  • 甘州区:片区协作助力案件查办“加速度”

    张掖市甘州区纪委监委按照地域相近、力量互补、便于协作原则,整合“纪检监察室+派驻机构+片区纪工委”力量,成立5个“室组片”联动协作区,统筹办案力量,在线索交办及 2024-06-26
  • 综合施策提升基层监督质效

    监督是纪委监委的基本职责、第一职责。山东省巨野县纪委监委聚焦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精准发力、持续发力,不断在完善监督体系、提升监督效能上下功夫, 2024-06-26
  • 坚持问题导向守牢案件质量生命线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案件质量是执纪执法工作的“生命线”,集中体现着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水平。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要求,加强监督执纪执法 2024-06-26
  • 镜头丨做深做实以案促改

    镜头丨做深做实以案促改

    深化以案促改、以案促治,是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途径和重要载体。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用好案件查办成果,做... 2024-06-25
深度关注丨严防截留挪用 维护群众利益 马兴瑞、袁家军、徐麟,有统一动作